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吳岙村坐落於位於浙江省樂清市樂成鎮東南,居住著467戶人家,有1623位勤勞樸素的村民,有山地500餘畝,水田321畝,黨員35名,是個遠近聞名的小康示範村。認真貫徹上級精神,積極開展“文明百村”行動,切實做好同蕭台信用社的文明共建工作,努力建設自己花園式的新農村家園,圓滿完成每年制定的計畫。
歷史信息
古時,唐峰山建有西山書舍,前有跑馬場,培養族中子弟習文練武,足見村人對文化的重視。自南宋以來
,出過不少有名人物。據《吳氏宗譜》記載,唐乾寧年間(894-898),董昌占據越地,自稱聖人,國號大越羅平。聞吳宣義智勇雙全,擬徵召任為司馬。宣義以董昌僭位,拒不就職,攜妻葉氏和百乘、百明、百家三子由寧海縣仙岩遷來唐峰山下(即今龍頭山下),在此落戶,是為始祖。
南宋吳焱,字用晦,號霽山。宋鹹淳元年(1265)進士,任池州東流縣尉、紹興府支鹽倉管事。宋亡,棄官回籍。元至元年間(1279-1293),元統治者為造戰船遠征日本,向民間索取木材鐵器。悍吏催逼急如星火,村民苦不堪言。吳焱變賣田產替村民代輸,雖耗盡家資,亦不顧惜。此一義舉,深得村民擁戴。吳去世後,元代大書法家趙孟頫為其撰寫《霽山公墓志銘》碑。碑現存吳氏宗祠內。元代吳思明自小聰明好學,年輕時中解元,惜早夭亡。
明末清初,曾出過一灶七秀才。清代乾隆年間(1736-1795),又出了吳門三才女。才女葉素娘,臨海葉珂玉女,隨父求學。其時,珂玉設蒙館於吳岙,見弟子吳應鰲才學出眾,以女素娘許之。應鰲,字躍甫,乾隆元年(1736)歲貢,與天台齊召南齊名,曾任宣平縣儒學訓導。二人婚後,常以詩詞唱和。素娘在《納涼》詩中有浴罷風來細,香清夢亦多名句傳誦於時。素娘早卒,應鰲蒐集遺稿,以其有十分清瘦在梅花句,取名《寒香錄》。其詩詞清麗婉約,以抒情見長,曾自稱含情自妒李清照。有8首詩選入《三台詩錄》。台州名詩人侯嘉?曾讚賞道:素娘才質於古名媛中當兄事若蘭(蘇蕙),弟事淑真(朱淑真);即書法井井,亦在文待詔(文?明)、董尚書(董其昌)間。死後,齊召南為其寫傳。素娘長女蕙芳,自號回浦女史,通經史,工詩詞,善丹青,時人譽為才女。其詩選入《三台詩錄》中亦有數首。《詠雪》詩中蘆獲洲前迷宿雁,漁蓑江上失歸舟句,為後人傳誦。次女茜雲,又名學素。師從天台名畫家汪霖習畫,擅長畫老梅藤雀,有《百雀圖》傳世,被視為珍品。又工詩詞,曾以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百千停框半兩雙丈尺寸入詩,以溪西雞齊啼為韻,賦《閨怨》及《寄友人》七律詩各一首,受當時學士讚譽,人稱梅花女史。吳國琛,曾任太平軍周永广部錄寫。學識淵博,能詩善文,工書法,作品尚有流傳。
文化教育
尊師重教,是村民代代相傳的良好美德。歷史上,村民家境貧寒,就算討飯,也要讓孩子上學讀書。村中以教書為生涯的有50餘人。學生們也不負父輩期望,節衣縮食,刻苦求學。現在村內設有幼稚園、國小、國中。近幾年,考上大專院校的有20多人。其中2人考上研究生。不少人家都有2人或3人考上大學。甚至有一門父母和子女都是大學生的。
村民吳元敬,1963年浙江農學院畢業,現為高級農藝師,其妻亦大專學歷。長女、次女先後考上西北師範大學,小女兒於去年也考進了浙江冶金專科學校。元敬弟吳元儉,夫妻都於60年代畢業於浙江醫學院,原在台州衛校任教,現在村內開個體診所,其子現為浙江工學院學生,他們兄弟兩家8口人,個個都是大學生,在村中傳為美談。村民吳其林,在地質部門工作,曾出國援助,去過蘇丹、伊朗等國。他的3個兒子都先後考上大學,其中次子為研究生。村民吳其煦,一輩子沒有跳出過農門,兩個兒子都進了大學,其中一個考入清華大學。
經濟發展
農業
1949年前,吳岙土地少,農業生產落後,水稻畝產僅300斤左右。村民衣不蔽體,食不果腹,靠當腳夫挑私鹽度日。
近40年來,推廣了科學種田,產量大幅度提高。水田以種植水稻、小麥為主;山地栽種番薯、洋蔥、西瓜、茶葉等。近年又發展柑桔、水蜜桃,既增加了收入,又美化了環境。
耕地規模
全村
耕地僅有741畝,要想在人均4分地里增加收入、發家致富,談何容易!於是,在發展商品經濟大潮的推動下,一雙雙看慣黃土地綠莊稼的眼睛,開始注視起市場來了;一雙雙捏慣鋤柄的粗糙的手,開始倒騰起橡膠產品來了。短短几年時間,聯戶企業、個體企業一下子冒出了50多家,生產的幾乎是清一色的橡膠製品。同時,鄉辦企業礦山橡膠製品廠也辦在村內。吳岙成了遠近聞名的橡膠生產專業村。黨支部書記吳善榮、村委會主任吳元柳都帶頭辦廠,產值超過四五十萬元的企業有10餘家。其中規模最大、產值超過百萬元的有新新橡膠廠和永豐橡膠廠兩家。新新橡膠廠廠長吳元喬,和港商合資經營,生產汽車座墊,產品出口香港。開創了全縣個體企業搞合資經營的先例。這50多家企業,年產值1000多萬元,利潤400多萬元。隨著市場的開拓,生產的發展,在公路沿線一帶,四、五層樓的廠房1幢連著1幢,頗具現代化氣息。
發展設施
辦企業給祖輩撥弄泥土的村民帶來了很大的實惠,歷史上遺留下來的勞力過剩問題得到了解決。1幢幢三、四層帶衛生設施的住宅拔地而起;彩電、冰櫃、錄像機、機車、空調……這些高檔商品進了村民家庭。近年投資15萬元新建了三層樓國小校舍。為使學生上學免涉溪水,又投資5萬元造了語溪橋。為激勵村民富而不忘四鄰,村民共同富裕,在老人協會會長吳如陶牽頭下,在龍頭山麓向陽之坡,將霽山吳公墓修葺一新,供村民瞻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