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乂

司馬乂

司馬乂(277年―304年3月20日),字士度,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晉武帝司馬炎第六子 ,晉惠帝司馬衷、晉懷帝司馬熾異母兄弟,母為審美人 ,西晉宗室,八王之亂中的八王之一。 太康十年(289年),司馬乂受封為長沙王,授任員外散騎常侍。其父武帝司馬炎死後改任步兵校尉,永平元年(291年),同母兄楚王司馬瑋被賈后殺死,司馬乂被貶為常山王。永寧元年(301年),齊王司馬冏等諸侯王起兵討伐篡位的趙王司馬倫,司馬乂率軍回響,因軍功升任撫軍大將軍,復封長沙王。 永寧二年(302年),河間王司馬顒起兵討伐司馬冏,司馬乂暗中作為內應攻入洛陽將司馬冏捕殺。太安二年(303年),被河間王司馬顒的部將張方殺害,年僅28歲,司馬乂之弟豫章王司馬熾即位後,追謚為厲王,以子司馬碩襲封。

基本信息

人物生平

受連遭貶

太康十年(289年),司馬乂受封為長沙王,授任員外散騎常侍。太熙元年(290年),其父晉武帝去世,司馬乂年僅十五歲,對親人的敬慕之情超過常禮。逢上楚王司馬瑋前來奔喪,各位藩王都從近路去迎接他,惟獨司馬乂到陵墓那裡去,悲慟哭號等待司馬瑋。授為步兵校尉。永平元年(291年),司馬瑋誅討太宰、汝南王司馬亮和太保衛瓘,司馬乂守衛東掖門。有人拿著騮虞幡出來宣告司馬瑋是假託詔令行事,司馬義扔掉弓箭流淚說:“楚王說是接受詔令行事,所以聽從他,怎么想到詔書不是真的!”同年六月,司馬瑋被殺,司馬乂因為和他是同母所生,被貶為常山王,前往封國。

回響三王

司馬乂身高七尺五寸,開朗果斷,才力超絕常人,虛心謙讓賢士,很有名望聲譽。永寧元年(301年),趙王司馬倫篡位,齊王司馬冏、河間王司馬顒和成都王司馬穎起兵討伐司馬倫,司馬乂率領本封國的軍隊回響他們,路過趙國,房子縣令守城抵擋,司馬乂殺了他,繼續進軍而成為成都王司馬穎的後援。常山內史程恢打算背叛司馬乂,司馬乂到鄴都後,斬了程恢和他的五個兒子。到了洛陽,授任撫軍大將軍,領左軍將軍。同年七月,升任驃騎將軍、開府,復封為長沙王。

斬殺齊王

司馬乂知道齊王司馬冏越來越專權,曾與成都王司馬穎一起去拜祭先帝的陵墓,從而對司馬穎說:“這天下,是先帝開創的基業,你要好好維護它。”當時聽到這話的人都很害怕。太安元年(302年),河間王司馬顒準備討殺司馬冏,傳布檄文讓司馬乂作為內應。司馬冏派遣他的部將董艾襲擊司馬乂,司馬乂率領身邊的一百多人,揮手砍斷車前的帷幔,乘著敞露車飛馳奔往皇宮,關閉了各座宮門,挾持晉惠帝與司馬冏相攻殺,司馬乂發兵攻打司馬冏府。司馬冏派遣董艾陳兵於皇宮西邊。司馬乂又派遣宋洪等人率軍放火焚燒各座觀閣以及千秋門、神武門。司馬冏命令黃門令王湖全部把騮虞幡偷來,大聲喊:“長沙王偽造詔命。”司馬乂又稱:“大司馬謀反,幫助他的誅減五族。”當天夜裡,城中大戰,箭矢如雨點飛集,火光沖天。晉惠帝駕幸上東門,飛箭紛紛射到御座前。群臣忙於救火,死者一個壓一個地躺著。第二天,司馬冏失敗,司馬乂擒獲司馬冏來到宮殿前,晉惠帝顯出很不忍心的樣子,想留他一條活命。司馬乂呵斥左右的人趕快把他拉出去,司馬冏還回頭再三看著晉惠帝,接著在閶闔門外把他斬了,將首級示眾六軍。司馬冏的黨羽屬官兩千多人都被誅殺並夷滅三族 。

通信成都

司馬顒本來認為司馬乂的兵力弱小而司馬冏的兵力強大,希望司馬乂能被司馬同擒拿,然後以司馬乂為託辭,宣告天下四方共同討伐司馬冏,由此廢黜晉惠帝而扶立成都王司馬穎為帝,自己擔任宰相,對天下事獨斷專行。結果司馬乂殺了司馬冏,他的計謀未能得逞。太安二年(303年),司馬顒暗中派侍中馮蓀、河南尹李含、中書令卞粹等人襲擊司馬乂。司馬乂一併殺了他們。司馬顒就與司馬穎一同攻伐京都。司馬穎派遣刺客企圖刺殺司馬乂,當時長沙國左常侍王矩值侍,見到來客臉色異常,就先殺了他。詔令任司馬乂為大都督來抗擊司馬顒。從八月到十月連續交戰不停,朝廷商議認為司馬乂和司馬穎是兄弟,可以用言語相勸而和好,於是就派中書令王衍暫為太尉,光祿勛石陋暫為司徒,派他們去勸說司馬穎,叫他和司馬乂劃分陝地而割據一方,司馬穎沒有聽從。司馬乂就寫信給司馬穎說:“先帝順應乾坤把握天運,統一四海,自己勤勞辛苦,方能成就帝業,天下清平安泰,福澤流傳子孫。孫秀作逆叛亂,違背天理倫常,你發起義兵,恢復了皇帝之位。齊王依仗功高,大肆從事非法行徑,上沒有宰相之心,下沒有忠臣之德,挑撥離間,離間我們宗親骨肉,主上埋怨傷心,不久蕩平逆亂。我之與你,兄弟十個,都生在皇室,受封於外郡,各自未能闡揚施行帝王教化,經國濟民。如今你又與太尉一同發起大軍,倚仗雄兵百萬,重重包圍了宮城。群臣同仇敵愾,任命將帥,為的是宣揚國家聲威,不是要將你們摧毀消滅。你們這是自投於溝澗絕路,大軍蕩平山谷之日,每天死的人將是成千上萬,深為悲痛的是死者都是無辜之人。哪裡能怨什麼國恩不仁,這是國家使用刑罰所常有的事。你所派遣的陸機不願受你的指揮,率領他所帶的兵眾,私下歸順了朝廷。想來叛逆之人,應當前進一尺,就要後退一丈。你應該返回鎮守一方,以使四海安寧,讓宗族不因你而感到羞辱,這將是子孫的洪福。但不是那樣,我因念著骨肉分裂的痛苦,所以才會又送信給你。”

