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主張
積極倡導“靠邏輯學語文”的新型語文學習觀念,提出語文學習是“積累”與“邏輯”的有機統一,
讓具有現代意識與觀念的學生在文科學習尤其是語文學習中不再拘泥於死記硬背式的傳統學習方式,善於將零散的語言點歸納為邏輯化的系統知識,並試圖通過以上努力,在目前以分數量化為標準的擇優考試體系下,讓儘可能多的素質型學生脫穎而出。人物經歷
在2013—2015年間曾舉辦過上百場網上直播講座,客群超過十萬人。應邀在北京、山東等地舉辦面對面的互動式講座,分析各地高考形勢、政策與相應的語文學習方法。
應邀為“騰訊教育”“今日頭條”等網際網路媒體撰稿,第一時間發布全國高考作文解析。
應邀在全國知名家長論壇“家長幫”(原“E度論壇”)以明星教師嘉賓的身份撰寫“晶瑩談語文”欄目,深入淺出地解析高考語文命題規律和答題技巧,為家長和學生解決具體而實際的問題。
連續多年在中國作家協會主辦的《文藝報》每月開設隨筆專欄,在《拼音報》等報刊發表作品,多篇文章被收入核心期刊檢索。
精通英語和日語兩門外語,英語6級,日語1級。在校期間即參與翻譯外文資料。
長期為學生和家長推薦優秀圖書,推薦當代美文分析,將文學欣賞閱讀與高考閱讀題目相結合,幫助學生在獲得愉悅的閱讀體驗的同時,在考試中也獲得優異成績。
心路歷程
作為一名曾經的中學生,我對中考的感情最為深厚,當然這與我的個人經歷有關。在我的成長過程中,初三一年是我最努力的一年;備戰中考是我第一次有意識地自我覺醒,並隨之品嘗到成功的喜悅。在中學畢業後十餘年的歲月里,我曾數次夢歸考場,但卻從未像很多人那樣夢到高考,在夢裡面前擺著的竟是一份普通的中考試卷。昨天夜裡,我又夢到了備戰中考的一幕,於是,今天我想把昔日的經歷寫下來,寫給自己,同時也寫給你們。
20世紀80年代,我出生於一座北方城市,是家裡唯一的孩子。雙職工父母每天都要上班,所以在我若干有關童年的記憶中,“家”的概念就是一把掛鎖。那時我家住在簡陋的平房裡,門上是一把粗大笨重的掛鎖。父母上班時,我就被這把鎖鎖在家中,它鎖住了我自由探求未知世界的願望,卻在精神上給了我極大的發展空間——我一個人靜靜地在家讀書。父親有很多藏書,但他對書籍極為珍視,幾乎不許我翻看。於是我悄悄記住每本書的位置,翻過之後必定原樣放好。這種極度個人化的經驗,是我對童年最為深刻的記憶。
憑藉廣博的閱讀基礎,國小時我的成績名列前茅,順理成章地進入全市最好的中學之一。可我在國中階段成績卻一落千丈,原因很簡單:我既幸運又不幸地成長於20世紀末,在意識剛剛覺醒的青春期接觸到了網際網路。一個敏感內向的14歲少女,在習慣書籍的平面與單調很久之後,突然接觸到一個更為廣袤的光與影的空間,自然無法自控地迷戀上這個虛擬的世界。在網際網路上我接觸到了當時最前沿的聊天工具,以及那個時代非常時髦的論壇灌水,此外還有各種眼花繚亂的遊戲。這些內容占據了我幾乎全部的課餘時間,但我仍自命不凡地試圖以國小時的學習經驗面對國中的學習內容,結果卻很殘酷:初二下學期期末,我的排名位居年級最後50名,而入學時我的排名曾位於年級前50名。
發榜那天,面對這樣一個從未有過的成績與排名,我想了很久。聽到老師宣布暑假補課的安排時,我突然意識到自己即將步入中考生的行列。怎么說呢,眼前這一切不是我想要的,這樣的成績意味著我將與高中無緣,那么我自幼在書中讀到的所有那些關於大學、關於知識殿堂以及關於讀書的場景都將不再屬於我。於是,我決定有所改變。是的,與很多書中所描寫的場面不同,沒有父母痛哭流涕苦口婆心,沒有老師嚴辭訓誡啟發勸說,我就在這樣一個普通的盛夏午後,突然誕生出想要努力的願望。後來這個決定影響了我的一生。
