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弱冠前拜名畫家郭似勛為師,長者僅教以文學,不使入畫室斤斤臨摹,教學方式奇特,有助於先生自由發揮,冶鑄個性。建國後先生以版本學專家身份,受浙江省嘉興圖書館委派,去南潯著名藏書樓劉氏嘉業堂整理古籍。著有《近三百年嘉興印畫人名錄》、《煙雨樓史話》、《嘉興詞征》等。 先生現任浙江省文史館館員。新時期,重揮畫筆,抒寫山川靈逸之氣;所畫蔬菜瓜果,帶露飄香。先生之畫風格突出,見重藝壇。
人生經歷
畫牛閣是當今畫家、詞壇名宿吳藕汀先生的室名。先生為浙江嘉興人,號藥窗、小鈍、信天翁等,民國二年生。家道殷實,自幼過著左琴右書的生活,並師從當地畫家郭季人。 郭氏為繪畫世家,一門風雅,季人先生有子和庭、屺庭、余庭、蔗庭皆工繪事,凡山水、人物、花卉、無不精能,雖為不出臨摹為主的正統畫派,但與死搬硬套的"作場派"有別。先生家有紅霞樓,在鴛鴦湖畔,與煙雨樓遙遙相映,為其庶母朱媚川夫人所居,夫人擅詩畫,為"毗陵畫派"法嗣。樓中書畫鼎彝,收藏甚富。故先生自幼耳濡目染,得益良多,弱冠時即加入" 李金石書畫社"。 先生喜填詞,好拍曲,旁及金石篆刻,學識淵雅,才藝越人。當時翰苑耆宿金蓉鏡、撥貢陳藻虞均甚器重,官僚兼名士的王步 先生竟以孫女相許。日寇淪陷時期,拍曲雖偃板息鼓,繪事則未能去懷,然國破家亡,涉筆傷心,此為先生一生多愁善感,憂患人生之始。
五十年代初謀職於南潯嘉業堂藏書樓,並在杭州結識了畫界泰斗黃賓虹先生。當時賓老有感於傳統畫壇上陋陳相襲,以耳代目,致使中國畫瀕臨絕境的痛切,有"畫史必須重評"的宏願,適先生撰有《嘉興藝林三百年》一稿,將名不見經傳的民間畫師一一薄錄,為研究畫史提供了方便。賓老聞之大喜,邀謀雅會,且認"人棄吾求"一語許重之。十年浩劫,一主專政,群魔亂舞,文藝扼殺。厄運也接連而來,先是失子,後是喪妻,悲憤欲絕;貧困交加,蹉瘵不堪,以變賣家什度日,無筆無硯無紙無墨,世有"煮鶴焚琴"一語,按之先生可謂恰當。因久與嘉禾父老隔絕,不通音訊,似處敵國,故一時有"海外東坡"之謠。先生曾與詩友莊一拂、沈茹松等,因和朱竹 "鴛鴦湖棹歌",釀禍成案,因客居南潯得免。"棹歌案"雖已平反,但至今言及,猶覺心寒。身處如此逆境,真似煉獄,惟松柏其心,不喪其志,先生可稱偉哉。
"文革"結束,清明漸開,經藝友吳門胡天如先生攜送筆硯,方能重修舊緣。本世紀末,先生才得從南潯遷返故里,結束了五十年客居他鄉的生涯。先生現為浙江省文史館館員。著有《煙雨樓史話》、《嘉興三百年藝林志》、《藥窗詞》、《畫牛閣詞》、《詞名索引》、《詞調名辭典》等。 先生於繪畫是填詞之餘的消遣,所謂自娛而已。他當初雖從郭氏入門,但立品不俗,非同一般"作場派"。雖也臨摹眾家,但能取其菁華,不以學像古人為滿足,力參己意,以"拙"為歸。當時他的叔丈人王蘧常先生常以"你畫杜造"笑之,先生亦以"你書也杜造"相答,可見其志趣。因中年輟筆,這近四十年的荒寂,反而為後來擺脫束縛,打破窠臼,邁進藝術的自由王國帶來了契機。無論是山水花卉,一氣直寫,筆運中鋒,力避做作,用民間繪畫與文人作家的精煉筆墨相結合,維繫了傳統中國畫的嫡傳,又創造了現代人類對山川事物的新認識、新感受,為二十一世紀中國畫的發展作了先鋒楷模。 這些譚藝點滴,都是從先生在"文革"後與已故良友沈茹松的往來書信中摘錄下來的。沈茹松,號侗 ,嘉興籍,早年畢業於無錫國專,工書畫,曾執教安徽阜陽師範大學美術系。因與先生志趣較合,故書中論藝毫不遮避,直抒胸懷,故對事不對人,凡涉書畫、詩詞、戲曲、金石等,皆有不同常人的見解,聞其言可以知其品。書中雖為片言隻語,但對當今中國畫壇無疑是一劑熱昏中之"清涼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