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川縣

吳川市位於廣東省西南,瀕臨南海。總面積848.5平方公里,總人口106萬人(2008年),1994年,吳川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

百科名片

吳川市位於廣東省西南,瀕臨南海。總面積848.5平方公里,總人口106萬人(2008年),1994年,吳川經國務院批准撤縣設市,吳川市轄5個街道(梅菉、博鋪、海濱、塘尾、大山江),10個鎮(蘭石鎮、覃巴鎮、吳陽鎮、黃坡鎮、振文鎮、樟鋪鎮、塘綴鎮、長岐鎮、淺水鎮、王村港鎮)。
市人民政府駐梅菉街道,郵編:524500;代碼:440883;區號:0759;
拼音:Wú chuān Shì

地理環境

吳川濱江臨海,三江過境,水系發達,日照充足,氣候宜人,資源豐富。是具有江海文化特色的安康宜居城市。

地形

全市地形南低北高,從東部和西部向南部沿海緩緩傾斜。地勢高低起伏不大,地貌以平原、台地、低丘為主。

山脈

吳川有3個小山嶺,第一個是天山嶺(又名特思山),位於吳川市西部的塘綴鎮與湛江市的龍頭鎮交界處,海撥172米,該山表土1米以下全部是花崗岩,北面陡峭,南麓坡度較緩;第二個是高山嶺(又名麗山),位於吳川市板橋鎮北部與化州市楊梅鎮交界,海拔56米,這山風景秀麗,景色迷人,吳川八景之一的“麗山樵唱”就在這裡;第三個是大座嶺,位於淺水鎮,面積約3平方公里,海拔56米。還有一個就是唐綴鎮的大坳嶺,海拔53米。除上此之外,其餘山丘均在海拔10~30米之間,坡度一般在5 ~10度。

水文

吳川市河流縱橫交錯,水系發達,水源充足。鑒江河發源於信宜縣長安塘,經本市流入南海,在本市內流域面積770平方公里,占全市的江河面積90%,15噸量船可在河上常年流行。袂花江河源出於電白,經茂名市的袂花流入本市,至梅菉流入鑒江。市內還有三丫河、板橋河、烏泥河等。此外,還有人造河流博茂河和塘尾河。

氣候

日照充足,熱量豐富。 據氣象部門統計資料(1963年~2000年)分析,多年平均日照總計為2008.2小時,日照百分率為45%;年平均溫22.8℃,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15.7℃,最熱月7月平均氣溫28℃;雨量充沛,分配不均,平均相對濕度為85%;颱風影響頻繁, 由於本地地處低緯,瀕臨南海,常受西太平洋和南海颱風襲擊,據氣象部門統計資料分析,本地平均每年受3、4個颱風影響,影響時間從5月到11月,以7、8、9三個月為最。

