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仁堂:傳承與發展

同仁堂:傳承與發展

從創立之初的千古承諾,到“供奉御藥”的吉凶莫測; 從再造中興的艱難曲折,到強虜入侵的國恨家仇; 從解放以後的“鳳凰涅槃|,到銳意改革的創新之路。 同仁堂,一個飽經滄桑的民族品牌歷久彌堅,成為質量與信譽的象徵

基本信息

作者: 邊東子

出版社: 東方出版社

出版年: 2014-6

定價: 48.00元

裝幀: 平裝

目錄

引言
第一章繼往開來(1992年至1995年)
百草香飄天地,藥德譽滿乾坤—簡述同仁堂史
老梅欲開三度,新花共生一枝—同仁堂集團成立
第二章先發展後規範(1995年至2001年)
一、兩肩擔重任、三招破危局—同仁堂新一屆領導班子成立
二、敢為人先闖股市,不懼風險破禁區—股改上市
三、抓住機遇不放,藉助好風遠航—同仁堂的發展觀之一“抓住機遇”(2)
四、登險峰入深海膽識為要、先發展後規範實踐第一——正確處理髮展
五、三三見“久”一一歸位——給“諸神”定位
六、各有其位,各司其職—同仁堂發展觀之二“定位論”(3)
第三章邊規範邊發展(2001年-2010年)
一、變草木為神仙,化冥頑成靈秀——集團母體脫困
二、一足不可鼎立,“三化”才好發展—同仁堂的發展觀之三“專業化,規模化,集團化”
三、落實“三項承諾”堅持“四個善待”—同仁堂以人為本的理念
四、養生濟人,仁心為上—同仁堂的發展觀之四“仁愛文化”(又稱“仁德文化”)
五、定位健康產業,兼治已病未病——同仁堂從戰略高度謀發展
六、定位須精準,術業有專攻——同仁堂發展觀之五“發展的定位論”
七、新工程高屋建瓴,老字號更上層天——1032工程
八、相倚為強成大業,各有所長共發展——同仁堂發展觀之六“板塊的互動”
九、它山之石可以攻玉,身邊佳木亦是良材—同仁堂的人才使用和培養
十、靈芝仙草好找,良匠名師難得—同仁堂發展觀之七“人才觀”
十一、打鐵先要本身硬,領軍必須將帥強—加強領導機構的建設
十二、獨木難撐大廈,眾志可以成城—同仁堂發展觀之八“團隊建設”7
十三、讓同仁堂名揚海外,將中醫藥推向世界—同仁堂向海外發展
十四、從容應對施妙手,內外兼修解困局—同仁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
十五、品牌如命,堂譽為天—同仁堂的品牌文化
十六、不謀萬世者不足謀一時;不謀做長者不足謀做大—同仁堂和科學發展觀
十七、彩鳳高飛憑雙翼,企業發展靠兩輪——同仁堂的企業文化
十八、底蘊深厚傳世久,新葩競放流韻長—同仁堂發展觀之九“文化傳承基因”
第四章先規範後發展(2011年到2012年)
一、科學發展繪宏圖,創新突破定規劃—同仁堂新的跨越發展
二、發展須分階段堅持實踐第一—同仁堂的發展觀之十“發展的階段論”
三、完善法人治理整合不同專業,創新體制建設兼顧民主集中——同仁堂的委員會制管理
四、回眸二十載有奉獻更有歡樂,展望一百年有期望更有重託。
後記

內容簡介

全文以時間為貫穿全文的主線,以繼往開來(1992年-1995年)、先發展後規範(1995年-2001年)、邊規範邊發展(2001年-2010年)、先規範邊發展(2011年-2012年)四個篇章對百年老字號同仁堂的近二十年的新的發展史展開巨觀敘述。

該書系講述老字號同仁堂在新的歷史時期,從一家企業發展到集團公司,再到發展到企業集團群,並且完成了由單一的全民所有制向多種所有制並存的轉變,創造了一個國有資本三次上市的奇蹟,為其他企業的經營管理提供了可資借鑑的生動案例。

同仁堂,一個飽經滄桑的民族品牌歷久彌堅,成為質量與信譽的象徵

作者簡介

邊東子,1947年出生男,漢族,浙江省諸暨人,曾在北京上學,陝北下鄉插隊,當過中學教師。曾任中國少年兒童出版社文學編輯室副主任、音像編輯室負責人。曾參與發起和策劃《希望工程書庫》等重點出版物的出版。後主要從事創作,其創作跨度大、涉獵廣,有小說、傳記、詩歌、相聲、童話、廣播劇等作品多種,近百萬字,多部作品被製成音像出版物。長期為中央電視台、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和一些地方電台、電視台撰搞。主要作品有《北京飯店傳奇》《國寶同仁堂——同仁堂340年》《神廚傳奇》《風乾的記憶--中關村特樓內的故事》《山魂》《五十年前的潛伏》等。

書籍特色

本書系“同仁堂”系列圖書之第三本。

第一本:《國寶同仁堂》(人民出版社)

第二本:《清平樂:北京同仁堂創始人樂家軼事》(東方出版社)

第三本:《同仁堂:傳承與擔當》(東方出版社)

媒體評論

從創立之初的千古承諾,到“供奉御藥”的吉凶莫測;

從再造中興的艱難曲折,到強虜入侵的國恨家仇;

從解放以後的“鳳凰涅槃|,到銳意改革的創新之路。

同仁堂,一個飽經滄桑的民族品牌歷久彌堅,成為質量與信譽的象徵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