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元柳

吳元柳出生於貧困農民家庭,在經歷困苦的生活後,成為新華總社中央新聞組的工作人員。他在1972年以一組《湘繡》把湖南的手工藝技術推向世界,他為我國新聞攝影事業的開拓與進步作出了卓著的貢獻。

出生於貧困農民家庭,在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國小的學業後,需徒步奔波八十里地到台州府所在地臨海就讀中學,在堅持完成一年多的學業後,終因家境貧寒而最終輟學。1951 年,由其同村的堂叔的帶領,來到了省城杭州,開始了學徒工的生涯。由於其工作的勤奮,受到了杭州市工會的讚譽,很快他成為工人階級的光榮一員,並有機會參與協調組織工人活動與集會。1952年,經黨組織考察通過,進入杭州市公安局工作,成為公安戰線的一份子,從事反敵特工作,並於三年後調入浙江省公安廳一處工作。在公安戰線工作的歲月里,他以堅強的黨性和敏捷的反應能力,始終把黨和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不顧個人安危,多次實施偵察、跟蹤和反滲透等活動,取得了一次又一次的光榮勝利。由於優異的工作表現和我國新聞事業的發展需要,他於1960年進入國家通訊社――新華社浙江分社工作,開始了其為之奮鬥終身的新聞攝影事業。新聞攝影工作是一項全新的挑戰,需要掌握嫻熟的攝影技術技巧,需要有敏銳的新聞嗅覺和較高的政治覺悟。而他在短短的幾個月時間裡,就已經把攝影理論知識和基本技能技巧學會駕輕就熟,融會貫通了。1964年,吳元柳同志被組織部門選調到新華總社中央新聞組工作,這個千載難逢的機遇,使他有機會去迎接更高的挑戰。在他的相機下,記錄有我們國家第一代領導集體核心毛澤東、周恩來、劉少奇、朱德、鄧小平、陳雲、陳毅等無產階級革命家的光輝身影;也有二十世紀的風雲人物宋慶齡、李宗仁、胡志明、溥儀、傅作義等的政治活動與生活的寫照。《巴基斯坦總統到京》、《緬甸奈溫主席來華訪問》、《陳毅副總理中外記者招待會》等照片,均入選了當時的全國影展。1966年3月9日,邢台地震發生僅僅一天,他跟隨周恩來總理前往餘震頻頻的邢台地震災區採訪報導,記錄下災區人民的困苦生活和軍民協力共同搶救生命財產的震撼場景。不久之後,歷時十年文化大革命開始了,新聞事業受到了很大的衝擊,文革期間,他輾轉來到湖南,於1972年以一組《湘繡》把湖南的手工藝技術推向世界;他深入到湘潭農村,去記錄農民民眾的艱難生活和文革對基層生活與工作的影響與衝擊。
1976年,十年浩劫結束了,他回到了夢縈環繞的故土浙江,開始迎來了其新聞事業的高峰期。1979年,反映我省農業建設的一組稿件《水龍育茶》被眾多報社採用,併入選全國影展,它反映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之後,作為農業大國的中國開始以嶄新的姿態去積極發展特色農業。1982年,《西湖之春》勾勒出了天堂杭州早春的朦朧之美,萌芽待發的青青柳條,不正象徵我們祖國已經蓄勢待發,將要迎來生機勃勃的景象!該作品是年度全國攝影大賽的金獎作品,多次赴美國、歐洲等西方國家展出,是吳元柳同志的代表性作品,顯示了高超的攝影藝術技巧,並把藝術內涵和攝影技巧結合,提煉到了一個完美的水平,成為今後年輕攝影師的一個經典教材,影響了一代攝影工作者。