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吳桂就 1952年11月生於廣西欽州市,祖籍廣西合浦縣。
人物生涯
1969年4月於犀牛腳中學國中畢業,以知青身份到合浦縣西場公社西鎮大隊插隊務農。
1971年被選任為西鎮學校民辦教師。
1975年9月進入廣西師範大學中文系讀書。
1976年3月在校加入中國共產黨。
1978年在中文系畢業並留校任教。
1988年起在廣西教育科學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員、副研究員。
1991年起先後任廣西壯族自治區教育委員會,廣西壯族自治區語言文字工作委員會,廣西教育廳政策法規處、辦公室、師範處、政策研究室副處長、副主任、處長、主任等職。兼任雷沛鴻思想研究會副秘書長、秘書長、副會長;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督學。
2005年起受聘任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決策諮詢委員會專家組成員。長期從事教育第一線行政管理和參與教育決策工作,並積極從事社會科學領域理論研究和實踐,在本職崗位上勇於開拓,任勞任怨,成果卓著。
學術理論研究方向主要涉及古典文學、文化學、教育學、教育政策法規等領域,先後發表論文40多篇,專著及編著多本,引起學術理論界重視和好評的有:《蘇軾的政治主張及其民生觀》(《社會科學戰線》。
1980年《古典文學論叢》第一輯)、《孔子“中庸”辯證》、《方位觀念與中國文化哲學形態》(中國孔子基金會《孔子研究》,1988年第2期)。
1987年參加《中國教育大辭典·民族教育分冊》的編纂工作(全國教育科學研究“七五”規劃重點課題)。
1998年以來兼任雷沛鴻思想研究會秘書長、副會長,率先並多次在《教育史研究》、《中國教育學刊》、《學術論壇》等國核心心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是雷沛鴻研究會的創始人之一,對客觀、公正確立雷沛鴻教育思想起到了重要作用。1997年至2000年負責全國教育科學國家教委“九五”規劃重點課題《雷沛鴻與民族教育體系》個案研究,成果《雷沛鴻與民族教育體系》通過專家評審,獲得高度評價。
2000年由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出版發行(15萬字);主編《中國古典文學手冊》(40萬字,廣西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專著《方位觀念與中國文化》(25萬字,廣西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站在歷史唯物主義的高度,從自然科學實踐到社會科學的形成歷史過程,對中國文化的源與流及其影響,作了全方位、多學科的交叉研究,自成一家之說,在中國文化史上開闢一個全新的研究領域。在從事教育行政管理工作中,參與全區教育工作的決策、指導和管理,主持制訂各種重大教育政策、法規檔案,組織編纂供廣西中國小使用的《法律常識》,為《廣西教育條例》主要執筆者,該條例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法》尚未出台之前、沒有參照的背景下起草的,是新中國第一部地方綜合性教育法規,在國內教育界產生積極影響。
2005年主持廣西壯族自治區人民政府重點招標課題“廣西教育與經濟協調發展”研究,提出一系列對策和建議,為政府高層決策所採納,對廣西構建和諧社會多有貢獻。中國教育家協會《世界優秀華人教育專家名典》、《當代中國中青年學者辭典》等多種辭書及網站收錄其事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