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淑昆

吳淑昆

吳淑昆,1915年生於湖南長沙。中國戲劇家協會會員,北京劇協會員。北京人民藝術劇院演員。 從事舞台藝術五十年,其形象創造熨貼生動而有格調,如北京人藝經典劇目《蔡文姬》中的趙四娘,《三塊錢國幣》中的吳太太,《智者千慮必有一失》中的老富孀,《茶館》中的龐四奶奶等。無論角色大小,皆能為舞台生色。 2014年2月13日因病去世,享年99歲。2014年2月16日,吳淑昆的遺體告別儀式在北京八寶山殯儀館舉行。

基本信息

人物經歷

1915年,吳淑昆出生在湖南長沙一戶殷實人家。1937年,正是中國的抗日戰爭爆發的時候,二十多歲的她此時正和母親、姐姐在日本探親。“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占領北平的訊息,我們是到了日本幾天后才聽說的。在這種國難當頭的時候,自己卻身處敵對國家,周圍儘是日本人狂熱的備戰氣氛,叫人又急又氣。”

“1937年8月15日我們離開東京抵達神戶,沒料到原來訂下的船卻是日本海輪,戰爭開始後,他們已停止開往中國。我們幾百名華僑只能滯留在神戶。幸好華僑商會出面接待,老老小小几百口人,都住進商會大廳,情況十分狼狽。當時我的心情憤懣已極,有一天,我一個人出去閒逛,剛走不遠就碰上了縫‘千人縫’的日本女人(千人縫——日本婦女徵集路人縫一針,集體為出征的士兵縫製護身符),當她遞過針和布的一剎那,我轉身躲開了。在場的日本人都目瞪口呆地看著我。當時我的情緒就像個炮仗,一點就炸。”

回到祖國後,和當時有血性的年輕人一樣,吳淑昆參加了各種抗日救亡活動。“1938年初,我和一個叫劉林的東北男青年,加上長沙善正國小的女教師張愛亭排演了獨幕話劇《打鬼子去》,我扮演了劇中嫂子這個角色。該劇春節期間在長沙教育會坪的廣場公演了。這是我演藝生涯跨出的第一步。後來我們被分配到長沙郊區的傷兵醫院,並在那裡辦起了傷兵俱樂部……”

所獲榮譽

因在話劇《吉慶有餘》中扮演崔奶奶,榮獲1982年度北京市文化局新創作(改編)劇節目評獎表演獎;1979年參加演出《茶館》,1980年參加演出《左鄰右舍》,1982年參加演出《鹹亨酒店》,均獲演出一等獎。

社會活動

吳淑昆、鄭榕、藍天野、蘇民(左起) 吳淑昆、鄭榕、藍天野、蘇民(左起)

2012年12月6日晚走進首都劇場前廳的觀眾,有幸看到了難得的一幕98歲的吳淑昆、88歲的鄭榕、86歲的蘇民、85歲的藍天野四位第一版《蔡文姬》的演員共同見證北京人藝六十周年大型藝術展開幕,以及第四版《蔡文姬》的演出。

昨晚同時上演了歷史大戲《蔡文姬》,該劇是兩位大師郭沫若、焦菊隱留給後世的舞台經典。半個多世紀以來,人藝共推出過四版《蔡文姬》,朱琳、狄辛、徐帆都曾扮演過這一舞台上的大青衣。新版則由於明加領銜,濮存昕挎刀出演曹操。演出前,蘇民、藍天野、鄭榕、吳淑昆的聚首同該劇一樣成為了永恆的經典瞬間。98歲的吳淑昆,是劇院藝術家中僅次於101歲葉子的第二高齡,當年她曾在1959版《蔡文姬》中飾演了趙四娘。昨天她雖然一直坐著輪椅,但談起當年的角色依舊興致不減。第一版中董祀的飾演者藍天野也回憶起首演時的情景,“1959年《蔡文姬》首演時,我才32歲,但今年我已經85歲了,可還不是年齡最大的,還有101歲的葉子,所以今年人藝的六十周年可謂五代同堂。”談起這齣泛著沉香的經典之作,鄭榕表示,“《蔡文姬》體現了藝術成就的"大我精神",當年郭老曾經說"蔡文姬就是我",是因為他個人的經歷與蔡文姬很相似。這齣戲更是焦菊隱話劇民族化實驗的頂峰之作。”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