1984年,是他新聞工作的豐收年,在這一年裡,他來到了風景秀麗的千島湖,當時的千島湖還是一片原始的景象,沒有很多人工堆砌的東西,然而正是吳元柳同志把千島湖純真之美帶給了全世界人民,使得全世界人民多了一項寶貴的自然財富。與此同時,他也把千島湖漁民的生活呈現在世人面前,通過千島湖漁民的笑容與歡騰的魚兒,讓全世界人民了解到中國人民正行進在幸福生活的康莊大道上。同樣是在1984年,他以報導浙江小百花越劇團的《五女拜壽》為契機,通過生動的畫面和獨特的視角把我國第二大劇種――越劇呈現在港澳台同胞和世人面前,讓全世界人民了解漢文化的特殊魅力。《五女拜壽》在繼承傳統戲曲的基礎上,注入了現代藝術所推崇的詩化、象徵、變形等諸多元素,形成戲曲舞台劇中獨領風騷的演劇風格,被專家學者視作中國越劇發展史上的第二個高峰期,真正讓越劇走出了國門,走向了國際社會。在報導《五女拜壽》前,他與小百花越劇團的演員們共同生活了一個多月,了解每一個演員的角色、唱腔特點,以及現實生活中他們的性格等等。所以他的報導是全方位的,不僅僅是幾張舞台照,而是實實在在的把他們在生活與演藝中的點點滴滴細緻的勾畫出來。茅威濤、何賽飛、董柯娣、方雪雯、何英等戲曲演員,是從1984年開始走進老百姓的視野的。現在他們當中的不少演員至今仍舊活躍在演藝舞台上。大量翔實的報導也使當時剛剛成立的浙江小百花越劇團名聲大振,劇團此後曾5次赴香港演出,又先後出訪美國、新加坡、西班牙、荷蘭、法國、比利時、日本和泰國,並一次赴澳門、兩次赴台灣地區獻藝。劇團所到之處,均受到當地輿論的高度關注和廣大觀眾的熱烈歡迎。
1985年之後,他把工作的視角更多的投向了社會與生活。一大批生動的形象破繭而出,其中包括《農民企業家魯冠球――從田野走向世界》,《飛車皇后吳福妹》,《百歲姐妹》,《有色稻米開拓者――李民政》、《四胞胎》、《杭州少年軍校》等。其中最有影響力的報導是1992年的《華格納的中國之戀》。這組系列的圖文報導,講述的是一部中國版的《泰坦尼克》。華格納,來自奧地利,15歲的時候,她遇到了被派到維也納進修的中國國民黨警官杜承榮。1931年,二人在溜冰場的邂逅,拉開了這場感人肺腑的跨國戀序幕。面對重重阻力,華格納義無反顧,“我要嫁給一個中國人,我父母反對,但我要這么做”。1935年,兩人遠度重洋回到中國,於美麗的西子湖畔完婚。這一年,杜承榮為嬌妻取名華知萍,意自“萍水相逢,一見傾心,人生知己,根植中華”。此後就趕上戰爭爆發,她便再也沒能回到自己的故鄉,也沒有兌現對父母五年回國的承諾,一走一愛間整整70年。解放後,華格納全家結束了漂泊的生活,回到丈夫老家東陽一個叫做湖滄的村子落腳,直到她的離世。在這裡,華格納學會了用秸稈生火做飯,學會了用棒槌敲打洗衣,學會了養雞、養豬、養兔,學會了一個東陽婦女所要做的一切,甚至那令人難懂的東陽方言。
在中國,華格納經歷過那個最黑暗的年代:戰亂、饑荒、文革……60年的異鄉生活已使她深深紮根在了這片土地。她用一位女性最大的善良和寬容對待周遭的一切。70多歲的華格納說,她從未後悔過嫁給杜承榮,“我嫁的是他這個人,他是哪個國家的人並不重要。他是個很好的人,我們在一起很快樂。如果再讓我年輕一次,還嫁給他!”《華格納的中國之戀》報導後,奧地利政府邀請華格納回奧地利探親,面對祖國的邀請、總統的接待,她再次婉拒了回國定居的要求,因為“中國有我的家,有我丈夫的墳,孩子們在等著我,我要回去!”