司馬穎回信道:“文帝、景帝接受了立國的圖籍,武皇趁著時運創立基業,可望比同堯舜,共同使政道安康,其恩德使國家大業興隆,根本和枝葉都百代不衰。哪裡想到宗親骨肉參與為禍,皇后家族專把權柄,楊駿、賈謐大肆為害,齊王、趙王篡逆。幸虧賊人已經被誅減,但國家卻未能安寧。每當憂慮王室危機時,我都心裡驚駭肝腸爛斷。羊玄之、皇甫商等人依仗被親寵而為非作歹,能不引起我的憤慨!於是發布征西的緊急檄文,天下人就像風雲聚合般回響。本來想仁兄和我一樣有著共同的願望,就應自己擒獲皇甫商等人,以他們的首級送往朝廷。為何卻自己迷途,當了叛軍的首領!對上則偽造國君的詔令,對下則離間你仁愛的弟弟,挾持皇帝,荒唐地發動軍隊,重用兇惡之人,拋棄殺害忠良之輩。做了壞事而想求得福祥,自己怎能安心!此前派遣陸機督察指揮,雖然在黃橋退卻,但卻在溫縣南邊取得勝利,彼敗此勝,不足以慶幸。現在有百萬武裝兵卒,良將猛銳非常,就想和仁兄來整頓天下。如果能聽從太尉的命令,殺了皇甫商等人,扔掉武器後退讓步,自然能得到許多福祿,我司馬穎也就返歸鄴都,和仁兄一同回去。奉讀你的來信勸告,遙想追懷而慷慨不已。慎重啊老兄,望你深思進退的後果吧!”

燒死金墉

永興元年(304年)正月,司馬乂前後多次打敗司馬穎的軍隊,斬首和俘虜六七萬人。戰爭持久而糧食缺乏,城中大為饑荒,雖說疲憊不堪,但將士同心協力,都想以死效勞。而且司馬乂尊奉晉惠帝的禮敬沒有什麼過失,張方認為不能戰勝,想返回長安。然而東海王司馬越考慮事情難成,暗中和殿中將領收捕司馬乂押送到金墉城去。司馬乂上表說:“陛下厚道和睦,把朝政託付給臣下。臣下小心忠誠孝敬,這是神明所共知的。各藩王受到讒言蠱惑,率領兵眾來斥責臣下,朝廷大臣心術不正,各自考慮他們的困窘處境,收捕臣下送入另設的衙門,押送臣下到冷宮中囚禁。臣下不惜身軀性命,但念著大晉衰微,宗室枝葉就要被砍盡,陛下也將孤寡危險。如果臣下死了國家就能安寧,這也對國對家有利。但恐讓惡人大快心意,而對陛下毫無益處罷了。”

正月二十五日,殿中左右都遺憾司馬乂功敗垂成,想把他劫持出來,再靠他來抵抗司馬穎。司馬越害怕禍難發生,想趁機殺司馬乂。正月二十七日(《資治通鑑》作二十八日 ),黃門郎潘滔勸司馬越秘密告訴張方,張方派遣部將郅輔率領三千兵卒,前往金墉城逮捕司馬乂,到後把他燒死。司馬乂鳴冤喊痛的聲音傳到左右近旁,三軍中沒有不為他落淚的。死時年僅二十八歲。

司馬乂即將殯葬於城東,他的下屬官吏沒有誰敢去送葬,惟獨他原來的掾屬劉佑一人為他送葬,步行扶持著喪車,悲痛哭號幾乎氣絕,路人傷心。張立認為劉佑是個義士,沒有對他加以追問。

趣聞軼事

起初,司馬乂開始掌權時,洛下有謠諺說:“草木萌芽殺長沙。”司馬乂於正月二十五日被捕,正月二十七日(《資治通鑑》作二十八日 )被殺,正如謠諺所說的那樣。

歷史評價

房玄齡等《晉書》:①“長沙材力絕人,忠概邁俗,投弓掖門,落落標壯夫之氣;馳車魏闕,懍懍懷烈士之風。雖復陽九數屯,在三之情無奪。撫其遺節,終始可觀。” ;②“長沙奉國,始終靡慝;功虧一簣,奄罹殘賊。” ;③“乂身長七尺五寸,開朗果斷,才力絕人,虛心下士,甚有名譽。”

史書記載

《晉書·卷五十九·列傳第二十九》

《資治通鑑·卷八十四》

家庭成員

父母

父親:晉武帝司馬炎

母親:審美人

兒子

司馬碩,永嘉三年(309年),晉懷帝以司馬碩嗣封長沙王,官至散騎常侍。

司馬鮮,永嘉三年(309年),晉懷帝封臨淮王。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