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脂機發展史

1992年 2005年出現了第5代吸脂機——聚能振動吸脂機 2008年根據科學進步的發展推出了——雙泵共振吸脂機

百科名片——吸脂機

 吸脂減肥就是利用一個負壓真空吸引器(0.5-l.0大氣壓)與一種金屬的末端帶有吸孔的吸引管相連,通過皮膚的小切口進入皮下,將局部堆積的脂肪組織吸出,以改善肥胖體型的一種方法。
下面讓我們來看一下吸脂機的發展史。

吸脂機的發展

1978年 推出濕性吸脂機
20世紀70年代中期,Arped和Geoge Fisoher 創造了負壓吸脂術,並經歷了濕性抽脂機和乾性抽脂機。1987年Klein發明了腫脹麻醉技術。,使負壓吸脂轉變成損傷小、出血少、併發症較低,故在臨床上廣泛使用。
1992年 出現了超音波吸脂
1992年國外Zocchi首先套用,相對於負壓吸脂術超音波吸脂機由超音波發動機、感測器、連線線以及鈦金屬頭組成。其原理改進基於2點: ◇超音波在液體傳導時產生的膨脹與壓縮周期作用。 ◇人體脂肪組織與液體相似的低密度特性。
1994年 隨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雷射輔助吸脂機
1994年,整形外科醫師Apfelberg首先報導了雷射輔助吸脂機方面的研究情況;與傳統技術相比,其無明顯優越性,且需要額外投資、術者需要培訓、操作不便以及噪聲大等缺點;因此,美國藥物管理局不再資助此項研究。
1997年 根據科學進步的發展推出了——電子吸脂機
採用設備為高頻電場吸脂機,比雷射吸脂更為先進。由1994年推出,原理為在2極之間產生高頻電場,依靠這個電場使局部脂肪組織破碎,液化並將其吸出。
2005年出現了第5代吸脂機——聚能振動吸脂機
在電腦程式準確控制下的吸管模擬取脂肪細胞固有頻率相同的機械性共振波,抉擇具既有一定厚度又能呈現明顯震波的大塊脂肪組織進行損壞脂肪細胞
2008年根據科學進步的發展推出了——雙泵共振吸脂機
利用共振原理,在電腦程式準確控制下的吸管模擬取脂肪細胞固有頻率相同的機械性共振波,抉擇具既有一定厚度又能呈現明顯震波的大塊脂肪組織進行損壞脂肪細胞,有效地避免誤傷皮膚、血管及神經組織,同時亦因為真正的共振原理,加快了脂肪破壞效率,縮短了手術時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