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灘鎮[重慶江津區吳灘鎮]

吳灘鎮[重慶江津區吳灘鎮]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吳灘鎮位於江津區西北部津璧河(璧南河)畔,距江津城區19千米,北與璧山區三合鎮相鄰。轄區面積81.77平方千米,人口41495人(2007年)。轄1個社區居委會,6個居民組;6個農業行政村:金子、平安、郎家、邢家、花廳、現龍村,90個村民組。石院子屋基為聶榮臻元帥故居。

2019年1月,吳灘鎮入選第七批中國歷史文化名鎮。

歷史沿革

1984年10月,梯子鄉郎家村劃歸吳灘鄉管轄,下轄15個村居。

1991年6月,經四川省政府批准,撤銷吳灘鄉,建立吳灘鎮,管轄區域不變,下轄村居16個(街道由1個居劃分為東西2個居)。

1994年1月,撤銷吳灘區建制,將梯子鄉併入吳灘鎮管轄,在此期間,政府內設機構保持基本不變。下轄村居為23個。

2001且5月,江津市再次實行鎮街建制調整和政府機構改革。現龍鄉和長沖鎮石樑、廠口村劃歸吳灘鎮管轄。政府內設機構由原來的15個(黨政辦、財政辦、民政辦、計生辦、綜治辦、農辦、小城鎮辦、移民辦、文化站、廣電站、國土所、司法所和婦聯、團委、武裝部),精減合併為11個(黨政辦、財政辦、社會事務辦、安全治安辦、經濟發展辦、農業服務中心、廣電中心、建設管理中心和婦聯、團委、武裝部)。7月,將原32個村居調整合併為11個村居。

2005年10月,實施“精鎮強村”戰略。將政府內設機構原5辦3中心撤併為4辦1中心(黨政綜合辦、社會事務辦、經濟發展辦、安全治安辦和農業服務中心)。二級班子負責人競爭上崗,機關工作人員實行雙向選擇。村級建制由11個合併為7個(平安、金子、郎家、邢家、現龍、花廳6個村和寶塔社區)村居。以後,保持現鎮村建制,機構不再調整。

鎮轄村居

寶塔社區

位於津璧河(璧南河)畔,地處吳灘鎮中部。幅員面積1.2平方公里,設6個居民組,非農業人口4549人。場鎮常住人口8217人。

明清之際,當津永驛道通衢,向為江津、永川、璧山三邊地區的商貿中心。原場鎮從西街場口到東街麼店子,街道像一條槍,全長1.5公里。解放前迭遭匪亂,東街場口至麼店子一帶街道被焚毀。

解放後,一直是區公所、鄉(鎮)人民政府駐地,是全鎮人民政治、經濟、文化活動的中心。工商店鋪和連鎖超市林立,餐飲娛樂場所和行業服務功能齊全,中學、國小、衛生院、供銷社、糧站、食品站、獸醫站、農機站、廣電站、汽車站、信用社、郵政和電信支局、工商和稅務管理、吳建司、農業服務公司等一批國家、集體和私營企事業單位相繼建立。

新修4條新街,1條舊街改造過半,占地62畝的濱河新區及新農村村民聚居點建設、商住房開發和公共設施建設初具規模。客貨運輸車、小汽車、機車每日川流不息,各種生產資料充足,日用商品琳琅滿目。市場交易頻繁,物價基本穩定,一個具有現代化功能的小城鎮正在迅速崛起。

金子村

位於吳灘場鎮東南,津永公路和吳平公路交匯於斯,距鎮政府駐地4公里。幅員面積15.64平方公里,耕地面積8163畝。下轄金子、大堰、黃桷、灰壩、大碾、桂家、花房、大石、漏風洞、柑院、玉河、龍虎、新靈寺、盧家林、上馬、桂灣、石樑、團房、毛墩等19個村民組。總人口8777人,其中安置三峽庫區雲陽縣、忠縣移民147人。村委會駐地在金子場。

