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西,靈魂跟著腳步

向西,靈魂跟著腳步

這不僅僅是一次視覺盛宴,更是心靈的洗禮。從尼泊爾到印度,沿著幾千年來一條通往佛教聖殿的路,走過佛陀從誕生到涅槃的每一步聖跡,在回溯中穿越千年的時光,聆聽古代信徒低聲的吟喔和祈禱,貼合著他們曾觸摸過的大地或台柱的餘溫。不斷的離開,不斷的遇見,不斷的尋找,他追尋的不只是旅途的刺激,更多的,是靈魂的追問。

基本介紹

內容簡介

他是一個熱愛廣闊天地的人,一個追求信仰、追問當下的人。從尼泊爾到印度,他走過幾千年來一條通往佛教聖殿的路,他走過的不僅僅是一座座莊嚴的廟宇、一步步發人深省的聖跡,而是這些聖跡背後的人與故事,以及,他自己的思索。當他多次踏上玄奘之路,他尋求的,不僅是旅途的刺激,徒步的痛快,更多的,是靈魂的追問。或許,我們的腳步太快,讓我們緩一緩,讓靈魂跟上生命的腳步。

作者簡介

日月洲,1999年畢業於清華大學生物系,畢業後赴美國留學,繼續進修生物學。回國後,對人類學發生濃厚興趣,之後考取北京大學人類學研究生。自2007年,他首次赴印度聖地旅行,之後每年都會去印度旅行,邊旅行邊感悟,歷時數年,寫下了十幾萬字的印度聖地旅遊散文。作者除了熱愛旅行外,他的腳步亦走過很多偏遠茶山,為大家尋找純淨合道的好茶,目前往返於北京和雲南等地,為古樹茶收藏機構“茗壽堂”堂主。

專業推薦

媒體推薦

讀著這一本書,跟著作者重遊那些我亦曾一一遊歷的地方,卻發現彼此眼裡和心上的風景各異。也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凡是值得前往的地方,已經無一不被發現,我們要做的只是重新加以發現,觀見屬於自己的景致;這也是閱讀的意義:凡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已經無一不被思考,我們要做的只是重新加以思考,參見屬於自己的悟境。
——作家扎西拉姆·多多
印度,是全世界佛教徒的精神家園。遺憾的是,內地佛教徒,對朝聖印度佛陀聖地,相對感覺陌生。《向西,靈魂跟著腳步》結集了作者多年的印度朝聖經驗、心靈感受,讓讀者能從中了解佛陀聖地的殊勝之處。
——《一步一如來》作者林聰

名人推薦

讀著這一本書,跟著作者重遊那些我亦曾一一遊歷的地方,卻發現彼此眼裡和心上的風景各異。也許這就是旅行的意義:凡是值得前往的地方,已經無一不被發現,我們要做的只是重新加以發現,觀見屬於自己的景致;這也是閱讀的意義:凡是值得思考的問題,已經無一不被思考,我們要做的只是重新加以思考,參見屬於自己的悟境。
——作家 扎西拉姆·多多
印度,是全世界佛教徒的精神家園。遺憾的是,內地佛教徒,對朝聖印度佛陀聖地,相對感覺陌生。《向西,靈魂跟著腳步》結集了作者多年的印度朝聖經驗、心靈感受,讓讀者能從中了解佛陀聖地的殊勝之處。
——《一步一如來》作者 林聰

