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情概況
呂輝村是革命先烈呂輝同志生前工作和戰鬥過的地方,因此得名。呂輝村位於溪口鎮南端,由原呂輝、獅峰、高峰三村合併而成,區域面積50.42平方公里,是溪口鎮面積最大的村。全村有35個村民組,人口約4500人。呂輝村位於安徽省宣城市宣州區溪口鎮南部,東與華陽、天竺兩行政村交界,南西分別與寧國板橋、涇縣汀溪、愛民接壤,北鄰溪口社區,全村大部分位於深山區。山場有林面積6.6萬畝,均為自然生態林,林木蓄積量30萬立方米,毛竹蓄積量100萬根,茶園面積0.9萬畝,是宣城市宣州區優質無公害茶葉的生產基地,年產乾茶6萬餘斤,90%的茶園分布在海拔800米以上的高山區,茶園四周雲霧繚繞、溪交泉匯、瑞草花香,土壤多為腐殖質覆蓋的砂石土層,有機質含量高,茶葉品質極佳,有塔泉雲霧、古雪劍芽、獅峰銀鉤、黃花雲尖等著名品牌。境內有高峰山、塔泉等著名旅遊景點。
革命烈士
革命烈士呂輝同志生前戰鬥過的熱土
1938年春投筆從戎,參加新四軍挺進縱隊,被派往揚中縣挺進縱隊教導隊學習,結業後分配到新四軍第三支隊某部任連隊文化教員。“皖南事變”中呂輝被捕,在解往上饒集中營途中逃脫,因一時找不到黨的組織,暫避旌德縣一山村幫工餬口,後在績溪、旌德交界處黃高峰找到中共皖南山地中心縣委書記胡明,被派往皖南第一游擊支隊任文化教員。1943年7月,呂輝奉命率4名武工隊員來涇縣、旌德、寧國、宣城四縣邊區,開闢游擊根據地,在宣城溪口鎮塔泉、章家灣等大山區,依靠、宣傳、發動民眾,多次粉碎國民黨頑固派的軍事“清剿”,使游擊隊組織不斷壯大、發展。經過兩年多的鬥爭,創建了涇、旌、寧、宣游擊根據地,打通皖南山地與宣城抗日根據地的聯繫。抗日戰爭勝利後,呂輝奉命率部就地堅持敵後游擊戰爭。1947年10月任中共涇旌寧宣縣委副書記。次年1月,縣委機關駐地板橋被國民黨軍侵占,呂輝率游擊隊一個連撤到外圍牽制敵人。2月17日,在旌德、寧國交界處蠟燭山與寧國縣自衛隊一個分隊遭遇,在戰鬥告捷打掃戰場時,遭殘敵冷槍擊中犧牲。
嗚呼!溪口之魂,貴在精神!爰及近代,國勢維艱;志士呂輝,事公為先。捨生忘死,取義成仁;浩氣丹心,山水長存!
境內著名景點
高峰山鐵瓦寺
高峰山位於呂輝村南部,與寧國交界處,方圓近百里,層巒疊嶂,有飛瀑、深潭、古松,峰頂海拔1153米。山頂有寺廟一座,據史料記載:“高峰自唐前無寺,相傳厥後扶風妙祖途徑此地,見白雲繚繞于山巔,舒捲無定,不一其狀,夜有觀音菩薩託夢點化,遂隱於此。當結廬峰頂,披鹿裘袈裟參禪於獅岩石洞之間。”
該寺始建於唐貞觀三年,因其間有一山岩形似雄師大口,口內清泉漫溢,終年不絕,故又名“靈岩寺”,是為古剎開闢之始,以後逐年翻修擴建,至宋治平年間已初具規模,有僧侶數十人之多。元末,鳳陽朱元璋農民起義陷於低谷,戰敗於寧國,遂上高峰“白雲禪寺”燒香拜佛,求神靈保佑,許願:今後若反敗為勝,得到天下,定大修此廟宇。果朱元璋日後推翻元朝,稱帝。明太祖朱元璋不忘舊願,敕賜“白雲禪寺”,京陵官賈紛相朝覲,史志中錄“明皇敕封高峰白雲禪寺乃寧郡東南第一古剎也。”距今已有1300餘年歷史。清雍正年間,禪寺大殿棟折梁塌,住持三保大師攜眾信士重修並加蓋鐵瓦,以圖永久。寺院殿宇遂恢弘,氣象得以更新。從此“鐵瓦寺”名聲遠播,香火日盛。佛事之時香客雲集近萬人,是為古剎鼎盛時期。1944年,寺殿殘於兵火。文革期間,殿宇再次被毀,但寺殿及僧房遺址尚在,古井、寺碑、僧侶墓群、鎮殿鐵瓦仍存。改革開放後,宗教政策落實,“鐵瓦寺”幾經南京、宜興、臨安、宣州及當地信士民眾自發捐資投勞進行修葺,逐漸恢復生機。每年農曆二月十九、六月十九和九月十九三個佛教傳統節日,均有上千名香客遊人登山觀光膜拜。
