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經歷
幼時
吳先洪,1916年出生於新縣泗店鄉邱堂村一戶貧僱農家中,祖輩以生田為生,家境貧寒。幼時失去父母,7歲就為地主放牛,一年僅有一塊錢工錢和一套舊衣服。他不堪忍受地主的欺壓,回到家中。
1928年—1936年
1928年,鄂豫邊區黨組織在泗店鄉建立了蘇維埃政府和農民赤衛隊。吳先洪參加了童子軍,擔任中隊長,為蘇維埃政府和紅軍站崗、放哨、查路條。1930年2月,吳先洪參加紅軍,在光山縣蘇維埃政府警衛團任戰士,後在紅四軍第十師二十八團任通訊員。紅四方面軍成立後,他被編入紅二十五軍七十三師二一八團通訊班任班長,後任排長、連長、政治指導員,參加了鄂豫皖蘇區一至四次反“圍剿”鬥爭。1932年秋隨部到達川陝,參加了開闢川陝根據地的一系列鬥爭,並先後任紅三十一軍教導營支部書記、九十一師二七一團營政治教導員。參加了長征。1936年,在甘肅省漳縣羊福山阻擊戰中負傷,左手致殘。
抗日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時期,吳先洪先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教導團連指導員,三八五旅十三團三營政治教導員和旅政治工作巡視組長。1938年7月,在全團時事政治學習中榮獲營以上幹部測驗一等獎。不久,在昔陽縣戰鬥中負重傷,右手致殘。翌年,在晉東南遼縣開展的軍政學習中獲全旅軍事學習一等獎,政治學習二等獎。他單獨率武工隊活動於冀西、冀南、平漢鐵路西側,完成了護送過往平漢路的幹部和運送物資的任務。參加了“百團大戰”,在戰鬥中,七六九團傷亡嚴重,在危急關頭,他收攏部隊,指揮作戰。戰後,榮記二等功。不久,調任七六九團三營教導員。1942年3月,他率部到達冀南,與日軍遭遇。他和營長指揮戰士與敵激戰,日軍施放毒氣,戰至下午,吳先洪為掩護部隊被俘,先後關押在邯鄲、石家莊等地。1943年7月,被我地下黨營救出獄,同年9月到延安入抗大學習。
解放戰爭時期
解放戰爭時期,吳先洪任晉魯豫野戰軍第三縱隊七旅二十團副團長,後任八旅二十四團團長,皖西軍區第二軍分區副司令員、第三軍分區副司令員。後調任安徽省六安軍分區司令員。他先後參加了定陶戰役、湯陰戰役、魯西南戰役、千里挺進大別山和淮海戰役。
新中國成立後
新中國成立後,吳先洪歷任中國人民解放軍第六十八師師長、炮兵第二十師師長,炮兵學院院務部部長、副教育長、炮兵科學技術研究院副院長、吉林省軍區副司令員、顧問等職。1955年9月,他被授予少將軍銜,榮獲三級八一勳章、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二級解放勳章和二級紅星功勳榮譽章。1982年,他按正軍職待遇離休。
離休幹部、吉林省軍區原顧問組組長吳先洪同志,因病於1994年8月25日在長春逝世,終年78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