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村概況
吉昌村含中沙、橫河、吉昌和阜安,位於石岐北偏西18.1公里,東鳳鎮政府6.4公里處,

工業情況
我村仍以廢品收購為主導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外引內聯、以商引商,克服各種困難進行招商引資,目前落戶吉昌村的企業有56多家,其中三年來共新增企業14家,增加了村民的就業機會。
農業情況
為提高組級集體經濟收入,積極協助各組進行低產塘基整治約800畝,大力發展三高農業

吉昌村含中沙、橫河、吉昌和阜安,位於石岐北偏西18.1公里,東鳳鎮政府6.4公里處,村民東阜公路途徑本村的西南面,在地圖形象(豬腳形)呈現線、點分布,轄區總面積3396畝,下轄13個村民小組,常住人口3854人,外來人口約1000人,全村共有企業60多家。 通過外引內聯、以商引商,克服各種困難進行招商引資,目前落戶吉昌村的企業有56多家,其中三年來共新增企業14家,增加了村民的就業機會。 為提高組級集體經濟收入,積極協助各組進行低產塘基整治約800畝,大力發展三高農業愛心媽媽活動約1000畝,主產有南美白對蝦、桂花魚、黃骨魚、筍殼魚等,並鼓勵村民外出耕地(現有外出耕地農業戶12戶,承包面積約2580畝),擴大了就業渠道,增加農民收入。
吉昌村含中沙、橫河、吉昌和阜安,位於石岐北偏西18.1公里,東鳳鎮政府6.4公里處,
我村仍以廢品收購為主導產業,加大招商引資力度,實現可持續發展。通過外引內聯、以商引商,克服各種困難進行招商引資,目前落戶吉昌村的企業有56多家,其中三年來共新增企業14家,增加了村民的就業機會。
為提高組級集體經濟收入,積極協助各組進行低產塘基整治約800畝,大力發展三高農業
吉昌鎮位於磐石市西北部,位於雙陽區、伊通縣、磐石市三地交界處,距明城鐵路線12.5公里,明雙公路貫穿鎮內,屬丘陵地帶,灰棕土壤,全鎮幅員面積367平方公...
基本概況 主導產業 重點企業 投資環境 勞動力轉移吉姓是中國較稀少的姓氏之一,也是最古老的姓氏之一,最早可追溯到黃帝時代,以後陸續有族群以吉為姓氏,也有少數民族在與漢族的同化過程中採用吉為姓。吉氏族譜記...
歷史來源 歷史上的遷徙 吉氏字輩排行吳吉昌是山西聞喜縣人。他長期致力於探索棉花豐產規律,先後創造出“冷床育苗”等十多項棉花栽培新方法和“雙稈棉”、“多稈兩層”新株型棉,為提高棉花產量、解決...
人物簡介 突出貢獻 人物評價(吉興華、吉孟軍留言)明代時,山西洪洞有吉翠公(茌平吉氏始遷祖、馮翊吉氏第92世),從大槐樹下遷徙至山東聊城茌平,其後代繁衍生息,形成茌平吉氏。 (吉慶...
吉氏族譜 主 題: 歷史上吉氏族人的遷徙吉姓據《唐書 宰相世系表》所載,是遠古黃帝有個裔孫叫伯儵,受封於南燕國(在今河南省延津縣東北一帶),賜姓姞。後來他的子孫省去女旁,遂成吉氏,世代相傳姓吉...
基本介紹 姓氏源流 得姓始祖 遷徙分布 歷史名人《吉暨族譜》是我國萬家姓中吉氏家族的族譜,上面記載了吉氏家族遷徙的情況。漢唐時期有吉氏三郡望:陝西馮翊郡,河南洛陽郡和山西平陽郡。
吉氏族譜 主 題: 歷史上吉氏族人的遷徙蘭村村委位於吉昌鎮西邊,轄8個自然村,12個村民小組,總人口2345人,耕地面積7200畝,其中果園面積6500畝,人均純收入2100元,2012年工作目標,抓好常工作,實施果園節水300畝,果園防護網2000米...
山陽村位於吉縣縣城東北8公里處。全村總面積共19560畝,耕地面積4032畝,林地2628畝,山地12900畝。全村轄4個自然村,308戶,1084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