圖書目錄

自 序
序曲——加德滿都
在加德滿都醒來
自體放光——斯瓦揚布
“像”由心生——佛像的故事
喜馬拉雅的兩邊——博達大佛塔
生與死的河流——帕殊帕提神廟
第一章 太子降生——蘭毗尼園
從加德滿都到蘭毗尼
佛陀降生地蘭毗尼
周邊寺院
古佛道場
迦毗羅衛城
佛陀悟道後回國與父王相見處
拉瑪格拉瑪佛舍利塔
釋摩男的壯舉
第二章 法音宣流——舍衛國
從尼泊爾到印度
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
參訪斯里蘭卡寺院
朝禮華光寺
舍衛大城
鴦崛摩羅的悔悟
維莎卡的傳奇
世尊神變塔
鄉間風光
韓國寺院
第三章 入大涅槃——拘屍那迦
涅槃場的沉思
純陀供養處
馬塔庫佛殿
最後的說法
世尊荼毗處
雙林寺
艱難求生的孩子
第四章 廣嚴城下——吠舍離
佛陀與吠舍離
佛陀舍利塔
佛教遺址區
女眾出家
庵摩羅女
最後的告別
維摩詰長者
阿難分身舍利塔
七百結集
其他遺蹟
第五章 華城往事——巴特那
波吒厘子城遺址和故事
阿育王故事
巴特那博物館
辯才天女節
離開巴特那
第六章 靈山一會——王舍城
佛陀與王舍城
靈山一會
頻婆娑羅路和兩座塔
世尊四位大弟子修行的石窟
靈山說法台
頻婆娑羅王監獄
耆婆精舍
竹林精舍
韋波羅山
七葉窟和第一次經典結集
其他遺蹟
第七章 成等正覺——菩提迦耶
菩提迦耶印象
佛陀證道
菩提樹金剛座的歷史
遺址公園內其他聖跡
尼連禪河、苦行林和蘇迦塔村
博物館和各國寺院
第八章 初轉法輪——鹿野苑
“鹿野苑”名稱由來
初轉法輪之地
鹿野苑歷史
遺蹟公園
鹿野苑博物館
五比丘迎佛塔
摩訶菩提協會和穆拉甘陀庫提精舍
其他寺院
恆河沐浴
第九章 重回人間——僧伽施
八大聖地
兩座南傳寺院
殊勝的僧伽施
改變生命的信仰
如詩如畫的鄉間美景
第十章 智者之源——那爛陀
那爛陀印象
那爛陀歷史
恢宏大氣的建築遺址
考古博物館
尾聲 德里的遐思
後記 為什麼去朝聖?

