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五代十國(907年~960年)這一稱謂出自《新五代史》,是對五代(907年~960年)與十國(902年~979年)的合稱,也指唐朝滅亡到北宋建立之間的歷史時期。五代是指907年唐朝滅亡後依次更替的位於中原地區的五個政權,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960年,趙匡胤篡後周建立北宋,五代結束。而在唐末、五代及宋初,中原地區之外存在過許多割據政權,其中前蜀、後蜀、吳、南唐、吳越、閩、楚、南漢、南平(荊南)、北漢十個割據政權被《新五代史》及後世史學家合稱十國。
吳越開國
吳越國開國君主錢鏐(Liú)少時迫於生計曾為私鹽販,後投軍,唐乾符年間為石鏡將董昌的部校,後漸由偏將而升掌一州之兵。他在剿滅地方叛臣的過程中,經過兩次杭越之戰占有了兩浙之地,維護大唐一統。
唐光啟三年(887),董昌為越州觀察使(今浙江紹興),自杭州移鎮浙東;唐以錢鏐為杭州刺史,從此獨據一方。
唐景福二年(893年),錢鏐升任鎮海軍節度使,駐杭州。
唐乾寧三年(896年),董昌稱帝,錢鏐勸其放棄稱帝無果,遂滅董昌,得越州。
天復二年(902年),唐昭宗封錢鏐為越王。
公元904年,改封吳王。
907年,朱溫建後梁,始封錢鏐為吳越王。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錢氏王朝,占據了兩浙十三州,成為江浙一帶頗有實力的割據者。
錢鏐領浙江西道、浙江東道兩道節度使,設西府杭州、東府越州為道治。定都杭州。由於吳越一隅偏安東南,吳越國始終尊奉中原為正朔,梁朝封錢鏐為吳越國王、諸道兵馬都元帥。
王位更替
吳越武肅王錢鏐之後,還有四位國王,合稱三代五王:
吳越文穆王錢元瓘(公元887年―公元941年),在位10年,字明寶,初名傳瓘,即位後改名元瓘,錢鏐第五子,臨安人。乾寧元年,授鹽鐵發運巡官,遷金部郎中。天復元年,授禮部尚書。曾被宣歙觀察使田頵拘為人質,幾被殺,後得還。天佑二年,為檢校右僕射。吳越武肅王錢鏐天寶四年,進授司徒,守湖州刺史。八年,授鎮海軍節度使。十三年,充清海軍節度使。寶大元年,充兩浙節度使。寶正元年,受命監國。長興三年春,嗣吳越王位,去國儀,用藩鎮法遵中朝年號。在位十年,善事後唐、後晉政權,保土安民。先後被封為吳王、越王、吳越國王、天下兵馬大元帥。天福六年八月卒,年五十五。後晉賜諡文穆。
吳越忠獻王錢弘佐(公元928年―公元947年),在位6年,字元祐,為錢元瓘第六子。941年(後晉天福六年),錢元瓘去世,錢佐繼位,後晉仍封以吳越國國王。945年(後晉開運二年),派軍與南唐瓜分閩國,占領福州。錢弘佐喜好讀書,性情溫順,很會做詩。即位後,因尚年幼,無力控制下屬的驕橫,又曾寵信諂媚之人,然而終能摘奸發伏,亦不失果斷。947年(後漢天福十二年,遼國會同十年),錢弘佐去世,謚忠獻王,廟號成宗。因其子尚年幼,故由其弟錢倧繼位。
吳越忠遜王錢弘倧(公元929年—公元971年),初名弘倧,字隆道,臨安人。吳越王錢元瓘第七子,錢佐的弟弟。忠獻王錢佐於947年(後晉開運四年)六月病死,錢倧繼承王位,為忠遜王,在位不足一年,被三朝宿將胡進思廢黜,後病死。
吳越忠懿王錢弘俶(公元929年—公元988年),在位30年,錢俶初名弘俶,小字虎子,改字文德,錢鏐孫,錢元瓘第九子。是五代十國時期吳越的最後一位國王。後晉開元中,為台州刺史,眾臣擁護他為吳越國王。宋太祖平定江南,他出兵策應有功,授天下兵馬大元帥。後入朝,仍為吳越國王。978年(太平興國三年),獻所據兩浙十三州之地歸宋。
納土歸宋
吳越錢氏最難能可貴的是他的“民本”思想。錢鏐常說:“民為社稷之本。民為貴,社稷次之,免動干戈即所以愛民也。”他不僅自己不稱帝,還反對強藩稱帝。他諄諄地教誡子孫要恪守臣節,要“善事中國,勿以易姓廢事大之禮”。“要度德量力而識時務,如遇真主,宜速歸附。”