金子村由1983年7月建制的長沖鄉石樑、廠口村和梯子鄉金子、柯家、大碾、新靈等6個農業行政村合併而成。村民向以農業為主。近幾年來,通過產業結構調整,除糧食生產外,蔬菜、花椒種植形成特色產業。同時,畜禽、水產、蠶桑、水果等項產業也得到較好的發展。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8680萬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4442元。

平安村

位於吳灘鎮南部,扼津永大通道要衝,德(感)朱(朱楊鎮,朱沱鎮,朱楊溪火車站)公路也交匯於此,距鎮政府駐地7公里。幅員面積7.77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822畝。下轄長田、河壩、新村、竹林、高院、大田、松堡、柿子、田家、石院等10個村民組。總人口5002人。其中,安置三峽庫區雲陽縣、忠縣外遷移民408人。村委會駐地在平安場。

平安村由1983年7月建制的平安、文星、石院等3個農業行政村合併組建。該村是江津區農民聚居新村建設試點村,村民除從事農業生產外,並從事多項經營。在平安場建起了移民商貿一條街。新村內,各項商貿活動紅紅火火。中型民營企業平安酒業有限公司、津永石油公司加油站也落戶平安。同時,板鵝加工、醫療、餐飲、娛樂、汽車維修、乾水面加工、農資供應、日用商品批發零售,應有盡有。蔬菜、花椒、蠶桑、畜禽等產業也發展很快。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625萬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4438元。

郎家村

重慶市江津區吳灘鎮 重慶市江津區吳灘鎮

是共和國一代元戎、兩彈元勛聶榮臻元帥故居所在村。位於吳灘場鎮正南,與場鎮緊緊相 鄰,由吳平路而入津永大通道。幅員面積8.5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818畝。下轄獅山、插旗、老房子、蔣家堡、十八梯、黃土坎、沙田灣、大朝門、長石、蓮花、花堰、場口、封家橋、斑竹林等14個村民組,總人口5880人。其中,安置三峽庫區雲陽縣、忠縣外遷移民402人。村委會駐地在朝家坡。

聶榮臻舊居 聶榮臻舊居

郎家村由1983年7月建制的郎家、獅山、花堰等3個行政村和前鋒村4個村民組合併而成。該村系重慶市無公害蔬菜基地吳灘鎮的腹心村(蔬 菜直種面積達5000畝)、江津區雜交水稻制種基地村(制種面積1000畝上下),畜禽、水產養殖業也形成一定規模。

2006年,該村納入重慶市社會主義新農村“千百工程”示範村進行建設。堅持“政府主導、農民主體、社會主動”原則,實施了“修通新路、建設新居、培養新人”和“三清潔十整治五提倡”工程,強化了產業支撐,改變了村容村貌,促進了鄉風文明和農民增收。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544萬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5130元。新農村示範建設取得良好效果和突出成績。

邢家村

位於吳灘鎮西部,與永川區陳食鎮和吳灘場鎮連界。幅員面積16.33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55畝。下轄小灣、長河、騎龍、石龍、水口、涼水、高山、磚房、新屋、踏水橋、四方碑、老槽房、建良橋、李家橋、灘子河等15個村民組,總人口5545人。其中,安置三峽庫區雲陽縣、忠縣外遷移民75人。村委會駐地在東街原區農機站處。

蓮藕產業 蓮藕產業

邢家村由1983年7月建制的邢家、建良、踏水等3個農業行政村和前鋒村6個村民組與現龍鄉馬堰村合 並組成。該村以農業為主,蠶桑、花椒、蔬菜、水果等產業形成一定規模。上萬畝森林資源、全鎮最高峰二郎尖上矗立的佛教保留寺廟—二郎神廟和千手觀音廟,為該村儲備了人文景觀和自然生態旅遊要素,有利於生態和人文旅遊開發。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3860萬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4573元。