後記

為什麼去朝聖?
為什麼去朝聖?對於有佛教信仰的人來說,答案似乎顯而易見,因為聖地就在那裡,而朝聖,據說具備很多功德。這樣簡單的評判,可能會讓我們過於執著外在的結果而忽略了它們和內心之間的關係,哪怕我們是最虔誠的朝聖者,也極有可能錯過最精彩的部分。有很多的朝聖故事中提到,朝聖者歷盡千辛萬苦去找尋神聖的所在,最終卻相逢而不相識,與朝思暮想的神聖擦肩而過,究其根由,是在那一刻沒能真正覺悟,那即是行者的內心。
從這個角度來說,佛教的朝聖具備了最大的開放性。這並不是指任何背包客、靈修愛好者、攝影發燒友和宗教學者都可以在聖地找到讓他們興奮的東西。當然他們可以,但除此之外,更為重要的是,任何人都可以藉助朝聖來了解外境與內心之間的微妙關係,這不僅是突破我們知見的局限,了解“加持”“布施”等等佛教用語真正意義的一個突破口,也更是我們主動開啟生命奧義之門的鑰匙。這條路,對任何人都是敞開的。
朝聖的歷史幾乎和佛教的歷史一樣久遠,最初的緣起乃是對佛陀的思念。當佛陀上升忉利天講法之時,舍衛國的信眾因為思念佛陀,便把菩提迦耶的菩提樹引種於祗園精舍,成為他們禮拜的神聖所在。而當佛陀入涅槃之後,他出生、證道、初轉法輪、入滅的四大聖地就吸引著來自印度各地的信眾前來朝拜。漸漸的,以上四大聖地和他所行化的另外四個代表性的地方就成為朝拜信眾最為集中的地區,這即是八大聖地的由來。而八大聖地的朝聖路線,也確實完整的展現了佛陀一生度化眾生的佛行事業,是一切佛教朝聖中,最為根本的線路。這八大聖地也明確的出現於《佛說八大靈塔名號經》之中。
對於古代的中國僧侶來說,朝聖的核心目的乃是求法,所以對於那些歷盡艱辛的前賢們來說,朝聖幾乎和求法是同義語。玄奘去印度的緣起是學習《瑜伽師地論》,而法顯和義淨心中念念不忘的則是求得完整的戒律傳承。這正是佛教歷史悠久的參學求法傳統的一部分。實際上,隨著阿育王將佛法傳布於更廣泛的地理區域,朝聖求法的範圍也逐漸擴大。中印度的僧侶也完全可能去遙遠的克什米爾或者聖城塔克西拉朝聖,因為那裡有他想要見到的善知識,給予他珍貴的佛法教授。聖者所在即為聖地,極為著名的例子即是那洛巴,他離開了佛法中心之地那爛陀寺前往東印度,在乞丐聚集的山洞裡找到了他的上師帝洛巴,無疑那個山洞對他來說即是聖地所在。直至今日。這樣的故事依舊可能發生,因為現在的印度不僅有很多漢傳、南傳、藏傳的善知識住錫,同時也有來自世界各地高僧大德前來朝聖,你所需要的只是真誠心和因緣罷了。
隨著密宗的興起,一些事相本身被賦予了特別的意義,或者準確的說,很多行為本身成為了修法的方便,朝聖也是其中之一。東印度的賤民尤吉巴遵照上師沙瓦力巴的教誨,通過去二十四聖地朝聖而淨除了一切染污,成就了大手印的悉地。事部瑜伽的方法亦能達致無上密續的果地,這亦是朝聖的密意所在。而恰恰密意是最容易讓人誤解之處,那洛巴便批評那些執迷於外在形式的朝聖者“那些頭腦簡單的傻瓜,從一個聖地漂流到另一個聖地。”因為他們並不能認知到:二十四聖地亦即對應於人身體的二十四脈輪點。
對朝聖的形式化誤解絲毫不能減損朝聖的魅力,即使是最反對形式的禪宗祖師,也往往樂於此道。“念佛一聲,漱口三日”的趙州禪師一生九上五台山,這讓我們深刻的意識到,正如他並非反對念佛一樣,他也並非執迷於朝聖的形式。實際上趙州禪師並非孤例,禪宗祖師朝聖五台的現象十分普遍,“見文殊未?”是一個十分重要的話題,即使有了透達的體悟,也需要到聖地得到本尊的印契,這便是朝聖的又一層涵義。
晚近朝拜五台最為著名的例子是民國年間的虛雲老和尚,他最初的發心並未有修法上的考慮,乃是藉助從普陀山三步一拜前往五台這樣艱辛的作為來表達對父母的感恩。他的真誠感召了奇特的經歷,在他的傳記中詳細的介紹。這裡不再敷述。實際上虛雲老和尚一生百城雲水、萬里煙霞的經歷也是一個朝聖者最好的寫照。而當我們回顧近代漢傳佛教的歷史之時,才能體會到他朝聖的另外一層深意,聖地是開啟緣起的殊勝之地。從他由迦葉尊者入定之地雞足山開始恢復道場,朝禮印度、東南亞,恢復南華寺等重要祖庭,最終歸於雲居山的一生足跡,我們可以體味些許端倪。
回到最開始的話題,即使我們全然不了解剛才這些佛法上的內涵,也並不影響我們成為一個很好的朝聖者,這正是佛法不可思議之處。我很欣賞那些背上乾糧就從家鄉一路磕長頭去拉薩朝聖的藏民,他們可能對佛法知之甚少。但是他們都有一個真誠的願望,這就很美好,比那些挑戰身體極限的運動美好的多,因為沒有排名、獎金和贊助商,有的只是一路風塵,一顆真心。朝聖不就是如此簡單嗎?
如果說我們尚不能甘心於簡單的樂趣,這本書就顯現了它的價值。因為印度的佛教聖地都是遺址,有的甚至面目模糊,如果沒有相關的背景知識,我們即使想憑闌懷古,亦會不知所由。更為重要的是,如果我們想真正解決內心深處的問題,我們需要建立一個話題,即使一開始,這個話題看似和你所處的困境毫不相關,但籍由這個話題,你會慢慢找到你自己的解決之道。就像我常常會跟別人說,嗨,佛法可不是安慰你的心靈雞湯,他不會一下子給你一個你想要的答案,因為那沒有任何意義,當有一天你覺得那根本不是問題,這才是解決之道。
這本書提供了印度八大佛教聖地的佛教故事和歷史文化知識,來豐富您的朝聖之旅。而且所有的歷史故事都有其經典和文獻的出處,並非筆者隨意的抒發感情,如同沒有加入添加劑的食物,可以放心食用。同時也附上去印度朝聖可能需要了解的一些相關信息,以備所需。