當我做出決定後,自幼讀書帶給我的邏輯思維能力與分析能力派上了用場。我首先了解到自己的成績和年級第一名的成績的距離,那個數字大得令我幾乎打退堂鼓。但當我冷靜下來之後,我的試卷與歷年中考的試卷在我面前,旋即變成一張張經過解密的戰略詳圖。
經過分析,我發現自己的錯誤大多屬於基礎題目的錯誤。而在中考試卷中,基礎題目、稍難題目與拔高題目的比例是7:2:1;換句話說,100分的試卷,基礎題目占到70%,如果能把基礎題目都做對,保證沒有因粗心導致的錯誤,我就可以獲得中考總分的70%,這一成績至少可以保證我進入一所區級重點中學。而在吃定這些基礎題目之後,剩下20%的稍難題目也不可能一分都拿不到,這樣就可以去爭取市級重點中學的入場券了。至於最後10%的拔高題目,就我目前的基礎而言,頗似空中樓閣,比如理科試卷中最後一道大題的最後一道小題,肯定是為了選拔最優秀學生的超難題目,於是果斷放棄,省出時間來鑽研基礎題目。
研究透試卷之後,我又做出一個大膽的決定:找班主任老師好好聊一下。我知道班主任老師並不喜歡我,老師到底比較喜歡成績好的學生,但我相信沒有一名老師會拒絕一個努力上進的學生。
想歸想,但作為一名文靜內向的14歲少女,幾乎習慣了老師的漠視和不喜歡,在這種情況下讓我與班主任溝通,著實是一件難事。我猶豫許久,徘徊數次,到底缺乏這種勇氣。但這時一個小變故救了我:新學期調來一名新班主任。帶著新老師不知道我底細的僥倖想法,我敲開了教師辦公室的門。我也有一個優點,不說則已,既然開了口就一定要說完。我對新老師說了自己的想法和計畫,她聽罷告訴我,我讓她覺得驚喜,因為她在接手這個班時,老班主任曾告訴她,我是一個有些“自閉”的孩子,她正在思考用什麼方式與我溝通,而我的主動讓她覺得意外,更覺得驚喜。她還告訴我,只要有這樣的勇氣和決心,沒有什麼不可能。
從教師辦公室出來,我幾乎要落淚,為自己的勇敢,也為老師的讚揚。我不記得上次被老師這樣肯定是什麼時候,但是有一件事我卻很確定:這樣的表揚,這樣的美妙感覺,我要用自己的努力和進步,使之延續下去。
大家是否有過這樣的感覺:日子閒散時,每天都在打發時間,所以覺得每一天都很漫長,但回想起來卻發現日子過得很快,因為你沒有什麼回憶的資本;相反,日子充實時,當時感覺每一天都過得很快,回想時卻有太多的細節可供追憶。我的初三生活就是如此,當時的每一天都過得很快,無數節課程與無數道題目飛速掠過;而現在想來,卻有如一場情節豐富的精彩電影。
我聽取了老師進一步的建議,從幾個方面入手:
一、化學是初三開始的全新學科,所有同學都在同一起跑線上,一定不能落後——我們的新班主任正好是化學老師;
二、從最薄弱的學科入手,這樣提高分數最容易——換言之,拿到那70%的分數最容易;
三、我底子差,不要盲目搞題海戰術,耗費大量時間,還容易挫傷自信心,只有中考真題最有價值;
四、仔細鑽研考試大綱,因為考綱是考試的指導性檔案,考綱內的知識點未必全會考到,但是考綱外的知識點一定不會考。
我開始從自己最薄弱的物理和數學入手,又專門買了當年的考試大綱,結合幾年來的中考真題和各區模擬題每天練習,反覆研讀,挖掘考綱、課本與中考真題之間的內在規律。這樣的日子,看起來在簡單重複,但經過一天天的磨鍊,我成了全班進步最大的學生。而在化學這門科目上,由於班主任是化學老師,又感覺自己與她有著某種“默契”,於是我花了很多時間來學習化學,其直接結果就是:我的化學成績一直相當優異,甚至還參加了當年的化學競賽並獲得二等獎。
當然在初三那一年裡,還有諸多的模糊片段:一邊騎著腳踏車一邊戴著耳機練習英語聽力(這種危險之舉同學們可千萬不要模仿);用小本子記下完形和閱讀中的新單詞並在走路和等電梯時背誦;做夢都在誦讀古文課文……我有自己的計畫,但難免與學校的教學計畫衝突,這本來是個難以避免的矛盾,但又是一件突如其來的變化給了我機會:那是2003年春天,“非典”疫情在全國蔓延,我所在的城市從3月起停課,5月中才複課,這兩個月的寶貴時間給了我更多自主安排的機會,也讓我驚訝於自己強悍的自控能力。
