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與

嗣後吳與遷任懷安縣令,其母侍居官舍,不改勤勞織紉。 “漳州吳氏,其家甚微,其官甚卑,然一生文字間,至老不休,故所得之書,多蓬山所無者”。 吳與為文求實,凡其所書記史皆為可信,著作有《荔枝總錄》、《新記錄》、《漳州圖經序》。

吳與(約1058~?) 北宋藏書家。字可權,又因官奉議郎稱吳奉議。福建雲霄(一作漳浦(今福建漳浦)人。父早逝,母王孺人。王氏知書達理,教子慎嚴,吳與從小進梁山書堂讀書,刻苦學習,宋元豐五年(1082年)登科進士。初為四會縣令,後改任餘干縣令,累官奉議郎、潮州通判、廣南東路體點刑獄等職。勤於政事,決訟明察,受時人稱讚。
嗣後吳與遷任懷安縣令,其母侍居官舍,不改勤勞織紉。吳與為使母賞心悅目,在署里亭宇邊種花果供觀賞,還逗樂母曰:“我少壯以治有何不樂?”母答:“公事之外更復讀,為何花功夫為母?”戒與移孝以國君政事為重,勤公潔,慎以無貪,戒驕躁、怠懈,以免使母恥辱。為官所至皆保持勤政清廉。後官至奉議郎,任潮州通判。大觀四年(1110年),故友張天覺拜相,掌握朝政大權,有人勸他拜見張天覺以求提攜,他卻說:我過去與天覺故友皆為忠義相交,哪能趁他當權呈身求進呢?
吳與一生官曆七任,勤儉節用,其家本低微,官無顯位,然其一生到老,耕耘於古書文字間,薪俸悉數用於購買和收集書籍的費用,並選擇以山巒為屏障,在古道近處偏僻幽靜,尤為少有兵火之災殃及的梁岳下建一書室,藏書供後人閱讀,後稱吳奉議書室。搜羅閩中圖籍甚富,所得之書,先後積至3萬餘卷,多系罕見之本,多三館秘閣所無。收藏書籍至2萬多卷,有經、史、子和星、歷、醫、卜等,其中《古尚書音全集》2卷、《甘氏星經》2卷、《漢官典義》10卷、《京房易鈔》1卷,今世所傳,皆由吳氏家中所藏,算術一家,有數件古書,俱皇家“三館四庫”所無,被譽為“海內藏書者四家,以吳與所藏本最善”,不少名士慕名徒步而來。南宋著名學者、藏書家鄭樵曾出遊漳浦,觀其藏書稱:海內藏書四家,此其一也。“漳州吳氏,其家甚微,其官甚卑,然一生文字間,至老不休,故所得之書,多蓬山所無者”。曾撰有家藏書目為《吳氏書目》4卷(《直齋書錄題解》記為1卷)。今已佚。又曾創辦有梁山書堂,藏書2萬卷。
吳與為文求實,凡其所書記史皆為可信,著作有《荔枝總錄》、《新記錄》、《漳州圖經序》。其中《漳州圖經序》言簡意賅,記載始置古漳州的方位、境域的變化,彪炳唐將軍陳元光等歷史人物,是研究閩南歷史的珍貴資料。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