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呂望聞名遐爾,一個重要淵源是西周名將姜子牙去西歧結識周文王統軍前,曾遊歷於此,客居此地,垂釣於濮水—即今芡河。在太公旅居此地之後,公元前760年的戰國時期,蒙城鄉賢莊子仰慕前賢,常來呂望集市,尋訪太公遺蹤,並垂釣於太公釣魚處,逗留其間,寫下千古華章《逍遙遊》於是,這裡便留下了姜子牙釣魚台、莊公釣魚台、雙公廟等諸多名勝古蹟。後人為頌揚助周伐紂統帥的豐功偉績,即以子牙之號“呂望”命名此地,故今稱呂望集。1995年底。經省批准,正式設立呂望鄉。2006年區劃調整,呂望鄉並於辛集鄉呂望村,呂望集為呂望社區。
風景名勝
雙公廟
![呂望[地名]](/img/e/c1e/wZwpmLzgDN2cDNxYTN2kTO0UTMyITNykTO0EDMwAjMwUzL2UzL2QzLt92YucmbvRWdo5Cd0FmL0E2LvoDc0RHa.jpg)
雙公廟位於蒙城縣小辛集鄉呂望社區,始建於唐,清末重修,是安徽省少有的唐代廟宇。今尚存前殿3間,供奉莊子,後殿3間,供奉姜子牙。雙公廟為磚木結構,建築面積約140平方米。因姜子牙又名呂望,該鎮因此而得名。1998年蒙城縣人民政府公布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1年底縣政府撥款開始維修,2002年初修復工程結束,並正式對外開放。
姜子牙釣魚台
曾位於呂望集西南400米左右的濮水南岸,與今義蒙河東側的交匯處。由於歷史上的戰亂等原因,名人遺蹟幾乎毀壞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