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他在英語方面可閱讀翻譯文獻資料及學術交流。出版專著5部:主編《中國航空材料手冊紡織分冊》榮獲國家圖書二等獎和航空工業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合編著《航空材料學》、《航空航天紡織材料學》、《降落傘技術導論》,編著《特種紡織品及其性能檢測》,分別由中國標準出版社、科技出版社、航空工業出版社、國防工業出版社等出版發行,同時翻譯出版《紡織品試驗員手冊》等軍標30餘萬字。
學術論文
在中央和省部級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16篇;《特種紡織品套用與發展趨向》、《微波技術對降落傘錦絲織物熱定型的套用研究》、《錦絲織物自然伸縮試驗研究》、《降落傘織物在美與透氣量關係的研究》、《航空用維綸代棉套用研究》、《特種紡織品倉庫貯存期的試驗研究》等均獲省部級優秀論文獎,並有3篇收入《中國航空文獻》檔案。
科技成果
完成科技成果8項,其中“民機艙內材料燃燒、煙霧、毒性專項研究”等2項獲航空部科技成果二等獎;“大型洞庫綜合防潮”等4項獲全國科學大會獎;“航空紡織材料以維綸代棉套用研究”1項獲江蘇省科技進步獎。近年來,他根據某進口軍用飛機因產化需要經詳細試驗分析選用了相當的高強(尼龍3倍),耐高溫的芳絲類開發成帶條阻力傘其性能優越,推廣使用後為國家節約大量創匯。緊接著他又根據滌綸強力大、耐老化、耐光、照耐熱性好等優點開發成以高強防水滌綸為基作多層物種防水塗銀工藝的656塗銀滌綸布,該布強力大,防水性好(為被代替的布3~4倍)防靜電、耐老化、防輻射、不縮水、壽命長,是目前國內外先進的特種紡織品。現已鑑定批生產與該進口飛機配套使用性能優良,節約外匯。同時還用於國產某飛機出口又為國家創匯。60年代以來在以化纖織物代天然纖維物的開發大課題上,他以振興中華為己任與紡織部門合作以軍用產品要求為目的開發成功數10種錦絲、滌絲絛綸織物、帶、線等滿足了降落傘等產品的更新換代。並參與制訂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特種工業用紡織品F2標準》及《特種紡織品貯存期》、《特種紡織品濕汽滲色牢度試驗方法》等國軍標等出版發行使用。以上多項成果及新特型紡織品的開發使用,提高了產品性能,延長了產品壽命,降低了產品成本,如以化代棉為課題開發的航空名牌產品“321”防水草綠維綸布當年即為國家節約了300多萬元。他並運用這些科研成果先後興辦企業多家,創造了更大的經濟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