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題

合題,即實事求是哲學。

簡介

元楊維楨撰。維楨字廉夫,號鐵崖,山陰人。泰定四年進士。初署天台尹,改錢清場鹽司令。轉建德總管府推官,擢江西儒學提舉。未及上而兵亂,遂不復仕,放浪於詩酒歌無之間。明初命修禮樂書,鏇以老病辭歸。事跡具《明史·文苑傳》。案宋《禮部貢舉條式》、《崇寧貢舉令》,《春秋義》題聽於三《傳》解《經》處出。靖康元年改,止川正《經》出題。紹興五年禮部議,《春秋》正《經》詞語簡約,比之五經為略。問目所在,易於周遍。往往州郡間目,重複甚多。每遇程文,鮮不相犯。請仍聽於三《傳》解《經》處相兼出題。《元史·選舉志》所載元祐條例,不言《春秋》出題之法。以維楨是書考之,蓋亦以《經》文易復,改為合題。明制《春秋》合題之法,蓋沿元舊也。維楨《自序》曰:“《春秋》正變無定例,故關合無定題。筆削有微旨,故會通有微意。初學者不知通活法以求義,場屋中往往不得有司之意。今以當合題凡若干,各題著說,使推其正變無常,縱橫各出,以御場屋之敵。”又曰:“學者因是而得其活,法則求《經》之微亦無出於此,不止決科之計。”然其書究為科舉而作,非通《經》者所尚也。

人類哲學思維的運動、發展是有其自身的規律的,它經歷了一個從古代觀念型(正題)到近代求實型(反題)到現代實事求是型(合題)的辯證發展過程。這是一個基於哲學思維的基本矛盾——思維與存在對立雙方“矛盾展開和統一”的過程,也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的螺鏇式上升的過程。人類哲學思維從正題到反題的“轉型”即 從肯定到第一次否定,是矛盾的展開和對立;而從前二者走到合題的哲學思維“變革”即第二次否定,則是在既得經驗的基礎上,也是在更高級的階段上重新達到矛盾的統一。人類哲學思維的“正題”和“反題”是偉大的哲學智慧,而“合題”則是其必然的發展,是更全面、更高級的哲學智慧。在我國,當代哲學精神是“合題”,即實事求是哲學。如果宣揚古代哲學思維和近代哲學思維,而不及“合題”精神,可以是說一種哲學精神的倒退。同時,要深刻了解人類哲學思維的“合題”意義,又必須立足於人類哲學思維“正題”和“反題”的“肯定成果”,“合題”對“正題”和“反題”有包含性。所以從學術研究來說,當下乃至今後,對古代、近代哲學思維仍有研究、總結的意義。如果形式主義地否定古代哲學和近代哲學的研究意義,則可以說是學術思想的淺薄。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