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2006年,“同仁堂中醫藥文化”被列入國家首批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抓住這個契機,投資2000多萬元,建成同仁堂博物館,於2007年3月正式開館。
同仁堂博物館位於北京市東城區東興隆街一座古香古色的四合院,鬧中取靜,幽靜中透著古樸。整座博物館建築面積700多平方米,展陳面積200多平方米,陳列展出千餘件中醫藥文物。
展廳
博物館共有5個展廳。第一展廳主題是“歷史·溯源”。主要展出了從新石器時代到民國各個歷史時期的珍貴中醫藥文物,有古代治療疾病的用具,製藥、加工工具。如新石器時代的“砭石”,它是我國最早的醫療器具,可以認為是針灸、刮痧的前身。還有以動物的骨骼和牙齒製作的骨質針和牙質針。精品典藏有漢代、南北朝、唐代等時期的樵斗、漏斗、煎煮器,薰香器、乳缽、碾床;有清代的木質鎏金孫思邈藥王像,李時珍所著的《本草綱目》;有銀質刮舌苔保健器具、聽診器和不同時期的脈診。通過這些實物的展示,讓參觀者感受到傳統中醫藥文化從始創到成熟,形成到繁榮,繼承與創新的歷史發展軌跡。
第二展廳主題為“創業·淵源”。通過典籍及文獻資料清晰再現了同仁堂創業、發展的歷史脈絡。同仁堂創始人樂氏家族祖籍浙江寧波,樂氏在京的第一世樂良才於明代舉家遷京,開始以走街串巷的“鈴醫”為生,積累了豐富的臨床經驗,為同仁堂的創辦奠定了基礎。此後樂氏幾代均以行醫為生。樂四世樂顯揚於公元1669年創辦同仁堂藥室,為同仁堂的肇始之祖。其子樂五世樂鳳鳴於公元1702年將同仁堂藥室移至前門外大柵欄,開設同仁堂藥鋪(圖6)。公元1706年,他集前人之臨床、製藥經驗,編纂成書《同仁堂傳統配本》及《同仁堂藥目》。在藥目的序言中提出同仁堂古訓“遵肘後,辨地產,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奠定了同仁堂質量和誠信文化的基礎。
第三展廳主題是“御藥·傳奇”。主要從同仁堂供奉御藥那段特殊的歷史解讀同仁堂獨特文化形成過程。
在第三展廳最能吸引人們眼球的要數同仁堂博物館的鎮館之寶——“樂氏針灸銅人”。它是同仁堂樂氏家族的祖傳之物,大致鑄造於明末清代時期,外形依照古代青年男子形象由黃銅澆鑄打磨而成,比真人要小,身高78厘米,重20.4公斤,周身精準地刻滿了人體360多個主要穴位,可謂是“銅人雖小,百穴俱全”。因年代久遠,銅人身體多處留有鋦過的痕跡。博物館成立之前,該銅人一直存於前門外大柵欄同仁堂老藥鋪(藥店)店內。“文革”期間,造反派破四舊,同仁堂大量文物被毀,只有這個銅人,職工們費盡心思才將其保存下來。據同仁堂老職工講,當時是用舊報紙將銅人層層包裹,藏在裝有雜物的櫃中而躲過一劫,使今天的人們能夠有幸欣賞到它。此藏品蘊含著博大精深的中醫理論,體現著高超精湛的鑄造工藝,堪稱集學術與藝術價值於一體的瑰寶。
第四展廳主題為“保護·傳承”。“炮製雖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雖貴必不敢減物力”是同仁堂人幾百年恪守的古訓,以質量取勝的藥品質量意識是同仁堂中醫藥文化的價值核心。同仁堂製藥堅持“配方獨特、選料上乘、工藝精湛、療效顯著”的特色,代表著中藥製藥的最高品質。歷史上同仁堂對品牌的保護主要有兩方面:即家族約定與官方保護。展廳中通過展示不同時期的打假告示說明官方對同仁堂這個字號的保護。如清鹹豐及同治年間,清政府兩次就假冒同仁堂事件進行查處,由政府出面為企業打假,足見當時同仁堂已享有很高的社會聲譽。
第五展廳主題是“創新·發展”。2001年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公司改制,成為以資產經營和生產經營為一體的中國北京同仁堂(集團)有限責任公司;2013年同仁堂(香港)國藥有限公司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目前,同仁堂已經發展成為擁有六大二級集團、三個院(研究院、中醫醫院、教育學院)及二個儲備公司;現代製藥業、零售藥業和醫療服務三大板塊,海內外兩個市場,同仁堂股份、同仁堂科技、同仁堂國藥和同仁堂可轉債“三股一債”,年銷售額超過200億元,年實現利潤近19億元的現代化、國際化中醫藥企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