“天下名寺僧占多”。“鐵瓦寺”四周名勝古蹟星羅棋布,據宋代治平年間寺碑記載:“‘鐵瓦寺’前峰立萬仞,上有羅漢松一株,周圍百丈,經久不凋,歷數百年而翠綠常青,又有千尺深潭龍潛其下……”。除了“羅漢松”和“龍潭”之外,還有“撐腰石”、“豆腐台”、“石群”、“響石”、“石佛”、“獅子洞”和五常菩薩修行打坐之處“五常洞”以及後人發現的“觀音岩”、“城牆頭”和“寶塔石”等新景點,大都“壯、奇、險、幽”,令人嘆為觀止。現經多年封山育林,樹木更加繁茂,環境更加清幽,景色更加迷人。極目遠望,山峰層疊,蒼翠環抱,美不勝收。
寺北行百二十步有一斷崖,有泉從崖縫滴出,瀉入下方一小石潭內。潭口大如桌面,水質清冽,已為當地聖泉。寺門朝東,視野開闊,可觀日出,早時有雲霧吞吐于山林間;並有高大古木兩株生於寺前,一曰羅漢松,一曰銀杏。寺後背依青山,多有野茶雜生於林木叢生之處,每至清明前後,往來採茶者,竄插林間絡繹不覺。
“鐵瓦寺”周邊原始森林歷有雲豹、金錢豹、黑麂、梅花鹿、金頭閉殼龜、白頸長尾雉、獼猴和大鱧(娃娃魚)等27種國家一、二級重點保護動物以及紅豆衫、銀杏、金錢松、原生杜仲等13種國家重點保護植物。還出產靈芝、石耳、豹皮樟、山核桃、青筍、金針、椴木香菇等中草藥材和野生綠色食品。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鐵瓦寺”周圍鴉山、鴉坑一帶盛產高山尖茶,據“茶神”陸羽《茶經》和有關茶史記載,該寺附近“雅山茶”(鴉茶)早在唐代就被朝廷列為貢品。該茶色綠味醇、品質高上,深受古今茶人垂親,自古就為茶中極品。宋代梅堯臣《答宣城張主簿遺雅山茶次其韻》詩中有“昔觀唐人詩,茶韻雅山佳。鴉銜茶子生,遂同山名鴉。江南雖盛產,處處無此茶。纖嫩如雀舌,煎烹比露芽。吳人與越人,各各斗相夸。”的極高讚譽。
塔泉
《宣城縣誌》記載,“城南百里為華陽山,高千餘仞,周百餘里,連岫回溪,村落相望,連跨宣涇寧旌之境。其南為高峰,距華陽之南,峰冠雲表。山頂有庵,依岩構屋覆以鐵瓦,人多雜猿猴以居,下有塔泉庵並產名茶”。
阡陌坑
阡陌坑為黃山余脈,屬高峰山南翼俠谷,海拔400---700米。雄居於宣、 涇、寧三縣交界處。是我國中亞熱帶北部僅存的一塊原始森林,這裡林濤雲海,翠峰聳立,樹密草豐,響泉飛瀑,是獨特的南方山林秀姿,有黃山雲海,南嶽雲霧之境,是一個入伏不見暑的清涼世界境。
阡陌坑原始森林鬱鬱蔥蔥,遮天蔽日,粗大的藤條相互交攀,緊緊的把古樹纏繞,好象生怕古木生翅遠飛。腳下蜿蜒小路被橫生的灌木擠的模糊不清。越往上爬,山勢越險,山林越密,谷內雲來如霧,林海生煙。七千多畝山林中各類珍稀動植物數不勝數,據有關專家考證資料表明:這裡有483種植物,其中有196種屬國家內特有,有10種已明確定為國家級保護植物,在珍禽異獸中,鳥類就有65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23種,獸類有40種,屬國家重點保護的有9種,尋常可見的就有白頸長頭尾雉,紅翅風頭鵑,赤腹鷹,斑頭 和雲豹,黑鹿,麋鹿(四不象)。