宋開寶八年(975年),宋太祖趙匡胤最後消滅了割據政權南唐,十國之中僅剩吳越國。高僧延壽乃德韶之法嗣,此時沉疴在身。吳越王錢弘俶前往探病時,對宋滅南唐危及吳越走向,徵詢延壽的意見,延壽則盡力勸諭錢弘俶“納土歸宋,舍別歸總”。
錢弘俶審時度勢,遵循祖宗武肅王錢鏐的遺訓,以天下蒼生安危為念,採納了延壽臨終遺言,為保一方生民,採取“重民輕土”之善舉,毅然於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五月入宋京開封,遵從祖訓,決定納土歸宋,將所部十三州,一軍、八十六縣、五十五萬六百八十戶、十一萬五千一十六卒,悉數獻給宋朝,成就了一段顧全大局、中華一統的歷史佳話。
由此,吳越國的生產力免遭破壞,人民也免遭生靈塗炭,從而穩定和鞏固了中國和平統一的政治局面。北宋著名詩人蘇軾曾評說:“其民(指吳越國百姓)至於老死,不識兵革,四時嬉遊,歌鼓之聲相聞,至今不廢,其有德於斯民甚厚。”這是對吳越錢氏歷史功績的客觀評價。吳越錢氏為中國的和平統一提供了一個成功的範例。千年前的古人具有如此的歷史遠見和宏大胸懷,實屬不易。
疆域
吳越國極盛時,轄有杭、越、湖、蘇、秀、婺、睦、衢、台、溫、處、明、福十三州;另又設有鎮海、鎮東、中吳、宣德、武勝、彰武等節鎮。一軍十三州分別是:
杭州(西府):轄錢塘、錢江、鹽官、餘杭、富春、桐廬、於潛、新登、橫山、武康十縣。
越州(東府):轄會稽、山陰、諸暨、餘姚、蕭山、上虞、新昌、剡八縣。
湖州:轄烏程、德清、安吉、長興四縣。
溫州:轄永嘉、瑞安、平陽、樂清四縣
台州:轄臨海、黃岩、台興、永安、寧海五縣。
明州:轄鄞、奉化、慈谿、象山、望海、翁山六縣。
處州:轄麗水、龍泉、遂昌、縉雲、青田、白龍六縣。
衢州:轄西安、江山、龍游、常山四縣。
婺州:轄金華、東陽、義烏、蘭溪、永康、武義、浦江七縣。
睦州:轄建德、壽昌、遂安、分水、青溪等五縣。
秀州:轄嘉興、海鹽、華亭、崇德四縣。
蘇州:轄吳、晉洲、崑山、常熟、吳江等五縣。
福州:轄閩、侯官、長樂、連江、長溪、福清、古田、永泰、閩清、永貞、寧德等十一縣。
安國衣錦軍。即今杭州市臨安區,是錢鏐的誕生地,故特升為衣錦軍。
人口
江浙地區因唐末戰亂,人口耗損大。錢氏建立吳越國定都杭州後,人口才開始增長。以杭州城為例,王明清《玉照新志》卷五曰:“杭州在唐,繁雄不及姑蘇、會稽二郡,因錢氏建國始盛。”
在吳越國近百年保境安民的國策下,發展生產,擁有在籍戶55萬684戶,接近唐朝天寶時的在籍戶。說明這裡的人口比其建國之初有很大的增長,為北宋江浙地區人口的高增長,提供了較高的人口基數。
政治
中央制度上 ,吳越國官制大抵仿效唐制,除了對中原王朝稱臣,不設樞密院與樞密使以外,和唐朝時期的官制相似。
地方制度上,吳越國在地方制度上,總的來說沿用唐制,採用州、縣兩級地方行政體制。由於五代時期戰亂較多,又滋生出一個嶄新的地方行政單位———軍。它如同今日的警備區設定,但權力更大,在地位上相當於州級行政單位。
法律制度上,吳越國的法律體系同五代其他國家一樣,沿用隋唐時期形成的律、令、格、式四種最基本的法律形式,在唐律基礎上進行修改,以適應地方實際。
軍事
八都兵
吳越的軍隊是在所謂杭州八縣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黃巢於乾符五年八月攻杭州,九月克越州,當時所謂“兩浙豪傑”於此時組織起來對抗黃巢義軍,義軍南下後,他們隨之組建了正式的八都。董昌的臨安都勢力發展最快,董昌本人也成為八都的實際領袖,於是任命錢鏐為八都都指揮使。錢鏐最後在八都的基礎上發展到了十三都,所謂“八都之外有紫溪、保城、龍通、三泉、三鎮,是為十三都。”八都正確名稱應該是:臨安縣為石鏡都,餘杭縣為清平都、嘉興都,於潛縣為於潛都,鹽官縣為鹽官都、海昌都,新城縣為新城都、武安都、東安都,唐山縣為唐山都,富春縣為富春都、靜江都,錢塘縣為錢塘都,浙江都等。再加上錢鏐後來組建的五個都,構建了錢鏐創建霸業的軍事基礎。錢鏐創建霸業後,八都兵的名號仍然保留。
