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名片
2013年3月未,科學家在法屬蓋亞那發現吃皮小蚓螈,學名為Microcaecilia dermatophaga,意思是“吃皮小蚓螈”。像它一樣的蚓螈只生活在潮濕的熱帶地區,而且大多數都在地下。雌性蚓螈用自己的皮膚餵養後代。以這種方式餵養後代的蚓螈至2013年3月只知道4種,而它是其中之一。蚓螈看似是蠕蟲和蛇的雜交動物,但事實上是沒有腿的兩棲動物。它們的祖先生活在恐龍最早出現以前的時期。概述
它是一個和其他我們已發現的吃皮蚓螈的關係很疏遠的種。這意味著吃皮或許是蚓螈的一個祖先特徵。在人類看來,它們餵養孩子的方法令人反胃。媽媽多長出一層富含脂肪的皮膚。專門長著吃皮牙齒的孩子在成長和進入成熟期的過程中把這層皮膚刮下來,然後吃掉。它們長大時,這些獨特牙齒被更尖的牙齒代替。這時,這些幾乎失明的動物主要以蠕蟲和白蟻為食,所以你或許會在你家房子下面找到它們。
從進化觀點來看,發現另一個吃皮的動物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動物進化出這種特性的時間,同時對我們了解它進化了多次還是它是許多物種的關鍵特徵大有幫助。就拿蚓螈來說,它們可能在進化早期就形成這種專門的母嬰保健機制。”
相比其他大多數動物,人類對蚓螈的了解要少得多,所以我們發現的任何信息都將對我們進一步了解這些一輩子生活在地下和好像在地球上存活很久的動物秘密多提供一點幫助。分子方面的估計告訴我們,它們或許在地球上存在約2.5億年,表示恐龍和其他許多物種從地球上消失時蚓螈卻存活下來,這是我認為它們非常獨特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