阡陌坑原始森林風景區,是那么淳樸,自然風光是那么誘人,儘管外面晴空萬里,而這裡面卻見不了幾道從葉縫中漏下的陽光,使人說不出是清幽還是險惡,始終都給人一種深遂莫測的神秘之感。濃陰下的野靈芝等中草藥千餘種,野山茶等千姿百態的野花點綴其間,溝谷山泉汩汩,溪水瀑布隨處可見,進口就有石壁人像和碧水瀑布常年不斷,深處古樹密密麻麻,石壁千刃,如遇雨後在山頂遙看升騰的雲霧,猶如軒身仙境。每逢冬春,山頂積雪數日不化,說她“冬雪隔年溶”一點都不為過,就是三伏天依然涼風習習。
這裡山清水秀,鳥語花香會令人詩興大發,能呤出千古之佳作,這是一片淨土,沒有絲毫的污染,這裡氣候宜人,是天然氧吧,是療養避暑之勝地。除此之外,因阡陌坑野生動植物眾多,還適合野生動植物的考察和研究,是探險獵奇的好地方。阡陌坑屬呂輝村,是當年革命烈士呂輝打游擊的重要地帶,還有戰爭年代游擊隊活動的遺蹟,至今流傳著許多鮮為人知的感人故事。
特產
塔泉雲霧
塔泉雲霧系宣州歷史名茶,相傳始於清雍正年間,發展並興盛於乾隆年代,據《宣城縣誌》記載,其又稱“高峰雲霧”,清代盛極一時。“城南為華陽山,其南為高峰山,峰冠雲裹……其下有塔泉庵並產名茶”。名泉名茶相得益彰,故有“塔泉盡頭水,高峰雲霧茶”之說。塔泉雲霧在民國年間失傳,直至 1955 年恢復生產,20 世紀 80 年代中期經安徽農業大學茶葉系王鎮恆、方世輝教授等專家的精心指導得以迅速發展。塔泉雲霧茶以其優異的品質,獨特的風格,曾在八十年代被國家商業部授予名優茶稱號,也被評為安徽十大名茶之一。在 1982 年的全國名茶評選中獲得好評,1986 年榮獲部級優質產品榮譽證書。在連續多年參加溪口鎮舉辦的皖南高山茶葉節評比中,連續三年獲得第一。宣城市溪口高山茶業有限公司生產的文房四寶茶系列的塔泉雲霧獲得 2002 年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綠色食品證書”、2010年第十七屆上海國際茶文化節“中國名茶”評選金獎。
塔泉雲霧茶產自皖南山區的宣城市宣州區溪口鎮,產地分布於黃山余脈的呂輝村塔泉、張灣、莊屋台及天竺村鮑坑、密龍塔,共五個村民組。該產地位於東經 118 度 26 分,北緯30 度 34 分,地處宣州、寧國、涇縣三縣交界處的高峰山西北側。當地土層深厚,PH 值在5.5 左右,日照短,早晚多霧,森林覆蓋率達87%以上,全年無霜期 229d,年均溫度 15.4℃,最低 13.7℃,最高 40℃,年均降雨量 1400mm,非常適宜茶樹生長。這裡山巒疊翠,溪流瀠洄,自然景觀清奇峻美,得天獨厚的生態環境孕育出塔泉雲霧優異的品質特徵。茶葉內含物豐富,多酚類含量 27.15%、胺基酸含量 4.18%。核心產區塔泉村是“塔泉雲霧”茶極品原產地,其茶樹生長在海拔 1155m 的高峰山北坡原生態茶園中。
古雪劍芽
該茶扁直挺秀,勻整純淨,清香馥郁,高爽持久,色綠顯毫油潤,王鎮恆教授譽“得天獨厚自然條件與精湛工藝,素以色翠形美香高味高耐泡揚名”,2001年在中國茶業博覽會金獎,2002年獲得中國綠色食品發展中心頒發的“綠色食品證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