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歷
呂鴻,男,1967年11月生於浙江省平湖市,就讀於解放軍國際關係學院和上海外國語學院。歷任大學助教、新華社國際部編輯、新華社柏林和波恩分社記者,人民日報駐德國首席記者,人民日報國際部編輯、副主編、主編,《人民日報》社高級編輯(正高),同濟大學兼職教授。
個人經歷
多次隨中央領導人出訪,各類新聞作品數百萬字,撰寫大量深度和前瞻性報導、評論和參考報導,多篇參考報導得到中央領導人重視,獲中國新聞獎,各類好稿上百篇。
參與2002年3月九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朱鎔基總理《政府工作報告》等檔案的中譯德工作。出譯著《雷默博士育兒書》(又名《雷默博士育兒百科》);主編《從留學生到全球高管——聚焦孟凡辰(同濟人校友叢書)》;20多篇文章被錄入9本書。
2005年參加中宣部科學發展觀大型主題宣傳活動;2010年任全國記協組織的“國際新聞傳播專業碩士研究生夏令營”清華大學指導老師;2011年組織策劃建黨90周年國際特刊,策劃至少150多期國際專版,其中《外國人士談中國國際傳播力建設》等約30期得到部級以上領導批示或中宣部《新聞閱評》好評,批示率達20%;2012年參與十八大特刊和“學習貫徹十八大”走轉改大型主題宣傳活動;曾獲“新華社優秀駐外體育記者”,為新華社發展10家新聞用戶。
奪得國內多個第一:1995年第一個確定“歐元”譯名;撰寫《人民日報》2003年1月擴版後的第一篇國際論壇《中國速度與磁浮列車》;2004年在《新聞戰線》發表《國際新聞報導與“三貼近”》提出“國際與國內報導相結合”觀點,成為國內第一個提出類似胡錦濤總書記2008年新聞報導要“統籌國內國際兩個方面”論斷的記者;2005年撰寫全國第一篇“和諧世界”評論《共建和諧世界》、第一篇“科學發展觀”國際評論《科學發展觀與世界潮流》;2007年撰寫國內第一篇次貸危機評論《美次貸危機中的中國機遇》;2008年與同事合作第一個創造“金融海嘯”辭彙;2010年4月7日在《人民日報》發表《歐盟需要“財政部”》,成為全球第一個提出該觀點作者,比歐洲央行行長讓—克洛德·特里謝2011年6月3日第一次提議建立“歐洲財政部”早一年多;2010年合作采寫國內第一篇“記者外交”深度報導《“記者外交”提升中國形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