這是一個純粹的女人,和大多數普通的中國女人一樣,華格納的一生平凡而又瑣碎,不同的是也許她這一輩子都在改造自己,把自己從一個異鄉人改造成一個地道的中國妻子、中國母親,雖然華格納仍然喜歡聽圓舞曲,一輩子都沒能愛上中國大米,不過她會說東陽話,養育了5個子女,並且憑藉對愛情的信仰和忠貞贏得了大家的尊敬。
為完成這組報導,吳元柳同志先後多次前往東陽,他選取了大量平凡的生活場景,包括華格納帶領子女下田野,在家做飯、織毛衣、與左鄰右舍拉家常以及在家裡聽音樂等等。他是最早最全面報導華格納事跡的記者,在這之後,電視台、電影製片廠紛至沓來,她的事跡也被拍成了電影,在我國造成了很大的影響。華格納是見證中奧兩國人民友好的民間大使,而吳元柳正是她的發現者。
1992年之後,隨著祖國經濟的飛速發展,吳元柳同志先後報導了《浙江開發水體農業》、《經濟振興、祖國昌盛》、《多彩的稻米》、《中國的環境保護》等專題,他總是能夠做到以小見大,意味深遠。他的報導猶如拂面的春風,總是讓人感到清新悠遠。
吳元柳同志還是一名嚴謹的學者。他對我國新聞界的貢獻不僅僅是他豐富的作品內容,還有他對生活深沉的思考和對專業的總結和研究。他先後撰寫了《努力把照片拍活》、《攝影記者要做有心人》、《下去多住幾天――提高圖片報導質量的必要途徑》等文章,他認為對攝影記者來說,攝影報導是形象的報導,活的形象是經常變化的,有的畫面稍縱即逝,如果不留心拍攝下來,就將成為歷史的遺憾。這就要求攝影記者具備與這一瞬間同步的反應和敏銳的新聞直覺以及純熟的抓拍技術。可以說誰抓住了最佳瞬間,誰就能獲得歷史與藝術上的永恆。對有心人來說,十步之內有芳草。他認為捕捉新聞線索,要多到基層、到民眾中去,到豐富複雜的社會生活中去。不要把自己禁錮在辦公室、城市中;要下到農村,貼近生活、走近自然。因此,記者要學會與普通民眾打交道,與他們交朋友,緊密聯繫,在平淡中發現新鮮生動的報導素材,處處做生活的有心人。他的這些主張和經驗提煉,得到了年輕人和其他大家的廣泛認同。
作為一名德高望重的新華社高級記者,浙江省新聞攝影學會的副會長,他在工作中嚴格要求自己,在生活中也提倡勤儉樸素的作風,是子女的嚴師,又是子女的慈父。他對子女,在思想上要求嚴格、在學習上要求刻苦、在生活上關心愛護,身教重於言教。他要求子女誠實守信,謙虛禮讓,通過勤勉的學習和內省,成為對社會和國家有所貢獻的人才。
吳元柳同志關心家鄉的農業建設、漁業建設、文化建設以及交通建設,不時的與縣有關方面領導交流促進家鄉建設發展的經驗。他認為三門灣擁有得天獨厚的海洋資源與漁業資源,應當抓住改革開放的契機加以開發。而當得知甬台溫高速公路開通之後,他開心不已,認為三門的經濟從此將插上騰飛的翅膀。
縱觀吳元柳同志的一生,為黨和人民的事業無私奮鬥了五十多年,為我國新聞攝影事業的開拓與進步作出了卓著的貢獻,他留給我們的是一座豐富的精神寶藏和一筆凝重的歷史財富,他的很多圖片資料都珍藏在中國歷史博物館、軍事博物館和國家檔案館,使得我們不能遍覽他的作品,但是從他一部分公開的作品中,我們還是能夠領略到作為一名著名攝影家和新聞工作者所記錄到的栩栩生動的畫面並為此而感到心潮澎湃。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