花廳村

位於吳灘鎮東部,吳丁公路橫穿村境與璧山縣廣普鎮連界。村委會駐地與鎮政府隔津璧河相望,距離約1公里。幅員面積14.1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002畝。下轄堰塘、柏林、大沖、雨豐、石堡、花廳、白泥、大土、合水灣、新房子、太子林、林灣、風洞岩、李家嘴等14個村民組,總人口5200人。其中,安置三峽庫區忠縣外遷移民75人。村委會駐地在原花廳國小附近。

花廳村由1983年7月建制的花廳、白泥、雨峰、連丘、江家等5個農業行政村和毛墩村3個村民組與現龍鄉尖坡村合併組成。向以農業為主,蔬菜、花椒、蠶桑、水產、水果、禽畜多業齊頭並進。特別是蠶桑、花椒、蔬菜、水果產業,已形成規模特色,成為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的支柱產業。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5232萬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4621元。

現龍村

位於吳灘鎮北部,縱貫全村的吳現油路上承璧山縣三合鎮至丁家而入成渝高速路,下接吳丁、吳平路連通津永大通道。幅員面積17.31平方公里,耕地面積5273畝。下轄紅子、場房、小岩、金灣、大山、、花園、紅岩、黃坪、南門、連塘、天堂、院子、朝門、大溝、西牛、興龍、海棠、九龍等18個村民組,總人口6443人。村委會駐地在現龍場。

現龍村由1983年7月建制的橋亭、柳溪、南門、共和、石壩、青松等6個農業行政村合併而成。除糧食生產外,其花椒產業獨具特色,種植與本市先鋒鎮同步,規模達4000餘畝,是村民致富的主導產業。其次,蠶桑、水產、水果、畜禽等產業也發展頗好。村內擁有花果山中段成片聯綴森林15000多畝。山勢險峻,岡巒疊嶂,林木蔥鬱,遮天蔽日。更有風光獨秀之九龍溝,九條褶皺支脈匯集深谷,如九龍飛騰直下,蒼松翠竹掩映其間,谷底流水潺潺,別有一番韻致。還有南門一帶的蓮藕,幾百畝連綴成片。一望無垠的綠色海洋中,枝枝白裡透紅的荷花含苞待放,景色迷人,蔚為壯觀。兩處景致,極富旅遊開發價值。2007年,農村經濟總收入4697萬元,農民人均經濟純收入4678元。

經濟發展

2011年,實現全鎮地區生產總值48900萬元,比2006年年均增長15.6%,人均達到1.17萬元。農業總產值39000萬元,年均增長12%;工業總產值5800萬元,年均增長30.4%;固定資產投資6000萬元,年均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20萬元,年均增長21%;本級財政收入194萬元,年均增長24.8%;城鎮居民可支配收入17860元,農民人均純收入8500元,比2006年年均分別增長11.5%和16%。

第一產業迅猛發展。一是蔬菜產業。全鎮無公害優質蔬菜種植面積達22000畝,取得生薑等9個無公害農產品和綠色食品認證,走“公司+專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積極引進天罡星農業開發有限公司等農業龍頭企業和28家種植大戶,發展大棚蔬菜、特色蔬菜和農副產品深加工項目,成為重慶市蔬菜產業發展重點鎮。2011年聘請農業專家編制了吳灘蔬菜產業發展詳細規劃,規範和指導全鎮蔬菜產業發展。二是花椒產業。全面推廣花椒矮化密植技術,發展綠色花椒16000畝,取得保鮮花椒和江津青花椒2個國家級綠色食品認證,並被中國綠色食品組委會評為“暢銷產品獎”。

現龍村(花椒)被國家農業部批准為全國“一村一品”示範村。三是蠶桑產業。全鎮現有蠶桑6000畝,是我區最大的蠶桑基地,其中邢家、花廳被評為重慶市“千擔村”。四是畜禽養殖。全鎮共有畜禽規模養殖場92戶,17家畜禽養殖大戶已通過環境影響評價,湧現了捷潤等一大批生產規模較大的現代化養殖基地,已逐步探索出 “綠色養殖”、“生態養殖” “種養結合”的新型立體農業模式,是津北片區優質生豬繁殖選育和供精基地,江津區“現代畜牧業示範區”。積極引導農村 “兩社兩化”建設。