序言

自序
西行求法的故事離我們很近又很遠。很近是因為,先賢們留下的傳奇已經和我們民族的文化和歷史密不可分,無論是否認同他們的信仰,他們的壯舉總是令人讚嘆的。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砂河遮日力疲彈。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這是義淨三藏留下的詩篇,每次看的時候,眼前浮現的總是默默無聲在雪山和荒漠間跋涉的身影,想到的是“上無飛鳥下無走獸”,“唯以死人枯骨為幖幟”的艱辛旅程。
不過他們的心路似乎離我們太遠了。媒體上時有各類重走西行路的報導,但是在工具理性的視角下,這個過程被描述成裝備簡陋的探險之旅,而其文化背景則被整合到一種注意力經濟的商業運作之中;即使有些學者進行了比較深入的探討,也是來自一種西方人文地理式的關懷。我當然無意對這些行為做什麼評判,但這一切和求法朝聖者心中的信念與夢想是多么不搭界啊,實際上以上任何一種理解都根本不可能觸發任何一次西行,他們不想在身體方面挑戰自我,也不想做科學考察,他們心中念念不忘的關鍵字是聖地、戒律和佛教經論。
我其實很嚮往走近那些用時光和信仰編織的旅程,只是多年來對這個時代的了解,讓我對這種可能性存有很大的疑慮,所以這次的印度之行開始之前,我也是頗為猶豫的。幸運的是在法師的鼓勵下,我最終得以成行。在追隨佛陀足跡的同時,我封閉的心也漸漸打開。和各國佛子的交流讓我漸漸的放鬆下來,歷史與現實引發的感動也讓心變得柔軟,我漸漸發現法顯、玄奘、義淨這些偉大的名字其實離我們並不遙遠,只要我們有真誠、尊重和信任,我們依然可以和他們對話,那些美麗的佛傳故事就是交流的時空。而當我了解到上個世紀早些時候的戰亂年代裡,那些中國法師來到萬里之遙的印度朝聖求法、艱苦建寺的故事時,我更明白這個充滿幸福感的嚮往的源流其實從未中斷,一直存留在每一個想用腳步丈量聖地有多遠的人心中。
這本書的寫作也就是這些感動的延續,佛教的智慧告訴我們如何突破生活中和頭腦里的窠臼和樊籬,而伴隨著精彩故事的朝聖之旅則讓這一過程變得輕鬆美妙,希望這本小書不僅僅能讓人了解聖地現在看起來是什麼樣子,更能穿越時空去體味生命的豐富與信仰的可貴。既然這本書的完成是以上這些緣起的結果,最後就讓我依佛教的傳統來以這本書做一個供養和回向吧。
首先把這部書獻給慈悲偉大的佛陀。雖然和龍樹菩薩、馬鳴菩薩那些光輝燦爛的文字相比,我的讚美與思索是如此的微不足道,可是既然佛陀在世時對任何虔誠的供養都一視同仁,我也不必因自卑而錯過這個機會。無論是朝聖者還是旅行者,因為佛陀曾經示現的生命歷程而來到這些佛教勝跡,無論感懷歷史、瞻禮聖跡、或者傾訴自己的願望,他們都得到了他們生活中的珍寶:智慧、慈愛和恭敬。縱然那些勝跡歷盡滄桑,已不再有昔日的輝煌,可是佛陀慈悲的光芒仍然照射著這個世間,為每個真誠的祈禱者開啟內心的寶藏。願這本小書能折射出些許的光彩,成為大家進一步了解佛法的緣起。
我也願意把它獻給那些西行求法朝聖的歷代前賢,雖然時隔千載,我們可以很方便的來到這些勝跡,可是我深知,如果沒有心靈深處的萬水千山,我們面對勝跡也只能是如盲對暗,匆匆空過。歷代先賢所傳承的信心與願望是每一個後來者心中的珍寶和無盡的力量源泉。而我願將本書這微小的水滴,投入到這清淨傳承的洪流之中,如果說本書還有些許動人之處的話,實非我力所致,只是這傳承力量的顯現。
我要特別的把這本書獻給我尊貴的佛法教授師。從生命質變的角度來看,上師的恩德是根本無法用言語描述的,無論這次的旅行還是書稿的完成不過只是驗證了藏傳佛教一個古老的說法,一切悉地從上師處來。
最後獻給我的父母和所有支持鼓勵我完成這次朝聖之旅的朋友,我帶去了你們的每一個祝福,為你們真誠的祈願,我相信在佛陀的加被下,一切清淨美好的願望必將實現,如悉達多太子之名——一切義成。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