我將永遠銘記中考前那個失眠的夜晚,也許是因為緊張,也許是因為期待,也許是因為自己內心那一絲近乎悲壯的英雄情結。這是我一生中唯一一次失眠,高考前夜,結婚前夜,甚至因為胎位不正需要剖腹產手術的前夜,我都平靜地安然入睡。只有這個夜晚,腦海里像過電影一般地閃過很多畫面,包括我告別已久的論壇,包括我每天上下學的馬路,包括心中那座理想神聖的大學象牙塔。
順利地度過了中考。中考結束後第一天,我竟茫然地不知所措,甚至不知該做些什麼,因為我期待已久的那個時刻已經過去,一時間竟好像失了目標。十餘天后,我靜靜地撥通了查分電話,了解到了自己的中考成績——化學、政治兩門滿分;而我的總成績是中考滿分的85%!憑藉這一成績,我順利進入一所離家很近的市級重點中學,開始了我的高中生活。
不錯,是有巧合,是有機遇,甚至還有僥倖,但這段經歷留給我的,卻不僅僅是一個很多同學眼中的奇蹟,更是我第一次意識到靠自己的力量可以改變人生這一道理。
這一年自主學習的備考經驗,也給了我把握考試規律的足夠信心——不管是高中階段的會考和高考,還是升入大學後的各類語言考試、翻譯考試以及資格考試,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鑽研考綱,並與歷年真題進行比對,將高頻知識點一一列出,反覆研讀,並結合各種出題形式進行練習,進行最優效率的複習並獲得考試的成功;而且我逐漸意識到,這種工作不應該在考前再做,應該從一開始學習時就做!假如我從初一就懂得這些,即便沒有初三時的僥倖,我也會取得如此優異甚至更為優異的成績。
而在大學畢業後的選擇職業時,我沒有憑藉自己的外語優勢出國,而是選擇留在國內,選擇教育培訓業。一是因為十多年前那位老師的鼓勵給了我莫大的自信,我也希望成為這樣一個能夠影響學生一生的人;二是我希望自己的經驗能讓處在迷茫期的學生掌握最高效的複習方法,這恐怕也是自己內心的英雄情結在起作用吧。
我沒有考入排名數一數二的大學,我的母校只是一所普通的“985”高校;我也算不上一個“學霸”,甚至曾是一個“學渣”。但我了解考試,知道怎樣考試,尤其清楚怎樣把一個知識點講解給基礎薄弱的學生並讓他聽懂記住。我永遠不會對學生表現出“怎么如此簡單你卻不懂”的態度,因為我也曾是一個怕被老師責備而不敢提問的孩子。我會幫助成績不好的同學制定最佳複習策略,因為很多時候學生需要的不是知識本身,而是一個正確方向的指導。
本想寥寥數語,不料一發不可收拾,竟然停不下筆,似乎還有很多話要說。我衷心地希望用自己的經歷,喚醒內心深處想要努力的那個你,這就是我寫這篇文章的初衷。
此時此刻,距離中考只有一個多月的時間了,不管你目前的狀態如何,不管你眼下的成績怎樣,你都還有可以努力的空間和時間。中考前夕,比拼的已不再是智商,而是戰勝困難的勇氣和決心。你以為那些“學霸”從來沒有遇到過困難嗎?那是不可能的,他們的成功在於心態,在於一種自始至終堅持到底的決心。我們的人生,就是一次又一次的自我挑戰,而在這一場場戰役中,我們所要戰勝的,首先就是過去的自己。而且請你記住,你不是一個人在孤軍奮戰,你有為你殫精竭慮的父母,你有為你蠟炬成灰的老師,你還有與你一起並肩戰鬥的小夥伴們。可能你從未察覺,但是請相信,你真的不是一個人。我們與你同在。
與過去的自己說再見吧。用最後一個月的努力,最後一個階段的堅持,為你的國中生活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