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信息
出版社: 中華書局; 第1版
精裝: 308頁
開本: 16開
ISBN: 7101043623
條形碼: 9787101043624
尺寸: 23.8 x 18.1 x 1.2 cm
重量: 540 g
作者簡介
錢理群,1939年3月生於重慶,祖籍杭州。1960年畢業於人民大學新聞系,在貴州任中專語文教員18年。1981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獲碩士學位。為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主要研究方向為中國現代文學與20世紀中國知識分子精神史,近年來關注中學語文教育問題。2002年8月退休。
主要著述有《中國現代文學三十年》(合著)、《心靈的探尋》、《20世紀中國文學三人談》(合著)、《周作人傳》、《周作人論》、《豐富的痛苦——“堂吉訶德”與“哈姆雷特”的東移》、《大小舞台之間——曹禺戲劇新論》、《名作重讀》、《壓在心上的墳》、《1948:天地玄黃》、《學魂重鑄》、《對話與漫遊——四十年代小說研讀》(合著)、《話說周氏兄弟:北大演講錄之一》、《走進當代的魯迅》、《返觀與重構:文學史的研究與寫作》、《六十劫語》、《走進當代的魯迅》、《魯迅作品十五講》、《語文教育門外談》、《與魯迅相遇:北大演講錄之二》等。另主編或合編《百年中國文學經典
內容簡介
《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講》採取講座的形式,搭配多幅書影與人物圖片,一改案頭論著嚴肅刻板的面目,並以同情與冷峻兼而有之的筆墨,引導讀者審視歷史、貼近人物,是一部非常耐讀的著作。上世紀二三十年代,與魯迅一樣,周作人曾經是一個讓許多青年景仰的名字,但在四十年代初出任侵華日軍卵翼之下的偽華北教育督辦後,周作人的命運發生了轉折,並在抗戰勝利後一度以“漢奸罪”身陷囹圄。1967年5月,周作人在身邊無一人的境況下悽然離世。與此相對照,自周氏歿後至今的幾十年間,其作品多次翻印、重印、編入選集者不計其數,坊間關於周氏的論著亦已不鮮。周作人在現代中國歷史上究竟扮演了什麼樣的角色,留下了什麼樣的痕跡?《周作人研究二十一講》在對大量始資料進行發掘整理的基礎上,深入探討周作人與東、西方文化的關係,全面總結了周作人在文學與文化研究諸方面的貢獻,對周作人與章太炎、蔡元培、李大釗、陳獨秀、胡適、郭沫若、茅盾、梁實秋、俞平伯等同時代著名學者、文人之間的交往進行了詳盡的考察,並對日本侵華期間周作人“落水”一事給予了深刻的批判與解剖,為了解、透視周作人這一複雜的歷史人物提供了清晰的線索與開闊的視野。
媒體評論
書評
“名家讀現代中國”延請海內外學界名家,或寫人物之精神事跡,或作專題之研習探討,講述現代中國思想文化與社會生活諸方面之問題,希冀於傳承學術之同時,專家之學識亦可藉以略達於公眾之平常感知。
周作人所神往的這種生活方式,顯然打上了鮮明的貴族文化的烙印:它豐腴、精緻而又無用,理注重內在的情趣;既安閒,又充滿洞徹人世滄桑的歷史感——這確實是我們通常稱之為北京文化的歷史特徵。周作人因其在現代物質文明衝擊下的失落感到惆悵,而這略帶憂鬱的情懷又為這類藝術的生活方式增添了別一種神采。
目錄
上編 開拓者的足跡
第一講 周作人及其同代人的知識結構
第二講 兩大文化撞擊中的選擇與歸宿
第三講 性心理研究與自然人性的追求
第四講 兒童學、童話學、神話學研究與傳統文化的反思
第五講 民俗學研究與國民性的考察
第六講 周作的散文藝術
第七講 周作人的文藝批評
第八講 周作人的翻譯理論與實踐
第九講 周作人與五四文學語言的變革
第十講 周作人對現代小說、散文理論的歷史貢獻
第十一講 周作人與五四詩歌藝術思維的變遷
下編 周作人與同時代人
第十二講 周作人與章太炎
第十三講 周作人與蔡元培
第十四講 周作人與李大釗
第十五講 周作人與陳獨秀
第十六講 周作人與胡適
第十七講 周作人與錢玄同、劉半農
第十八講 周作人與文研會、創造社同人
第十九講 周作人與現代評論派、新月派諸君子
第二十講 周作人與湖畔詩人
第二十一講 周作人與俞平伯、廢名
附錄 走向深淵之路引用書目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