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呂洞賓曾四至白水盪,其中有一次,天庭仙班有一仙位空缺,玉帝差呂洞賓到下界物色一人選,呂洞賓領旨後騎上仙鶴,輕車熟路地又來到如蓬萊仙島般的白水盪。他想,百善孝為先,我這次就尋訪個孝子渡他上天為仙。於是,他來到三官殿前的二河橋旁,招了幾個徒弟,開了一爿大餅店。他開的大餅店和其它店不同,每一次都要問買給誰吃的。有一天,一個十一二歲的小孩,到店裡來買缸爿餅,呂洞賓問他買給哪個吃的。小孩說,買給婆婆吃的。呂洞賓心想,以往來來去去的客人都說買了回家給小孩吃,今天碰到的這個小孩心腸那么好,順手拿了一張荷葉包好大餅,又多送了一塊給他吃。哪曉得,這個小孩吃了這塊大餅後,三天三夜茶飯不思,肚子也不覺著餓。他婆婆急了,帶上孫子跑到店裡要找師傅算帳,呂洞賓搖頭嘆道,此子與仙無緣。說著,在小孩後背上輕輕一拍,一粒發光的仙丹就吐了出來。這時旁邊竄出一條大黃狗,把那粒仙丹一口吞了進去,呂洞賓見露了仙機,喚來仙鶴,帶上黃狗,上天復命,後那條黃狗被封為哮天犬。雖然呂洞賓駕鶴離去,但他製作大餅的技藝流傳了下來,此餅被世人親切地稱為洞賓大餅,此餅食後耐飢,唇齒留香,形如敲碎的缸片,世人又稱之為缸爿餅,地方名吃。呂四地區缸爿手藝人向來尊呂洞賓為祖師。
傳統方法製作呂四缸爿餅的貼燒餅的爐缸也很特別,像一口無底倒扣的大缸,此缸只有江南某地的陶土才能燒製成形,海門茅家鎮上有賣,剛買來時,紅磚色,無釉,口大底小,把缸倒扣,輕輕地敲掉底部,把沿口稍加打磨光滑。另打制一隻與之相匹配的圓桶,安上爐墊,爐墊下方用來通風和囤灰,爐墊上面安上爐缸,爐缸與桶壁之間填滿草木灰,壓實,爐面為了整潔衛生,貼上瓷磚。烘烤缸爿餅的燃料,過去用的是玉米棒芯,現在用無煙煤。在爐墊上鋪好柴板,把無煙煤敲成中子煤塊,堆在柴板上,成丘狀,點火時,用長鐵鉗夾上蘸了油的布條,點著後,從爐子下方的出灰口伸進去,放柴板底下逗火,柴板著了撤出鐵鉗,加鼓風,很快煤炭就紅了。
缸爿餅做得好不好,發麵最關鍵,一般都用拼酵【酵面和新面分量相當,稱為拼酵】和面方法。把麵粉倒入麵缸,中間扒開,倒入七十度熱水【水溫一定要掌握好,水冷了,貼餅時會往下掉,水溫高了,貼的餅,烤熟後鏟不下來,粘缸,令貼餅人叫苦不迭。】,快速用大鏟子拌勻,再攤到案板上,切開成小塊狀,用風扇吹涼,加入頭天預備的酵面,對鹼、揉透、醒面待用。切下一塊麵團,揉搓成長條,用木走錘擀扁,麵皮中間一條線澆上熟油,撒上椒鹽,抹勻,再撒上蔥花,麵皮疊成三層,用走錘擀開,用刀切成一段段長方形的餅胚依次擺放在案頭,用刷子刷上糖稀,撒上芝麻。掌爐人雙手蘸水,一手托起餅胚,一手在餅胚底面抹上水後,快速伸入爐內,把餅胚挨著排貼在爐缸壁上,貼好後爐火稍加旺,待到面胚表面鼓起、顏色金黃時,用長鐵鉗一一夾出。剛出爐的缸爿餅,外焦黃而不糊,內鹹香而軟韌,如兩塊缸爿餅間再夾一根油條,品嘗後更加令人回味無窮。
在這個深受呂祖文化影響的古鎮,缸爿餅是每個呂四人的最愛,到呂四來遊玩的人,除了品嘗呂四海鮮,一定還要品嘗呂四缸爿餅,沒有品嘗過呂四缸爿餅的人,不算真正到過呂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