武勇
這支軍隊是以孫儒的降卒為基礎組建的,楊行密在錢鏐的支持下攻破孫儒部,時在唐昭宗景福元年(892年)六月,孫儒部卒大部分被楊行密收編,錢鏐只收編一小部分。武勇都組建後編入中軍,中軍即牙軍,是藩鎮部隊的中堅力量,戰鬥力往往強於其他部隊。而武勇都恰好具備這樣的條件,孫儒原為秦宗權的部將,其軍隊以蔡州兵為核心,士卒勇悍,為久戰之兵,但軍紀敗壞,掠奪成性。錢鏐組建武勇都的時候,其行軍司馬杜稜說:“狼子野心,它日必為禍,請以士人代之”。錢鏐不以為然,後來武勇都果然發生了叛亂,錢鏐本人也險遭不測。武勇都自組建以來屢立戰功,許多重大戰役其都有參加。當然錢鏐對武勇都也不是不加防備,他派心腹愛將顧全武為武勇都的都指揮使,統率這支軍隊。顧全武被吳國俘後,錢鏐才先後派陳章、許再思為都指揮使,這兩人均為孫儒的降將,這就為武勇都後來的叛亂埋下隱患。武勇都分為左、右兩軍,每軍各有都指揮使一人為統帥,如徐綰曾任武勇都右都指揮使,許再思任武勇都左都指揮使,說明其軍力後來有所補充。
上直、中直、右直
吳越避錢弘佐之諱,凡是提到左字,均改為上字,故上直都為左直都,中直都已見相關記載,唯獨沒有右直都的相關記載,應為史材散失的結果。中直都不見於吳越前期,從頻繁出征的情況來看,它應該是吳越國後期比較有戰鬥力的軍隊。
鎮武、鎮國、向明
向明都本是錢鏐的敵人劉漢宏的舊部,錢鏐將其收編後取名“向明”。鎮武、鎮國二都在吳越國前期不見出現,應該是在錢鏐之後新組建或者改編的軍隊。
上右廳、佽飛、匡武
上右廳、佽飛、匡武這三支部隊很少見於記載,也很少參加征戰。
親從、親衛
所謂親從、親衛等軍,是當時吳越的親軍,唐末的藩鎮皆置有牙軍,作為節度使的親信部隊,牙軍待遇優厚,但不易掌控,經常發生兵變,所以節度使們紛紛在牙軍之外,另組建親軍,作為節帥的親信部隊。
外交
契丹
吳越國是南方最早與契丹接觸的國家。吳越國共向契丹遣派使者九次,分別在:915年〔遼太祖九年〕、916年〔神冊元年〕、918年〔神冊三年〕、920年〔神冊五年〕、923年〔天贊二年〕、932年〔天顯七年〕、939年〔後晉天福五年〕、940〔會同三年〕、941〔會同四年〕、943〔會同六年〕。
龍德三年四月(923年),吳越國最後一次以梁朝藩屬的身份,向契丹遣派使者。同月,李存勖稱帝,後唐建立。十月,後唐滅後梁,吳越國隨向後唐稱臣。因為李克用、李存勖父子和契丹的矛盾很深,關係緊張。再由於吳越國尊奉中原王朝的國策,所以吳越國與契丹的關係也就漸漸疏遠。這種情況持續至後晉建立才得以改善。
清泰三年(936年),石敬瑭仰仗契丹,在太原稱帝,建立後晉,改年號天福,同年滅後唐。吳越國開始向後晉稱臣,由於石敬瑭是契丹扶持起來的兒皇帝,吳越國與契丹的關係也慢慢恢復從前了。再到石敬塘去世,其子石重貴繼位,向契丹告哀,表示對契丹只稱孫不稱臣,從此後晉與契丹的關係惡化。在契丹和後晉交惡後,吳越國於天福八年最後一次向契丹遣使,此後雙方的官方交往便終止了。
朝鮮半島
在中國進入五代亂世時,朝鮮半島同樣進入了戰爭繁多的後三國時代。即高麗、後百濟、新羅。
三國之中,後百濟與吳越國的關係最為親密,後百濟國王甄萱也多次向吳越國遣使。原因就是因為當時朝鮮半島的戰爭多發生於高麗與後百濟之間,後百濟與新羅也小戰不斷,甄萱迫切需要尋找一個政治依靠。
因一年,後百濟攻陷新羅的首都,導致高麗國王王建興兵討伐,後百濟在與高麗交戰中處於劣勢,被迫同高麗求和,後百濟國王則請求錢鏐出面調停。錢鏐不僅把頒發給他們的文書稱作詔書,還在詔書里把甄萱、王建等稱之為卿,顯然吳越國是以宗主國的身份在處理事情的。
