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1969年畢業於雲南中醫學院中醫系中醫專業,1983年到四川醫學院藥學系進修中草化學(現華西醫大),2000年作為中國中醫研究院專家組成員赴德國參加醫學會議。 40年來從事中藥、民族醫民族藥的臨床、科研,及南藥引種試驗研究,長期在基層工作,臨床中除套用中醫藥、民族醫藥為患者診治外常輔以中西結合之方法,並套用自製丸、散、青葉等劑義務為貧困病患者服務,足跡遍及滇西滇南(麗江西雙版納少數民族地區)。1998年以雲南省民族藥製劑標準申報之"香草酊"獲得批准正式生產,"香草酊"是一個民族藥外用製劑,是學習納西族醫藥、傣族醫藥經29年臨床套用研製成的一個新型民族外用藥,廣泛用於癰、疽療瘡癤、疹、丹毒、跌打損傷、關節炎、中耳炎、陰道炎、副單睪丸炎、椎體病變及蚊蟲蛇犬咬傷效果神奇。1996年、1997年經雲南省紅十字會醫院,廣西防城港市人民醫院臨床觀察比較,效果十分滿意優於同類藥物且套用範圍很廣。如今該外用藥在腦A硬化大腦供血不良、椎體病變及乳腺包塊、前列腺腫大等病例中套用深受歡迎。1986年參加中國赴泰王國藥用植物考察團出訪泰國學習泰國傳統醫藥,經多年實踐悟出民族醫藥是研究開發新藥的源泉。 1999年研發的男用衛生壺獲得國家專利。 2006年雲南科學技術出版社出版發行《砂仁》一書,該書在對砂仁的分類和形態特徵作了簡要介紹的基礎上,對砂仁的生長發育習性、對土壤氣候的要求、品種選擇、育苗栽培、病蟲害防治以及採收及加工作了詳細的說明。 2004年《中藥研究與信息》中文科技期刊刊登關於《豆蔻在我國的引種栽培情況》的論文,論文摘要:豆蔻為姜科多年生半蔭性草本植物,分爪哇白豆蔻(Amomum compactum Soland ex Maton)和白豆蔻(Amomum kraranh Pierre ex Gagnep)兩種。宜植於氣候溫暖、潮濕、富含腐殖質、排水及保肥性能良好的林下。白豆蔻主產於泰國、越南、高棉等國;爪哇白豆蔻則主產於印尼、馬來西來等地。 2005年《中國中藥雜誌》刊登關於《重要南藥乳香引種經驗》的論文,摘要:梅迪乳香為橄欖科植物(Boswellia neglecta Moore)的油膠樹脂,具有調氣活血、舒筋止痛、消癰疽托瘡毒和生肌收口等功能,為我國重要進口南藥之一,原產索馬里,是一種野生樹種,生命力十分頑強。我國乳香考察組於1983 年引入野乳香樹(梅迪乳香)少許不成熟的種子,並育苗200多株。
主要成就
1999年研發的男用衛生壺獲得國家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