周健[中國科學家]

周健[中國科學家]

周健,男,杭州人,1957年2月24日出生,是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後溫州醫科大學(原溫州醫學院)招收的第一屆學生。1997年促成了溫醫大與昆士蘭大學免疫與癌症研究所的合作,這為溫醫大與昆士蘭大學在科研、學者交流、學生互換等方面開展了深入廣泛合作奠定了基礎。1999年3月9日,周健在回國學術訪問時突發疾病去世,年僅42歲。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周健(右)與弗雷澤教授周健(右)與弗雷澤教授
1957年出生於杭州市。

1977年恢復高考制度後溫州醫科大學(原溫州醫學院)招收的第一屆學生。

1982年本科畢業於溫州醫學院臨床醫學專業。

1991年,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免疫和代謝研究所的伊恩·弗雷澤和中國科學家周健合作,利用重組DNA技術製造出一種外形與HPV極為相似的“HPV病毒樣顆粒”,並證實其內部不含導致疾病的DNA,卻能刺激身體產生針對HPV的免疫反應。

1997年促成了溫醫大與昆士蘭大學免疫與癌症研究所的合作。

1999年3月9日,周健在回國學術訪問時突發疾病去世,年僅42歲。

疫苗研究

1988年,周健在北京醫科大學生物化學研究所做博士後,跟病毒學張乃蘅教授做HPV研究。

1988年,周健申到位於劍橋大學的英國帝國癌症研究基金會(ICRF)的腫瘤和病毒實驗室作研究,並成為國際HPV研究先驅LionelCrawford教授接收的第一位中國研究員。1989年,Crawford給了孫小依一個訪問學者職位,在周健到劍橋後10個月,孫小依來到他身邊,成為他的助手。

20世紀90年代末,周健在英國劍橋大學從事病毒和癌症研究期間結識了弗雷澤。兩人隨後在澳大利亞開始宮頸癌疫苗的研究,而孫小依則成為了周健在實驗上的助手。

1990年的一個夜晚,周健在和孫小依散步時突然說:“已經有表達和純化了的L1、L2(HPV晚期蛋白、病毒殼膜的主要構成)蛋白,何不把這兩個蛋白放在組織液里,看看它們能否合成病毒樣顆粒?”

一個月後,孫小依照著這個想法做了,他們將合成的東西拿到電子顯微鏡下觀察,一個病毒顆粒合成了。正是這個乳頭狀瘤病毒(HPV)樣顆粒,為宮頸癌疫苗研製帶來了重要突破。

在周健的研究成果基礎上,2005年底默克公司研製成功宮頸癌疫苗並於2006年6月在美國墨西哥和澳大利亞上市。

家庭生活

妻子孫小依是溫州醫學院大學時代的同學、戀人。

1988年兒子周子晞剛出生。

個人榮譽

2015年6月11日榮膺“最受歡迎發明獎”。

這個獎是來表彰周健博士與他的合作夥伴伊恩·弗雷澤教授成功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支預防宮頸癌疫苗“加德西”(Gardasil)所做的貢獻。

人物評價

周健的同窗室友、溫醫大校長瞿佳如此評價道:“他的成就在醫學發展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已經得到業界公認。首先,讓癌症在人類歷史上第一次被疫苗所預防和治療,其次是極大地降低了宮頸癌的致死率。”

浙江醫科大學教授、周健的研究生導師徐含英,這位已是90歲高齡的老人提起自己這位優秀學生,不慎惋惜,他說:“以周健逝世前的成就,如能再藉以天年,他在醫學上一定還能創造出一個又一個的奇蹟。”

2008年5月,人民衛生出版社出版周健紀念文集《英才濟蒼生——宮頸癌疫苗發明者周健博士》,時任澳大利亞總理為本書作序,他寫道:“周健是一位無私奉獻、才華出眾的科學家。他和2006年度榮獲澳大利亞傑出人物稱號的伊恩·弗雷澤教授一起,發明了世界上第一支預防宮頸癌的疫苗。感謝周健博士的研究成果,使全世界千百萬婦女包括200萬以上的澳大利亞婦女得以受益。因為她們接種了疫苗以預防宮頸癌——全世界婦女第二種最常見的癌症。”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