當時先後占據中原的五個王朝,雖然更有能力擔任這個角色,可由於常年處於內亂中,與外國的交往了相對減少,甚至是中斷。吳越國作為沿海地區的國家,在這個特殊時期下便代表中國擔任這個角色了。
日本
唐朝是中日交通史上的一個高峰,即有日本官方遣派的遣唐使,又有民間的學者、商人和僧人。當時日本人學習中國文化的熱情非常高漲。但自開成元年(838年),日本最後一次派出遣唐使後,日本與中國的官方往來完全終。至此,日本民間來華的人也逐漸減少。
至五代時期,日本對發展中日關係已不再像唐朝時期那樣採取積極的態度。大多數情況,都是吳越國先派遣使者到日本,出於禮尚往來,日本在遣使者回訪。
社會
瓷器
由於吳越國較少有戰爭,浙江越窯的瓷業生產能夠繼續發展,產品質量仍獨步天下。器物造型釉色、裝飾及裝燒工藝等方面繼承唐代風格,器形繁多,胎比普遍減薄,造型變得輕巧優美,折射出以釉色和造型取勝的時尚風格。
文學
吳越國的文學發展,在“五代十國”中也是比較興盛的國家之一。由於政治的安定,經濟的景榮,所以文化也發達。人才輩出,文學家有羅隱、皮光業等
繪畫
吳越國在繪畫方面,最著名的有貫休。他能詩善書,又擅長繪畫,尤其是所畫羅漢(《十六羅漢圖》),更是狀貌古野,絕俗超群,在中國繪畫史上,有著很高的聲譽。
印刷品
吳越國保存下來的印刷品,現在所見的都是佛經。1917年湖州天寧寺改建過程中,於石幢象鼻內發現了數卷藏存的“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卷首扉畫前有“天下兵馬大元帥吳越國王錢弘俶印《寶篋印經》八萬四千卷,在塔內供養。顯德三年丙辰(956)歲記”可謂是大規模的印刷活動,僅此公元953年完成的儒家經典書籍略晚三年。
1924年杭州雷峰塔倒塌,在有孔的塔磚內再次發現《寶篋印經》。經卷有題記“天下兵馬大元帥吳越國王錢俶造此經八萬四千卷,捨入關係磚塔,永充供養。乙亥八月記”。乙亥是宋太祖開寶八年(975)同時還發現了藏在磚塔內的塔圖印本。塔圖全長一米,每層畫一塔,四塔連線,畫有佛經故事。記文中有丙子記年,為宋太宗太平興國元年(976),圖經刻印比佛經晚一年。論時代已入宋朝,但這時吳越國並未納土,仍應為五代時期的印刷品。
國王世系
廟號 | 諡號 | 姓名 | 生卒年 | 年號及使用時間 |
太祖 | 武肅王 | 852年-932年 | 開平(907年-911年)(使用後梁紀年) 乾化(911年-913年)(使用後梁紀年) 鳳歷(913年)(使用後梁紀年) 乾化(913年-915年)(使用後梁紀年) 貞明(915年-921年)(使用後梁紀年) 龍德(921年-923年)(使用後梁紀年) 同光(923年-926年)(使用後唐紀年) 天成(926年-930年)(使用後唐紀年) 長興(930年-932年)(使用後唐紀年) | |
世宗 | 文穆王 | 887年-941年 | 長興(932年-933年)(使用後唐紀年) 應順(934年)(使用後唐紀年) 清泰(934年-936年)(使用後唐紀年) 天福(936年-941年)(使用後晉紀年) | |
成宗 | 忠獻王 | 928年-947年 | 天福(941年-944年)(使用後晉紀年) 開運(944年-946年)(使用後晉紀年) 天福(947年)(使用後漢紀年) | |
- | 忠遜王 | 929年-975年 | 天福(947年)(使用後漢紀年) | |
- | 忠懿王 | 929年-988年 | 乾佑(948年-950年)(使用後漢紀年) 廣順(951年-953年)(使用後周紀年) 顯德(954年-960年)(使用後周紀年) 建隆(960年-963年)(使用北宋紀年) 乾德(963年-968年)(使用北宋紀年) 開寶(968年-976年)(使用北宋紀年) 太平興國(976年-979年)(使用北宋紀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