現有蔬菜等11個專業合作社,解決了農民生產、農業技術、農產品銷售等實際問題,2011年爭取國家15萬元資金加強郎家蔬菜專業合作社建設。狠抓農業科技推廣,提高農業產出效益。全鎮農作物優良品種覆蓋率達95%以上,成功完成重慶市科技攻關—“吳灘鎮高效無公害蔬菜關鍵技術集成與示範”項目。2010年被重慶市科協評為重慶市科普示範鎮,有效地促進了我鎮農村經濟發展。切實抓好林業工程與林權改革,全面完成農村集體土地確權頒證工作。

第二產業方興未艾。各部門協調一致對入駐企業實施保姆式優質服務。為平安酒廠的發展調整用地規劃、協調吳灘農業服務公司發展蔬菜深加工項目辦理相關用地手續;為吳灘農業服務有限公司出謀劃策成功申報了“彬哥”、“豪帥”兩個全國綠色花椒品牌,平安酒業“百信”品牌成為全區知名商標。全鎮現有規上企業1家,“吉發麻糖”規上企業正在申報中。全鎮發展微型企業43家,總投資417萬元,帶動就業200餘人,實現經濟效益860萬元。

第三產業初顯成效。依託“聶帥舊居”、“踏水現代農業生態園”和“綠色蔬菜基地”的人文地理優勢,扶持“帥鄉烏魚”等特色農家樂,著力打造“紅色之旅”和“鄉村休閒觀光”生態旅遊品牌,吸引遊客6萬人次,增收600萬元。著力發展輸出性勞務經濟。有6萬多人次外出務工,創收1.5億元。實施農村市場“雙建工程”,規範管理農資便民店和“新聯佳”連鎖超市,為繁榮全鎮商貿流通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到2011年限上商貿個體戶達10家,個體工商戶達1100戶,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5617萬元,增長22 %,第三產業增加值實現18520萬元,同比增長20%,商貿流通日趨繁榮。

教育事業不斷發展。積極爭取上級財政資金,新建、改建吳灘、現龍、梯子國小食堂等公共設施,增加綠化面積,有效排除了學校危房,改善了吳灘中小學生的就學、住宿問題。吳灘中國小共吸收優秀新教師10人,吳灘國小、梯子國小分別取得重慶市教科院中期研究成果三等獎、江津區優秀教育質量獎等榮譽。良好的教學條件和雄厚的師資力量,造就了一批優秀的吳灘學子。

公共衛生事業落實有效。新建具有一甲醫院標準的新吳灘中心衛生院,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成效顯著,建立健全了基層醫療服務體系,促進了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逐步均等化,基本藥物確保了零利率,城鄉基本醫療保險實現了全覆蓋,衛生人才隊伍建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此外還開展了食品、藥品監管工作,認真落實大型宴席申報制度,大力開展愛國衛生運動,確保全鎮人民飲食衛生安全。

文化軟實力不斷提升。加強了鎮綜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建設,投資80萬元改建鎮文化綜合樓,各村居都建起了對外開放的農家書屋,配置了各類科技讀物3000餘冊。其中郎家村農家書屋,通過了國家新聞出版總署的檢查驗收。圓滿完成直播衛星“村村通”工程安裝任務,有線電視、廣播、移動通訊覆蓋率達90%以上;以“東升大舞台”為代表的文化中心戶推向了江津和重慶,2011年,“東升大舞台”獲得重慶市“唱讀講傳”示範基地稱號,其成功經驗在《人民日報》上向全國作了宣傳。郎家村被評為重慶市“文明村標兵”。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26747
13839
12908
家庭戶戶數 8686
家庭戶總人口(總) 26718
家庭戶男 13813
家庭戶女 12905
0-14歲(總) 5470
0-14歲男 2752
0-14歲女 2718
15-64歲(總) 18347
15-64歲男 9583
15-64歲女 8764
65歲及以上(總) 2930
65歲及以上男 1504
65歲及以上女 1426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25738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