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

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

“病態千端,候氣施治”,“藥家必審而用之”,“針家必審而用之”。 他說:“敗血積於腸胃,留於血室,血病於內者,必攻而去之,藥之所長,針不得而先之也。 敗血畜於經隧,結於諸絡,血病於外者,必刺而去之,針之所長,藥不得而先之也。

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
闡述了吳昆的針藥同理、針藥兼施、五門主治、修《金針賦》等針灸學術思想。這些針灸學術觀點促進了針灸學術的發展,對後世醫家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作者介紹

吳昆(1552~1620年),字山甫,號鶴皋山人,安徽歙縣人,明代著名醫家。吳昆出身世醫之家,師從余午亭,精審脈法,通曉針灸方藥,“所至聲名籍籍,活人無論數計”。其著作有《醫方考》、《脈語》、《素問吳注》、《針方六集》等。現主要根據《針方六集》,對吳昆的針灸學術思想作一初步探討。

針藥同理

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
針灸與藥物是中醫治療的重要手段。但由於種種原因,人們往往重方藥而輕針灸。吳昆在深入研究《內經》的基礎上,對針灸與藥物兩種療法進行比較,在《針方六集•旁通集》中系統地闡發了“針藥二途,理無二致”的觀點。

吳昆指出,藥物有氣有味,有厚有薄,有升有降;而針刺有浮有沉,有疾有徐,有動有靜,有進有退,此異途而同理。藥有入肝、入心、入脾、入肺、入腎之殊,有為木、為火、為土、為金、為水之異;而針有刺皮、刺脈、刺肉、刺筋、刺骨之殊,有取井、取滎、取輸、取經、取合之異,此異途而同理。因此,“針藥二途,理無二致”。用不同針刺手法可達到藥物陰陽升降作用的效果,取井滎輸經合,刺皮脈肉筋骨與藥物酸苦甘辛鹹分別治療五臟疾病的機理是一致的。

吳昆把針刺手法與方藥作用形象地進行了分析。他說:“動退空歇迎奪右,皆瀉也,猶方之青龍、白虎、陷胸、承氣,有瀉而無補也。推納進搓隨濟左,皆補也,猶方之益氣、養榮、八珍、十全,有補而無瀉也。”

吳昆還從審氣、保元、方藥配伍、炮炙與穴位配合、取法與刺法、用藥劑型與用針刺法、用方大小與刺穴多少等方面進行比較,說明針藥同理。用藥必須審氣,辛熱、辛溫、辛涼,氣之殊也;用針亦必須審氣,經氣、邪氣、谷氣,氣之殊也。“病態千端,候氣施治”,“藥家必審而用之”,“針家必審而用之”。“用藥以元氣為重,不可損傷”;“用針亦以元神為重,不可輕壞”。“方必君臣佐使,藥必精良炮炙”,“穴有陰陽配合,則君臣佐使也;穴得其正,則精良也;刺合於法,則炮炙也。”“藥有輕劑、重劑、平劑、調劑,因病而為之輕重也;針有巨刺、繆刺、微刺、分刺,亦因病而為之淺深也。”“藥有小方(一藥主一病)不足以去病,故立重方。重方者,二方、三方合而一之也,此猶合縱連橫,用眾之兵也。針有特刺(一穴主一病)不足以去病,故主群刺。群刺者,原、別(絡)、根、結,合而刺之也。”

雖然針藥治病同理,但是,二者各有長短。對此,吳昆也予以客觀、公正的評價。他說:“敗血積於腸胃,留於血室,血病於內者,必攻而去之,藥之所長,針不得而先之也。敗畜於經隧,結於諸絡,血病於外者,必刺而去之,針之所長,藥不得而先之也。”吳昆這種事實求是的科學態度,對於我們揚長避短,合理施用針藥,具有一定的指導作用。

針藥兼施

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
既然針灸與方藥治病機理相同,那么在臨證時,就可以根據疾病的具體情況,結合針藥之長短,當針則針,當藥則藥,當針藥配合則針藥兼施,辨證論治。吳昆還在《針方六集》卷二的《八法針方》、卷四的《揆八法》中,總結出針藥兼施的範例。

對於沖脈、足太陰脾經、陰維脈、足陽明胃經和手厥陰心包經的病症,宜刺公孫、內關二穴,使經氣通行,三焦快然,疾去內和,並可配用瀉心、涼膈、大小陷胸、調胃承氣諸方治療。

