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教弩台原在老城之外,宋朝時候,合肥城擴建,台址才被圈入城內。此後,合肥城雖經歷了無數風雨,但教弩台始終屹立,並成了合肥興衰沉浮的歷史見證。
歷史
明教寺建於南北朝的南朝梁天監年間,原名鐵佛寺,距今已有1400多年歷史。興建百年後,毀於兵亂。唐代大曆年間,有人在寺廟遺址掘得一尊一丈八尺高的鐵佛,當時的廬州刺史裴絹上奏朝廷,唐代宗李豫詔令重建,定名“明教寺”,並沿用至今。唐人吳資曾寫詩形象地概括了明教寺的歷史演變:“曹公教弩台,今為比丘寺。東門小河橋,曾飛吳主騎。”
隨著朝代的更迭,在多次的戰火中,明教寺屢經盛衰,到清代鹹豐五年全部毀於戰火。現在的明教寺主體建築為光緒年間所建。
明教寺門前原為南向直上台階,33級,後為便利街道交通,直階改為東西雙向。在台階前面,立著兩隻高達數米的石獅。石獅線條粗獷,面目猙獰,令人望而生畏。
沿台階進入前殿天王殿,殿東廂建有“三國文物陳列室”,陳列著當年魏、蜀、吳軍隊旗幟,戰場上使用過的刀槍劍戟,以及與教弩台有關的強弓硬弩。牆壁上有詩人劉夜烽手書的絕句:“貔貅百萬舉刀弓,誓奪江東氣似虹。橫槊高歌雄一世,騎兵無奈遇東風。”
前殿與大雄寶殿之間是個雅致的院落,古柏婆娑,三隻古雅樸拙的大香爐,青煙裊裊。繞過香爐便是大雄寶殿,門上方懸掛的泥金大匾為趙朴初先生題寫,而紅牆上的“南無阿彌陀佛”六個蒼勁有力的大字則是弘一大師(李叔同)的珍貴遺墨,非常難得,是明教寺書畫中的珍品。大雄寶殿內供奉的五尊佛像,為明教寺鎮寺之寶,全部來自北京。據《江淮文史》專文《北京請佛記》記載,合肥市曾派人三上北京請“佛”。在北京文物部門大力支持下,明教寺請回了這五尊佛像。殿內兩側為十八羅漢塑像,形態各異,神態逼真。大殿左側的大鐘為清道光年間鑄造,聲音悠揚清遠,撞擊時其音可傳遍老城,是寺里不多的歷史文物之一。
寶殿東面是臥佛殿,往後是地藏殿,東南角為寺內花園。花園雖不大,但築於園內高台上古亭之內的古井和聽松閣兩處古蹟卻很有來歷。相傳古井是當年魏軍汲水所鑿,因高出地面屋脊被稱為“屋上井”。此井在晉代得到整修,井欄周圍現尚存“泰始四年殿中司馬夏侯勝造”一行字,由此可以推算出這口古井已有1700多年歷史了。井沿內周的20多條深溝,是汲水繩索長期拉磨形成,它仿佛在向人訴說著屋上井的歷史滄桑。
著名的聽松閣在小花園的東南角。聽松閣舊址原為一土堆,傳說曹操曾站在此處操演水軍,後人便在此砌台紀念,取名“聽松閣”,閣上題有“教弩松陰”四字,是聞名的古“廬陽八景”之一。原來教弩台上並無松樹,因為廬州夏天炎熱,士兵難熬酷暑,曹操便令廣植松柏。松樹長成後,清風襲來,松濤陣陣,從此,“教弩松陰”便成為合肥的一個著名景點,聽松閣也由此得名。
位於聽松閣西側的“歸西冢”,因葬有頗具神話色彩的一龜一雞而得名。明教寺現存主體建築是清光緒年間所重修。傳說當時主持通圓上人除了傳經布道,最大的業餘愛好便是以養龜為樂。他所養的這隻龜與其相伴時間較長,也很通人性,聽到經聲即口角張合,作念誦狀。此龜在僧人唱頌時,便作“之”形爬行,四腳疾馳,像在聞歌而舞。通圓上人圓寂後,此龜也抑鬱而終,被僧人葬於這個地方。1938年5月合肥被日軍占領後,當時明教寺的主持藏印和尚不甘屈辱,飲毒殉節。藏印在世時曾養一隻雄雞,傳說凡藏印上殿念佛,此雞必亦步亦趨跟隨。此雞無疾而終後,藏印將它葬在龜冢附近,後人便統稱此處為“龜雞冢”。由於“龜雞”與“歸西”音近,人們說久了便把它諧音為“歸西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