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歌原文
向日葵
金黃的、莊嚴的向日葵,
把花朵朝著太陽開放。
----
太陽把多光的羽箭,投射到
她明靜而柔美的花冠。
----
她有戰士的崇高品德,
她嘲笑睡倒在黑暗中的小草。
----
夜裡,風雨打落她的花瓣,
早晨,她依然朝著太陽。
創作背景
這首詩寫於1943年。當時抗日戰爭正處在最艱苦、最激烈的階段。有些人精神崩漬了,消沉下去,以至被黑暗吞噬;然而,真正的戰士卻敢於衝破黑暗的牢籠,嚮往光明的新中國,為中華民族的自由解放拋灑熱血。這首詩即作者為了歌唱與向日葵有相似特點的民族保衛者、光明追求者而作。
文學賞析
這是一首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之作。在詩中,作者通過對向日葵的謳歌抒發了自己與之相應的情感,同時,又賦予向日葵戰士般的崇高品德,從而擴展了作品的容量,也顯得含蓄深刻。
全詩共四節,每節兩行。前兩節描寫向日葵的特性,她顏色金黃,神態莊嚴,每天都追隨著太陽;太陽也把光線“投射到她明靜而柔美的花冠”上,給她以生命的恩澤,給她以溫暖的愛撫。這裡暗示了一個道理:只有嚮往光明,才是生命的坦途。詩的第三節為全詩的主旨,詩人把向日葵與戰士相比,由此引出戰士的性格,寄託自己的情懷。在這裡,詩中的“太陽”已完全變成了光明的化身,變成了人心所向的事物的代名詞。“她嘲笑睡倒在黑暗中的小草”一行具有彈性,蘊含“雙層意”:一方面,它是向日葵的個性的流露;另一方面,它又表現了戰士的堅強個性。1943年,當時正是抗日戰爭最艱苦、最激烈的時候,然而,真正的戰士卻敢於衝破黑暗的牢籠,嚮往光明的新中國,為中華民族的自由解放拋灑熱血。詩人所歌唱的就是這種與向日葵有相似特點的民族保衛者,光明追求者。第四節仍然是表現向日葵的性格,同時暗含戰士們與之相似的個性。不少抗日戰士,曾在黑暗中遭受曲折與苦難,但是,他們的追求一如既往,毫無畏懼,黎明到來之際,“依然朝著太陽”。表現出戰士對國家、對民族忠貞不渝的精神風貌。
這首詩突出的特點是用向日葵來暗示戰士的性格。明里不脫離物象,暗裡卻處處與戰士的性格扣合。因而使作品較有情味,既可得之於象內,又可求之於象外。
名家點評
詩歌評論家蔣登科:詩人用向日葵來暗示戰士的性格,以情動人,含蓄深刻。他不單純地把詩作為宣傳的工具,而是用詩的方式歌唱生活,為光榮的中華兒女樹碑立傳。詩人遵循了詩歌藝術所特有的規律,具有較高的詩的自覺性。(《新詩鑑賞辭典》)
內蒙古民族大學文學院副教授王金雙、楊泉良:詩人以“向日葵”來暗示戰士的性格,以情為主,含蓄深刻。他不單純地把詩作為宣傳的工具,而是自覺遵循藝術規律,用詩的方式歌唱生活,為光榮的中華兒女譜寫頌歌,真正達到了思想內容與藝術形式完美、和諧的統一。(《現代名家四季詩歌》)
湖北省雜文協會會員陳中復:不足百字,然而意蘊豐厚,時代氣息濃厚,給人以豐富的聯想與啟迪。值得稱道的是,詩人緊緊抓住向日葵“向陽”的特點,運用轉換聯想法賦予它戰士的崇高品質。這樣寫,使向日葵形象生動,極具感召力。又靈活運用對比聯想法,將向日葵與“睡在黑暗中的花草”作了鮮明對比,寫了她對它們的態度——嘲笑。又以她受了各種打擊摧殘之後,仍然矢志不移的表現(夜裡,風雨打落她的瓣,早晨,她依然朝著太陽)等方方面面,來表現向日葵的崇高品質。(《作文能力大講練國中聯想想像能力》)
作者簡介
王亞平(1905年~1983年),原名王福全,號減之,河北威縣人。曾就學於邢台河北省立第四師範學校。1932年參加中國詩歌會。1934年到青島籌稿《詩歌新輯》、《現代詩歌》。1935年創辦《詩歌季刊》。1936年到日本留學,1937年回國後,創辦《高射炮》。建國後曾任中共北京市委宣傳部文化處處長、北京市文聯秘書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