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位置
吳王避暑宮位於湖北省鄂州西山公園內,這裡松蔭鋪地,山泉潺潺,氣溫比城區要低2——3℃以度,歷來被稱為武昌城中的“清涼福地”。
人文歷史
吳王避暑宮始建於公元221年——229年之間,相傳孫權在戰爭期間常在西山避暑讀書,在西山寒溪建了這座避暑行宮。“昔日吳王避暑宮,三分割據各稱雄”,“豈是英雄真避暑,遙看赤壁好鏖兵”,這些詩句道出了避暑宮內外的運籌玄機。
東晉太元年間(公元376年——396年),高僧慧遠看中這塊風水寶地,將避暑宮故基闢為西山寺。
20世紀90年代只保留避暑宮一間側殿,人稱避暑殿。1999年吳王避暑宮遷址椅子山頂重建,成為西山又一個新風景區,有避暑宮、讀書堂、議政殿、武昌樓等漢代風格的仿古建築群,總占地面積80餘畝。
武昌樓西枕玉帶縈迴的百里樊川,襟江帶湖,拔地而起。往北俯瞰,萬里長江,滾滾而來,滾滾而去,隔江對峙的黃州赤壁遙遙依稀可見;依欄南眺,一脈九曲,九峰六穀,重巒疊嶂,松柏蔽空,吳王孫權治國、晉代高僧慧遠參禪以及抗金名將岳飛和歷代名士在這裡講經布道、習武修文、遊獵宴飲、避暑隱居的諸多蹤跡掩沒其中;臨東俯視,遷建的避暑殿、讀書堂、議政殿等樓台庭院掩映在花木叢中,遠接繁華的鬧市。登樓遠眺,煙籠霧罩,水波流轉,山綠如黛,山水、竹木、樓閣由濃到淡,由清晰到朦朧,構成了一幅恬適清談的水墨畫,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著名景點
武昌樓
傳說武昌樓是三國時期東吳軍事瞭望塔,後人據孫權“以武而昌”,命名為武昌樓。物換景移,幾經興衰,如今的武昌樓是1998年為重現吳王避暑宮原貌而遷建的吳王避暑宮建築群中的一座標誌性建築,矗立於椅子山頂,樓高五層,氣勢恢宏,摩雲映日,巍峨秀挺。登樓遠眺,鄂州黃州景觀盡收眼底。萬里長江,煙波浩淼,百舸爭流,汽笛響過,山鳴谷應,給人一種天寬地闊、氣勢磅礴之感。樓門橫額上的飄逸遒勁“武昌樓”三個大字,是郭沫若的手跡,樓上還有我國當代著名作家王蒙先生撰寫的《武昌樓記》。登其頂,倚迴廊,迎面風獵,飄飄乎如遺世獨立,羽化而登仙。
周邊景點
松風閣
松風閣在湖北省鄂州市之西的西山靈泉寺附近,“位於白虎山陰,郎亭山南”,是一組集亭台樓閣於一體的風格獨特的建築。宋徽宗崇寧元年(1102)九月,黃庭堅與朋友游鄂城樊山,途經松林間一座亭閣,在此過夜,聽松濤而成韻,作了這首《松風閣》的詩。
九曲亭
九曲亭在西山南麓的九曲嶺上,取“羊腸九曲”之義,命名“九曲亭”。九曲亭始建於三國時期,後來荒廢。宋人蘇軾謫居黃州,過江興攀西山,覓得故址,擴地重修。九曲亭內黃屏紅柱,屏壁正反兩面,分別書有蘇軾的《武昌西山》詩和蘇轍的《武昌九曲亭記》。此外,西山庵、松風閣、翠景園、秀園、試劍石、即位壇、退谷、石門開、龐統讀書處等景觀,也一定會給遊人留下美好而深刻的記憶。
吳王避暑宮
位於鄂州市臨江瀕湖,拔地而起的西山。三國時期,吳王孫權建都鄂州後,西山便成為他講武修文,避暑遊獵的場所。西山一脈九曲,七峰並峙,林木蔥籠,亭台 錯落,飛泉漱玉,氣候涼爽。公元229年,孫權在西山第二高峰處,築壇告天,即皇帝位。從此這裡留下了吳王避暑宮,讀書堂,郊壇,廣宴樓等三國遺蹟。經過 西山寺大雄寶殿,向右拐,只見一道月門上面寫有“英雄避暑”4字,背面寫有“清涼福地”4字,相傳這就是吳王孫權的避暑離宮。避暑宮正中是孫權的塑像,寬 額大口,目有神光,仿佛正在聚精會神地閱讀兵書。走出西山寺10米多遠,便到廣宴樓,相傳這裡是孫權宴遊之地。遊人到此,可品嘗泉茶,東坡餅和武昌魚。再 往前走,就到九曲亭。蘇軾在《樊山級》中寫到:“山頂即位壇,九曲亭,皆孫氏遺址。”現存的亭壁上還有蘇軾的《西山詩》和蘇轍的《九曲亭記》。由此向北 走,可登上西山劍石山頂。這裡的平台上,有一立一臥的巨石各一塊,仿佛用利劍劈削而成,傳說這是“吳王試劍石”。離試劍石不遠處,有一巨石裂為4塊,石上 隱約留有刀痕,傳說這是孫權與劉備比試劍鋒的必劍石。在此石左上方建有望楚亭。在這裡扶欄遠眺,還可見孫權迎接勝利歸來將士的吳王散花灘,孫權,魯肅商議 建都大事的鳳凰台,孫權即帝位築壇祭天的遺址和秀逸雅靜的吳王釣魚台。這些著名的三國勝跡,無不令人陶醉。
旅遊信息
在湖北武漢武昌長途客運站乘坐“武漢―鄂州”長途客車,一般時節的價錢是26塊,可以直接坐到鄂州客運站。到達鄂州後,出車站,右轉,到三岔路口,再右轉,步行約3分鐘到達西山風景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