農業經濟發展情況

吳川農業和農村工作以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總攬全局,依靠科技進步,進一步調整和最佳化農業生產結構,實現了經濟持續增長,農民增收、農村文明、社會穩定的目標。2008年全市農業總產值27.99億元(當年價),同比增5.25%,其中種植業產值8.48億元。農民人均純收入5400元,
農業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新進展。在確保基本農田面積和穩定糧食生產能力前提下,重點發展南亞熱帶的優質水果、蔬菜、花卉等園藝作物,冬種超甜玉米、特色蔬菜是我市農業的兩大亮點。
農村經濟結構更趨合理。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區域優勢產品和主導產業。如長岐、振文、樟鋪的超甜玉米及蔬菜,黃坡、吳陽、振文的優質稻、番茄及南亞熱帶園藝業,博鋪、吳陽、塘綴的優質香蕉,覃巴、淺水、塘綴的荔枝、龍眼、王村港的葵葉等。
吳川一直高度重視保護和提高糧食生產能力,從戰略高度解決糧食問題,確保糧食安全,積極貫徹落實種糧補貼等各項支農惠農政策,有效地調動農民的種糧積極性,2008年年糧食種植面積46.6萬畝,總產量20.97萬噸。生是吳川的傳統經濟作物,是廣東省花生高產優質產區之一,常年種植面積10萬畝左右,產量2萬噸。吳川盛產熱帶亞熱帶水果,有100多個品種,除柑桔橙、香蕉、鳳梨、荔枝被譽為“嶺南佳果”外,還盛產具地方風味的水果如龍眼、芒果、楊桃、柚子等。2008年全市水果種植面積5.7萬畝,總產6.4萬噸,其中:柑、桔、橙產量0.02噸;香蕉產量5.9萬噸;龍眼產量0.14萬噸;荔枝產量0.1萬噸;芒果產量0.04萬噸。
近年來,我市積極引進、推廣良種,使全市蔬菜良種覆蓋率達到80%以上。2008年全市蔬菜總播種面積7.6萬畝,總產量達7.7萬噸,近年來大力推廣塑膠大棚、無公害蔬菜生產有進一步發展,同時還先後從國內外引進和推廣了一批優質高檔良種,如日本板栗南瓜、荷蘭黃瓜、番茄等品種,產品遠銷國內外,深受消費者歡迎。
在新一輪農業戰略性結構調整中花卉業呈現出迅速發展的勢頭,成為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的一個新亮點。
吳川的土地、氣候資源非常適宜花卉生產,是花卉生產生長周期最短、回報最快的生產區域。近年來,花卉業生產方興未艾,一批花卉種植基地正在形成。
長期以來,我市積極實施外向農業生產戰略,採取應對措施,培育優勢產業和產業帶,大力發展我市參與國內、國際農產品市場競爭的優勢產品,積極鼓勵無公害食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園藝產品,提高我市農產品的國際競爭力和出口創匯能力,農產品出口形勢良好。

工業

1—9月,我市規模以上工業運行情況良好。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實現總產值為31.96億元,同比增長20.3%,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為8.35億元,同比增長13.4 %。分別比湛江市總產值增2.1%和增加值增8.8%高出18.2個和11.3個百分點。全社會用電量為48540萬千瓦時,同比增長7.25%,其中工業用電量22997萬千瓦時,同比增4.99%。全市七家超億元企業完成工業產值18.09億元,同比增長3.69%。各產業的增幅是:塑膠鞋增長33.52%,輕工機械增長15.99%,農(海)產品加工增長26.77%,酒類增長31.50%,針織業增長28.13%,家電業增長4.25%,網具增長29.51%,再生資源回收加工增長6.31%,羽絨業增長0.14%,其他產業增長23.68%.
2009年我市完成工業總產值111億元,增長12.1%,工業經濟實現逆勢增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新上20家,達到104家,完成總產值51億元,增長20.9%;實現利稅1.97億元,增長16.6%,其中實現利潤1.46億元,增長21.7%。企業效益明顯提升,規模以上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為222.5%,居湛江五縣(市)首位。
此外,我市主要行業都有不同程度的增長:塑膠鞋行業積極實施聯盟標準,大力開拓市場,產品出口在各行業中一枝獨秀,行業總產值增幅達33.52%;羽絨行業扭轉被動局面,行業總產值增長9.4%,並順利通過“中國羽絨之鄉”複評;酒類增長31.5%,針織業增長28.13%,農海產品加工增長26.77%,輕工機械增長15.99%。全市新上工業項目18個,建成投產8個,投產後可新增年產值5億元。建築業穩步發展,全年完成建安產值38億元,增長52%,創稅利3.1億元,增長16%。

