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成就
1948年,吳再添在廈門局口街和中山路交接處的那棵大榕樹下擺了一個小吃攤,開始經營蝦麵。
上個世紀50年代初,吳再添將蝦麵攤位遷至當時號稱廈門美食街的廟仙路。
1956年,順應當時公私合營的政策,吳再添的小吃店併入了廈門飲食服務有限公司。店門口,掛起了一個紅布條,上面寫著大大的“吳再添飲食店”,自此,吳再添從個體小商販轉變為一名國有企業職工。
3年後,吳再添調到了另一家飯店,這是廈門飲食服務公司旗下的永風飯店。當時已經經營不善,吳再添到了以後,這家店便改名為“吳再添飲食店”。吳再添擔任飲食店的經理。每天,他穿著工作服在廚房裡掌勺,甚至騎上三輪車去運貨。
文革期間,“吳再添飲食店”曾被改名為“味中香”、“紅會”、“三友”等。生意不復火爆,通常每晚9時就打烊了。
1985,吳再添調到了位於大同路的大眾飯店(即“吳再添小吃店”的前身)。他的使命是拯救即將倒閉的大眾飯店。
吳再添知道要讓這樣一家店重新贏利不是件容易的事。上任後一連幾天,吳再添每天在大眾飯店周邊轉悠,考察附近情況。熟悉完店外情況後,他又在店裡一連坐了4個多月,他在觀察店內的經營情況。
經過這一百多天的留心觀察,吳再添發現飯店經營不善,主要是小吃沒有地方風味。
吳再添便把飯店重新定位為他一貫施行的大眾路線,專賣好吃又便宜的閩南風味小吃。
找對定位後,他先把店門一關,開始大動刀斧裝修店面。同時擴大品種。經過一年的醞釀,1986年8月,大眾飯店更名為吳再添小吃店,重新開張了。
逐漸地,這間店起死回生,越來越紅火,吳再添的招牌越叫越響。
1987年,填好退休表格的吳再添,又被公司留下擔任終生顧問。
2004年9月28日,吳再添正式退休。
品牌之爭
2004年9月28日,吳再添正式退休。
第二天這位76歲的老人做了一個出乎很多人意料的舉動。他在報紙上發表聲明,表示未經他本人授權,任何單位個人不得使用他的姓名作商業使用。
據了解,9月24日,吳再添遞交的辭職書上明白寫著:從今年10月1日起辭去該店終身顧問的職務。至此,本人與公司和該小吃店不再有任何關係。
顯見的,吳再添的聲明直指他服務了40多年的廈門飲食服務公司。
當時,接受媒體採訪時,吳再添的兒子吳民強表示,討這個名號不是為了經濟利益。他建議飲服公司將名號公開拍賣,拍賣所得捐給社會福利事業。
而吳再添本人也說,招牌是他40多年來的心血,不忍心被他們搞沒了。
上月底,吳再添又採取了進一步的行動。他向廈門市思明區工商局遞交申請書,請求工商局糾正“吳再添小吃店”使用其姓名作為企業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