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延祚

基本信息

延祚
唐代人,曾任太僕卿、、紫薇舍人、工部侍郎。其在文壇最重要的貢獻就是負責編纂了《進五臣集注文選

圖片圖片
表》

《進五臣集注文選表》

背景

《文選》,又稱《昭明文選》,是中國現存的最早一部詩文總集,由南朝梁武帝的長子蕭統組織文人共同編選。蕭統死後謚“昭明”,所以他主編的這部文選稱作《昭明文選》。共60卷,分為賦、詩、騷、七、詔、冊、令、教、文、表、上書、啟、彈事、箋、奏記、書、檄、對問、設論、辭、序、頌、贊、符命、史論、史述贊、論、連珠、箴、銘、誄、哀、碑文、墓誌、行狀、弔文、祭文。收錄極為豐富,選材上等。
最早的《文選》研究者是隋代的蕭該。稍後,在隋、唐之間有曹憲,“文選學”的名稱就見於《舊唐書·曹憲傳》。這兩位學者的著作都題為《文選音義》,也都已亡佚。現存最早的、影響最大的著作是高宗時代李善的《文選注》。李善是一位淵博的學者,號稱“書簏”。他注釋《文選》,用力至勤,引書近1700種,前後數易其稿。高宗顯慶三年(658),書成進呈。他的注釋偏重於說明語源和典故,體例謹嚴,引證賅博,但對文義的疏通則比較忽略。凡作品有舊注而又可取者,即取舊注入書,李善注的重要性不僅在於代表了當時的研究水平,而且在於他所引用的大量古籍已經亡佚,後世學者往往以它作為考證、輯佚的淵藪。

詳述

至今流傳的另一種唐人注本是玄宗時代的《五臣注文選》。所謂五臣,即由工部侍郎呂延祚所組織的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 5人。據呂延祚在開元六年(718)的進書表中說,李善的注釋只知引用過去的載籍,而沒有把作品的旨趣注釋清楚,因此在他的組織主持下,由呂延濟等重新作注。呂延祚雖高自標榜,而五臣的學力不逮李善,書中荒陋錯誤之處極多,以致受到了後代許多研究者的指責。《四庫全書總目》在概括敘述了前人的批評以後指出:“然其疏通文義,亦間有可采。唐人著述,傳世已稀,固不必竟廢之也。”可以認為是比較公允的見解。五臣注本較李善注本多出古樂府1首。李善注和五臣注問世以後,宋代就有人把兩者合併刊刻,稱“六臣注”,李善注的原帙反逐漸湮沒不彰。呂延祚評論李善注說:“往有李善,時為宿儒,推而傳之,成六十卷。”五臣注克服了李善“釋事忘義”的缺點,由呂延濟等重新作注。
李善注和五臣注問世以後,宋代就有人把兩者合併刊刻,稱“六臣注”,李善注的原帙反逐漸湮沒不彰。其後又有人從六臣注中輯出李善注單獨刊行,今天所見的李善注本多屬這種情況。此外尚有唐寫本《文選集注》殘卷23卷,撰人姓名無考,書中引據,除李善﹑五臣注而外,尚有陸善經注﹑《文選鈔》﹑《文選音決》,今皆不存。 使“作者之志,森然可觀。”五臣為呂延濟、劉良、張銑、呂向、李周翰。實際上,五臣注歷來評價不高。唐末李匡乂《資暇集》中有《非五臣》。以後如宋代蘇軾、洪邁等都批評五臣“荒陋愚儒,狂妄著書”等。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