歷史

1994年5月,吳川撤縣建市,吳川市治在梅菉鎮。
梅菉鎮(1996年改為街道辦事處)是吳川市(縣)的政治、經濟、文化、商業、交通中心。早在明朝已建立“梅菉”圩場集市至今已有400多年的歷史。
梅菉鎮位於鑒江之東,西北有袂花江、三丫江、梅江(小東江)三條支流從隔海——圍蘭勇匯入鑒江,全鎮總面積13平方公里。東鄰博鋪,南接大山江,西與振文隔江相望,北與長岐毗鄰,東南距南海3公里。屬亞熱帶海洋性氣候,季風明顯,冬暖夏涼,氣候溫和,陽光充足,雨量充沛,四季宜人。水路通航,上至化州、高州、茂名,下通黃坡、吳陽,從沙角漩入南海,貨物可運至湛江、海南、廣州以及港澳。本鎮之西有條“竹欄街”古有盛名,過去上游信宜、高州、化州等地山貨、竹木排筏漂流至“竹欄街”碼頭泊岸,集散堆放銷售,再用三桅帆船轉運出海外供應。陸路交通有廣(州)湛(江)國道325幹線經梅菉鎮之東縱貫而過,還有梅(菉)化(州)、梅(菉)塘(?)、梅(菉)蘭(石)等支線公路環貫全境,水陸交通方便。
梅菉,原為圩名。最初在梅菉頭集市。明天啟年間(1621~1627),(一說為明萬曆22年[1594]前)遷至龍窖(即今梅菉鎮向陽市場附近)集市,統稱為梅菉圩。據《梅菉志》(稿)載:“本梅姓、陸姓創始,故曰‘梅陸’圩。亦曰‘梅祿’、‘梅綠’、‘梅菉’。”另有傳說:此地古為江心島,在唐代已有太平、龍窖、鋪腳三圩,明嘉靖至天啟間三圩合併,知府梅良道在島內遍種梅花,將合併的三圩改為“梅祿圩”,今有梅姓食朝祿之意,後變“祿”為“菉”,沿用至今。
梅菉原跨茂名、吳川兩地。茂名縣地約占十分之六、七,吳川縣地約占十分之三、四,自蔗坡逆南而東至壙基頭止為茂名地,從水口坡以北至伏波廟前(即石橋街)以及鑒江對岸的圍蘭勇為吳川地。又載:“東自塘基頭赤水司署前,北至石橋街、漳洲街等處,南至南畔街(雞行街)魚行街界,其中錯雜者如劉家巷、打銅街為茂地互有吳地;康岐樓吳地又互有茂地。”
清乾隆元年(1736),高州府設督捕通判署於梅菉,稱為梅菉分府。
民國元年(1912),改為茂名縣第五區。
民國15年(1926),梅菉劃為獨立市,下轄康寧、義平、同德等鎮。
民國21年(1932),設梅菉市管理局,隸屬廣東省民政廳。下轄義平、太同、海瀾、德新、康寧等5個鎮。鎮下設36個保,保下設305個甲。後將5個鎮合併為2個鎮,即同德鎮、康平鎮。
民國22年(1933),廣東省南路行政綏靖公署駐梅菉。
民國36年(1947),茂名縣劃三民、覃博、梅博三個鄉和電白縣劃出王村港鄉歸梅菉市,改署梅茂縣,縣治梅菉。
1950年4月,設立高雷區梅茂縣梅菉鎮政府,全鎮管轄7個行政街和3條行政村。
1952年4月,原吳川縣與梅茂縣合併,稱吳梅縣,縣治梅菉;1953年4月,改復吳川縣,縣治仍在梅菉。
1958年9月,梅菉鎮改稱人民公社;1961年3月,梅菉人民公社劃分梅菉,大山江兩個公社。
1964年6月,梅菉公社更名為梅菉鎮,管轄梅嶺大隊、梅菉頭大隊、博鋪大隊、圍蘭勇大隊及瓦窯、躍進、向陽、東升、紅旗、新文、永紅等居委會(1973年增加紅新大隊是由於興建塘尾分洪工程時,遷安塘尾下坡等村民到魯巴山設紅新大隊,劃歸梅菉鎮管轄)。
1979年7月,劃出博鋪大隊的曾屋、楊屋、竹根頭、東嶽、水清、龍屋等以及山腳、梅菉頭大隊,成立附城公社。
1981年2月,撤銷各公社革命委員會名稱,梅菉復名鎮人民政府,同年11月,附城公社復並歸梅菉鎮。1984年12月,梅菉鎮又劃分梅菉、博鋪2個鎮。
1990年,梅菉鎮下轄14個管理區,61個村(居)民委員會,269條自然村、街道。全鎮戶數17869戶,總人數79087人,其中:男性41412人,女性37675人,總耕地面積788.8畝,其中:水田381.9畝,坡地406.9畝,魚塘1238畝。
1994年5月,吳川撤縣建市,梅菉鎮改為吳川市梅菉鎮人民政府。1996年,廣東省人民政府行文,梅菉鎮人民政府改稱梅菉街道辦事處,對外仍沿用梅菉鎮人民政府的職能和印鑑,至2002年4月,梅菉鎮人民政府正式更名掛牌為梅菉街道辦事處,對外行使街道辦事處的職能和印章。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