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貢獻
論著
《中華傳統道德格言》,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參編。
《<白虎通義>思想的歷史研究》,人民出版社,2007年3月。
《導遊基礎知識》,旅遊教育出版社,2013年3月,副主編。
著作:《白虎通義》思想的歷史研究
本書的政治文化色彩是相當濃厚的,作者在書中沒有沿循以往政治哲學分析或政治神學分析的單一思路考察該書的文化價值,而是重點揭示了其中體現的儒學學者的政治理想。作者將儒家政治思想的有機整體概括為“正名”、“制禮”和“教化”三個步驟和組成部分,並按照這一邏輯順序,從“撥亂反正”、“制禮作樂”和“禮樂教化”三個方面對《白虎通義》的政治思想體系做了深入全面的分析,有助於讀者增強對本書的立體認識。
論文
向晉衛. “皇帝王霸”觀與戰國秦漢的歷史演進[J]. 社會科學戰線. 2016(12)
向晉衛(第一作者). “撥亂反正”與漢代政治文化[J]. 山西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6(01)
向晉衛(第一作者). 劉宋青齊士族的土民化進程[J]. 理論界. 2016(04)
向晉衛(第一作者). 秦漢時期的后土崇拜——兼論汾陰后土祠的建置背景[J]. 南都學壇. 2015(01)
向晉衛(第一作者) “則天稽古”與漢新禪代[J]. 理論界. 2015(07)
《 文質之爭與漢魏社會轉型》[J]. 蘭州學刊. 2013(01)
《“道”“術”離合與先秦兩漢學術思想》,《求索》,2013年第1期,第97-100頁。
《中庸理念與兩漢社會》,《南都學壇》,2012年第5期,第14-17頁。
《漢代禮制與公私秩序的構建》,《蘭州學刊》,2011年第11期,第144-147頁。
《兩漢時期道家思想的社會化》,《學術論壇》,2009年第10期。
《略論漢代“三統說”理論的政治文化意蘊》,《天津社會科學》,2009年第2期,第142-145頁。
《兩漢時期的禮樂教化觀》,《雲南社會科學》,2009年第1期,第136-140頁。
《兩漢時期的天人關係》,《南都學壇》,2009年第3期,第6-9頁。
《兩漢時期的制禮運動》,《雲南社會科學》,2006年第3期,第102-105頁。
《再論東漢時期的名教》,《社會科學輯刊》,2006年第5期,第136-140頁。
《宗廟禮制與漢代政治》,《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第136-139頁。
《漢代社會對君權的制約機制》,《雲南社會科學》,2004年第2期,第92-96頁。
《<白虎通義>中的道德意識》,《南都學壇》,2004年第6期,第21-25頁。
《<白虎通義>中的君臣之禮》,《蘭州學刊》,2004年第6期,第299-302頁。
《<白虎通義>與漢代經學》,《山東社會科學》,2004年增刊,第9-13頁。
《司馬遷精神與當代知識分子》,《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02年第4期,第13-16頁。
《論漢代的讖緯之學》,《廣西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第65-68頁。
《人本與民本——兩漢儒家政治思想的中心》,《雲南社會科學》,2002年第5期,第79-82頁。
《東漢末年的求真思潮》,《南都學壇》,2002年第4期,第1-4頁,《人大複印資料》(先秦秦漢史)2002年第6期全文轉載。
《政治哲學研討暨<中國傳統政治哲學>出版座談會召開》,《哲學動態》,2001第12期。
《以德治國與兩漢社會》,《西安建築科技大學學報》,2000年,第2期。
《漢文帝的歷史地位——讀<孝文本紀>》,《司馬遷與<史記>論集》(第四輯),陝西人民出版社,2000年11月。
項目
1、山西省哲學社會科學“十一五”規劃2010年度課題——山西區域文化格局的形成研究:以秦漢時期山西郡治的設定為中心。
2、2012年度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青年基金項目:秦漢時期“受命改制”思想研究。
3、2014年度國家社會科學基金資助項目:政治神話與秦漢學術思想研究
獲獎記錄
1.向晉衛 《白虎通義》思想的歷史研究【晉社科獎證字第06062號】,山西省第六次社科優秀成果,等級:二,2010-1
2.向晉衛 《白虎通義》思想的歷史研究,2007年度百部(篇)工程獎,等級:一,20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