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詞條
-
馬家浜遺址
馬家浜遺址是一個三河交叉的平原,東西長約150米,南北寬約100米。1959年3月開始發掘。遺址文化層分為上下兩層,出土的有骨架30具,陶器以釜類為主,...
簡介 出土文物 文化之源 遺址現狀 -
馬家浜文化
馬家浜文化是中國長江下游地區的新石器時代文化。因為浙江省嘉興市南湖鄉天帶橋村馬家浜遺址而得名。主要分布在太湖地區,南達浙江的錢塘江北岸,西北到江蘇常州一...
簡介 文化特點和分期 習俗 -
馬家浜
馬家浜文化遺址,在距嘉興市區7.5公里的南湖區城南街道馬家浜村,於1959年春發現,當時由省文物管理委員會、省博物館等6個單位組成考古隊進行發掘。197...
文化遺址 餘姚河姆渡文化 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研究 最早的一批研究者 -
洋涇浜
洋涇浜,原是上海的一條河浜,位於從前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之間,後來被填成一條馬路,即今天的延安東路。所謂“洋涇浜英語”,是指那些沒有受過正規英語教育的上海...
歷史由來 使用人群 名稱發音 英語使用 學習歌訣 -
董浜鎮
董浜鎮位於江蘇省常熟市,處於蘇嘉杭高速公路、沿江高速公路、常昆高速公路和蘇通長江大橋“三路一橋”的交匯點上,是蘇南地區最大的交通樞紐所在地。董浜鎮面積 ...
建制沿革 行政區劃 人口民族 地理環境 自然資源 -
吳湖帆
[吳湖帆](1894—1968)初名翼燕,後更多萬,又名倩、倩庵,字遹駿,東莊,別署醜簃,書畫署名湖帆。江蘇蘇州人。擅長中國畫。歷任上海中國畫院畫師,上...
簡介 藝術特色 吳湖帆常用印款 收藏與來源 人物軼事 -
蘊藻浜戰鬥
蘊藻浜戰鬥發生在1937年(民國二十六年)10月,在淞滬會戰中,中國第21集團軍在淞滬地區蘊藻浜南岸抵抗日軍攻擊的防禦戰鬥。
薀藻浜戰鬥 陳頤鼎回憶 抗日戰爭年表 -
松江區新浜國小
松江區新浜國小,始建於1978年8月,占地18301平方米,建築面積6865平方米,現有學生5個年級15班級543人,總計在崗教職員工65人。
學校概況 歷史沿革 現任領導 學校地址 -
吳誌喜
7歲進顏安國小讀書,成績優良,曾獲學校銀質獎章。1924年國小畢業後考入侯紹裘創辦的松江初級中學。在侯紹裘的引導下閱讀革命書籍,開始接受革命思想。192...
生平介紹 生平事跡 -
祝場村
開河(俗稱龍船浜)西。以姓得名。5戶,27人。陳家場...東。24戶,128人。姚家兜Yaojiadou 在祝家場西南緣,姚家浜西...(今廢)。朱家場Zhujiachang 在祝家場東南0.65公里,金家浜北...
祝場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