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氏巨顱獸

吳氏巨顱獸

吳氏巨顱獸(拉丁文名:Hadrocodium0物種食物:雜食性生存,年代:早侏羅紀,生存地點:中國雲南省,地質層位:下祿化石沉積層。據對一塊17年前在我國雲南省出土的動物化石的研究,中美兩國科學家認為,這塊被稱為“hadrocodiumwui--hadro”(希臘文),即“大而飽滿”的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動物化石,這種2克重、12毫米長的動物生活在1.95億年前的早侏羅紀,是現代哺乳動物最古老和最具血緣關係的親戚。對此發現,早年就讀於南京大學的羅哲西說:“對科學家而言,用化石紀錄追蹤重要哺乳類特徵的起源一直是一項挑戰,這次的發現對試圖勾勒最早哺乳類演化歷史具有廣泛含義,它彌補了哺乳動物進化史中4500萬年前的空白。

基本信息

特徵

吳氏巨顱獸吳氏巨顱獸

最古老的哺乳動物“巨顱獸”體重僅2克

據對一塊17年前在我國雲南省出土的動物化石的研究,中美兩國科學家認為,這塊被稱為“hadrocodiumwui--hadro”(希臘文),即“大而飽滿”的化石是目前世界上最古老的哺乳動物化石,這種2克重、12毫米長的動物生活在1.95億年前的早侏羅紀,是現代哺乳動物最古老和最具血緣關係的親戚。

領導這一研究的美籍華人科學家、美國匹茲堡卡耐基自然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羅哲西和中國科學院研究員孫艾玲表示,這一早侏羅紀時期的頭骨化石是1985年在雲南發現的,發現者是現任加拿大國家博物館副研究員吳肖春。因為它的形狀過小,這一頭骨化石最初被認為是一塊骨片,但經過對化石的仔細清理和長期分析,科學家們發現,該化石解剖特徵與那個時期的爬行動物大不相同。

科學家們從該種動物身上找到了大頭顱、中耳比較進化以及耳骨和下顎分離等明顯的現代哺乳動物特徵,而在此前這些特徵僅能在1.5億年後的動物身上找到。科學家們從而認為,這一化石可能屬於一種新的物種,他們最終將之確認為侏羅紀早期的哺乳動物,並把它命名為“吳氏巨顱獸”。

生活習性

據分析,該巨顱獸只有2克重、12毫米長,可能像具有長口鼻的小老鼠。它纖小的身軀顯示,非常小的昆蟲是其食物;它異常大的頭顱暗示其新陳代謝非常迅速,因此必須邊走邊吃,並能在黑暗的環境中維持自己的體溫。為了躲避恐龍的襲擊,這種小小動物有著比恐龍好得多的視力,並很可能是晝伏夜出

對此發現,早年就讀於南京大學的羅哲西說:“對科學家而言,用化石紀錄追蹤重要哺乳類特徵的起源一直是一項挑戰,這次的發現對試圖勾勒最早哺乳類演化歷史具有廣泛含義,它彌補了哺乳動物進化史中4500萬年前的空白。”

2001年5月25日,美國的《科學》雜誌發表了一篇論文,肯定了我國古生物學家孫艾玲及其帶領的研究所吳肖青,在雲南祿豐盆地發現的頭骨化石,代表這一種新發現的原始哺乳動物化石。在經過對化石解剖研究和系統分析之後,科學家給他取了一個拉丁文學名,中文意思就是吳氏巨顱獸。它的頭顱相對軀體而言顯得特別大,他體重2g,從鼻尖到尾部不過32毫米,頭蓋卻有12毫米長,全身長著短毛。中美兩國科學家一致認為,它是世界目前已知最小的中生代哺乳動物。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