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語解釋
名:名分,名義;順:合理、順當。原指名分正當,說話合理。後多指做某事名義正當,道理也說得通。
出處與詳解
1、謂名分或名義正當,說起話來便順理,道理也講得通。
①宋 蘇軾《太常少卿趙瞻可戶部侍郎制》:“先王之論理財也,必繼之以正辭,名正而言順,則財可得而理,民可得而正。”
②明 郎瑛《七修類稿·辯證八·老杜許蜀不真》:“ 杜工部 甫《詠懷》古詩云:‘ 蜀 主窺 吳 幸 三峽 ……’愚意欲以‘漢’字易‘蜀’,以‘帝’易‘主’,以‘征’易‘窺’,庶乎名正言順。”
③明 羅貫中《三國演義》第二十二回:“郭圖進曰:‘以明公大義伐操,必須數操之惡,馳檄各郡,聲罪致討,然後名正言順。’”
④《西湖佳話·錢塘霸跡》:“朝廷命下,則將軍名正言順矣。”
2、泛指做事理由正當而充分。
①元 鄭光祖《倩女離魂》第二折:“待小生得官回來,諧兩姓之好,卻不名正言順?”
②《紅樓夢》第四八回:“他既說的名正言順,媽媽就打量著丟了一千、八百銀子,竟交與他試一試。”
③茅盾《第一階段的故事·兩條戰線的鬥爭》:“如今回去乾救亡工作,該是如何名正言順呀!”參見“ 名不正,言不順 ”。
成語典故
【出處】: 《論語·子路》:子路曰:“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①先?”子曰:“必也正名乎!”子路曰:“有是哉,子之迂也!奚其正?”子曰:“野哉,由也!君子於其所不知,蓋闕如也。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②,則民無所措手足。故君子名之必可言也,言之必可行也。君子於其言,無所苟而已矣。”
【注釋】
①奚:何,疑問詞。②中(zhong):得當。
【譯文】
子路說:“如果衛君等待老師您來治理國政、您將先做什麼呢?”孔子說“那一定是先正名分吧!”子路說“老師的迂腐竟然到了這種程度!那名分有什麼可正的?”孔子說“好粗野啊!子由!君子對於他不了解的事情,就不應該發表意見。名分不正,說話就不順當;說話不順當,事情就辦不成;事情辦不成,禮樂制度就不能夠興起;禮樂制度不能夠興起,刑罰就不能夠得當;刑罰不得當,老百姓就無所適從。所以。君子有一個名分就一定要說出和它相應的話來。說出話來就一定要實行。君子對於自己說出來的話是一點也不馬虎的!
詞語辨析
【舉例造句】: 待小生得官回來,諧兩姓之好,卻不名正言順。 ★元·鄭德輝《倩女離魂》第二折�
【拼音代碼】: mzys
【近義詞】:理直氣壯
【反義詞】:理屈詞窮
【燈謎】:
春秋時期,子路問孔子:“衛君想請你幫他理政,您將先做什麼?”孔子說:“先正名分。”子路說:“老師,您太迂腐了,名分有什麼好正的?”孔子說:“你真魯莽.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教化不興,教化不興則刑罰不當,刑罰不當則老百姓不知所措。所以要先正名”。
後以“名正言順”謂做事理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