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吞吐率是一種關於計算機或數據通信系統(如網橋、路由器、網關或廣域網連線等)數據傳輸率的測度。吞吐率通常是對一個系統和它的部件處理傳輸數據請求能力的總體評價。例如,一個伺服器的吞吐率依賴於它的處理器類型、網路接口卡的類型、數據傳輸匯流排的大小、磁碟速度、記憶體緩衝器的體積,以及軟體對這些部件進行管理的有效程度。在通信系統中,這個測度通常基於每秒能處理的數據位數或分組的數目,它依賴於網路的頻寬和交換部件(如路由器或集線器)的速度。網路上兩個端點設備間的吞吐率依賴於計算機、網路接口卡和連線它們的網路 。
套用
吞吐率作為一個重要的衡量指標,最主要套用在並行處理上,屬於系統結構中最重要的一個變數,它的定義是:單位時間的吞吐量。
吞吐率在性能測試中指單位時間內在網路上傳輸的數據量。是衡量網路性能的主要指標 。
類比說明
情景類比:前一段時間看到這樣的報導:連雲港港口2009年貨物吞吐量突破1.13億噸;上海港貨物吞吐量5.44億噸,同比下降1.0%。我認為這個吞吐量和我們無線數據業務的吞吐量有些類似,只不過港口上吞吐的是有形的貨物,無線數據業務吞吐的是無形的數據。單位時間的吞吐量就是吞吐率;只不過港口吞吐率的單位是億噸/年,無線通信領域吞吐率的單位是kbit/s。
有一次調查一個上網用戶,問:“上網速度達到多快,你就滿意了?”他說:“越快越好,越快越好。”一般情況下吞吐率對用戶感知的影響和用戶期望有很大的關係。比如他點擊完下載後忙別的事,過了很長時間,發現已經下載完,他的感覺很好;假若他啥事沒有,讓他乾等幾分鐘,那可能是很漫長的事情。
吞吐率分上行和下行。一般來說,人們下載檔案的需求要遠遠大於上傳檔案的需求。因此,一般要求下行吞吐率要大於上行吞吐率。
還有一個問題:傳送一個“Hello World”的信息,經過信源編碼、信道編碼、擴頻、加擾等過程,空中接口跑得數據量可能翻了好幾倍,那么這個吞吐率到底算哪一層的呢?究竟是套用層的速率、無線鏈路層(RLC)的速率,還是物理層的速率?一般情況下提起吞吐率的指標需要指明是哪一層的。數據業務在套用層的速率相對低一些,無線鏈路層的速率,數值上會大一些,而到了物理層,速率的數值會更大。我們通常說的PS64k、PS128k等指的是RLC層的速率 。
4G吞吐率最佳化
隨著LTE網路的牌照頒發,各大運營商正如火如荼的建設期待已久的4G網路,如何能讓新技術更好的發揮,這是我們最佳化工作需要考慮的問題,LTE網路設計峰值速率下行100Mbps,上行50Mbps,如何能真正體現LTE網路的實際速率,反應網路問題,如何做好LTE吞吐率最佳化工作顯得尤為重要,因此需要明確目的,通過分析相關數據,定位網路問題,為今後類似問題提供最佳化思路及最佳化方法 。
4G吞吐率最佳化流程如下圖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