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年代】盛唐
【作者】李白
【體裁】雜言詩
【出處】《全唐詩》
作品原文
同族弟金城尉叔卿燭照山水壁畫歌⑴
高堂粉壁圖蓬瀛⑵,燭前一見滄洲清⑶。
洪波洶湧山崢嶸,皎若丹丘隔海望赤城⑷。
光中乍喜嵐氣滅⑸,謂逢山陰晴後雪⑹。
回溪碧流寂無喧⑺,又如秦人月下窺花源⑻。
瞭然不覺清心魂⑼,只將疊嶂鳴秋猿⑽。
與君對此歡未歇,放歌行吟達明發⑾。
卻顧海客揚雲帆,便欲因之向溟渤⑿。
作品注釋
⑴金城:據王琦注,唐代名金城者凡四處:一在今陝西興平市,一在今陝西延安市,兩處在今甘肅蘭州附近。此金城不確定在何處。尉:指縣尉,官名。秦漢時縣長、縣令下置尉,管治安。歷代因之。
⑵蓬瀛:海上仙山名。
⑶滄洲:濱水的地方。
⑷“皎若”句:言壁畫中山巒歷歷在目,好像隔著海站在神仙所處的丹丘望遙望赤城山一樣。皎,清楚。丹丘,亦作丹邱,神仙所居之處。《楚辭·遠遊》:仍羽人于丹丘。王逸註:丹丘,晝夜常明也。赤城,山名。王琦註:《天台山志》:赤城山,天台山之一小山也。
⑸嵐氣:山中霧氣。
⑹山陰:指山陰道上,此處風景極佳。《世說新語·言語》:王子敬云:“從山陰道上行,山川自相映發,使人迎接不暇。”山陰,即今浙江紹興。
⑺回溪:言畫中迴旋的溪流寂然無聲。
⑻“又如”句:言畫中景物幽靜得就像月下的桃花源。因桃花源據說是秦人為避亂來到這裡的,故曰“秦人月下窺花源”。
⑼“瞭然”句:謂在賞壁畫過程中,在完全不知不覺中心神清爽了。
⑽“只將”句:意謂只把壁畫中的層巒疊嶂當作真山,似乎聽到了秋猿的啼聲。⑾明發:黎明;平明。《詩經·小雅·小宛》:明發不寐,有懷二人。朱熹傳:明發,謂將旦而光明開發也。
⑿“卻顧”二句:謂再看壁畫中海客揚帆航行,由此也引起詩人嚮往大海的感情。卻顧,再看。卻,副詞,再。溟渤,溟海和渤海,泛指大海。
作品簡析
此詩是寫詩人欣賞壁畫的過程與感受。全詩可分為兩段。“窺花源”以上十句寫觀壁畫。首二句點題,寫晚上秉燭觀看壁畫,壁畫中畫的是山水。第三句概括山水特徵:水,洪波洶湧;山,高峻崢嶸。第四句寫詩人對壁畫的總體印象:就像處在仙境裡隔海遙望赤城山一樣。“光中”四句寫壁畫的清晰、寂靜。五六句說山水間沒有霧氣,景物清晰得就像山陰道上雪後初晴那樣美。七八句說壁畫中雖然流水迴旋,可是聽不到絲毫的湍流聲,幽靜得就像避亂之秦人處在桃花源一樣令人安詳。桃花源本來幽靜,月下桃花源則更為安靜。“瞭然”至篇末寫詩人觀畫後的感受。感受之一,心神清淨。靜極生動,反而覺得在壁畫的層巒疊嶂中有秋猿哀鳴。感受之二,歡。因歡而放歌行吟,直至翌日清晨。感受之三,第二天清晨再觀畫,看到了海客揚帆,詩人於是產生了壯闊的胸懷:直掛雲帆濟滄海。
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字太白,號青蓮居士。自稱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靜寧西南),隋末其先人流寓西域碎葉(唐時屬安西都護府,在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克馬克附近)。幼時隨父遷居綿州昌隆(今四川江油)青蓮鄉。少年即顯露才華,吟詩作賦,博學廣覽,並好行俠。從25歲起離川,長期在各地漫遊,對社會生活多所體驗。公元742年(天寶元年)被召至長安,供奉翰林。文章風采,名動一時,頗為唐玄宗所賞識,但在政治上不受重視,又遭權貴讒毀,僅一年余即離開長安。公元744年(天寶三載),在洛陽與杜甫結交。安史之亂爆發後,他懷著平亂的志願,於公元756年參加了永王李璘的幕府。因受永王爭奪帝位失敗牽累,流放夜郎(今貴州境內),中途遇赦東還。晚年漂泊東南一帶,卒於當塗(今屬安徽)。其詩以抒情為主,表現出蔑視權貴的傲岸精神,對人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於描繪自然景色,表達對祖國山河的熱愛。詩風雄奇豪放,想像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善於從民間文藝和神話傳說中吸取營養和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瑋絢爛的色彩。李白是屈原之後最具個性特色、最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達到盛唐詩歌藝術的巔峰。有“詩仙”之美譽,與杜甫並稱“李杜”。存世詩文千餘篇,有《李太白集》30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