對於帶脈、足少陽膽經、陽維脈和手少陽三焦經的病症,宜刺足臨泣、外關二穴,使表里皆和,營衛流暢,並可配用三化、雙解、大小柴胡、通聖、溫膽諸方治療。

對於督脈、足太陽膀胱經、陽蹺脈和手太陽小腸經的病症,宜刺後溪、申脈二穴,使經氣通行,上下交通,並可配用麻黃、桂枝葛根、青龍諸方治療。

對於任脈、手太陰肺經、陰蹺脈和足少陰腎經的病症,宜刺列缺、照海二穴,使經氣通行,四脈通調,並可配用三黃、二母、二冬、犀薄甘桔諸方治療。

五門主治

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
在《針方六集》卷二中,吳昆根據《內經》、《難經》的五輸理論,將臟腑辨證與經絡辨證有機結合,演繹成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的五輸主病,即按五臟六腑十二經脈分別取五輸穴的五門主治說。這裡的“五門”,指十二經的井滎輸經合穴,因其流注氣血,開合如門戶而名。其具體內容如下。

假令得弦脈,病人善潔(潔癖),面青,善怒,此膽病也。若心下滿當刺足竅陰(井),身熱刺俠溪(滎),體重節痛刺足臨泣(輸),喘咳寒熱刺陽輔(經),逆氣而泄刺陽陵泉(合),又總取丘墟(原)。假令得弦脈,病人淋溲難,轉筋,四肢滿閉,臍左有動氣,此肝病也。若心下滿當刺大敦(井),身熱刺行間(滎),體重節痛刺太沖(輸),喘咳寒熱刺中封(經),逆氣而泄刺曲泉(合)。以下各臟腑經脈,首先根據脈症辨明何臟腑經脈之病,然後按《難經•六十八難》五輸主病依次取井、滎、輸、經、合五穴,陽經又總取原穴。

對五門主治的原理,吳昆還根據五行學說進行了闡發。他說:“以上五門主治,古針方也。蓋以陽井金,陰井木,所以主治心下滿者,金病則賁郁,木病則不得條達,故令心下滿也。陽滎水,陰滎火,水病則陰虧,火病則益熾,故令身熱。陽俞木,陰俞土,木主筋,筋根於節,土主肉,附於體,故令體重節痛。陽經火,陰經金,火乘於金則病喘咳,金火相戰,金勝則寒,火勝則熱,故主喘嗽寒熱。陽合土,陰合水,水敗則火失其制,而作氣逆;土敗則水失其防,而作洞泄,故主氣逆而泄。此五門主治之義也。”

修《金針賦》

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吳昆針灸學術思想探析
《金針賦》始載於徐鳳的《針灸大全》,其中提出了燒山火、透天涼、青龍擺尾、白虎搖頭等複合針刺手法,對後世影響較大。吳昆認為《金針賦》雖不失為關於針刺手法的重要文獻,但亦存在謬失之處。東垣著《內外傷辨》,救認證之謬,丹溪作《局方發揮》,救用方之失,吳氏仿之,著“修《金針賦》”,附於《針方六集•旁通集》。

對《金針賦》中補瀉之法,男女、左右、胸背、早晚不同之說,吳昆提出質疑,他說:“男女無二道,左右無二理,胸背無二因,早暮無二法。”對於“左捻氣上,右捻氣下”,吳昆亦持否定態度。他說:“不知此法施之於左乎?施之於右乎?左右胸背,男女早暮,亦復相異乎?借曰相異,則與前法亂矣!借曰無異,則與前說悖矣!”吳昆還認為,候息以通經接氣之說缺乏理論依據。他說:“蓋人稟陰陽太少之氣不等,有針方落穴,不待旋轉而氣即行,病即去也;有納針之後,百搓千捻,竭其手法,而氣方行,病方去者;有出針之後,經氣始行,病始去者。良以陰陽太少虛實不同,故令功驗亦早暮不等。”

對於《金針賦》,吳昆並非全盤否定,“修《金針賦》”的目的是對其中缺乏理論依據,與臨床實際不符之處予以修正。對全賦大多數合理的部分,吳昆予以肯定,並為之作注或批曰:“此妙。”由於吳昆等醫家對《金針賦》的修正與完善,使《金針賦》中燒山火、青龍擺尾等傳統針刺手法得以繼承並廣泛運用,而補瀉分男女、早晚、上下不同等缺乏理論依據的不合理部分得以摒棄,促進了刺法的學術發展。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