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形

史達林墓非常簡樸,一個墓碑,一尊半身塑像。白色大理石墓碑上只寫著一行字:
“ИОСИФВИССАРИОНОВИЧСТАЛИН,1879-1953”(約瑟夫·維薩里奧諾維奇·史達林,1879-1953)
歷史

尼古拉·扎哈羅夫回憶說:這件事其實早有安排。赫魯雪夫預先把許多人召集起來,講了蘇共中央已成立了以中央委員會主席團委員什維爾尼克為首的遷葬委員會,還講了遷出時間、安葬地點等事項。
11月7日紅場要閱兵,便藉口閱兵式彩排,把紅場圍起來,不讓人進入。克里姆林宮衛戍司令部總務處處長塔拉索夫上校負責掩人耳目,讓人用膠合板把陵墓圍住,無論從哪個方向都看不到裡面的動作。
入夜,紅場禁止通行。從衛戍司令部抽調的6 名士兵挖開墳墓,8名軍官先把安放史達林遺體的水晶棺從陵墓中搬出來,然後再把安放遺體的棺材放入墳墓。軍官們從水晶棺上取下玻璃罩,小心翼翼地把史達林的遺體移入棺材。這時,什維爾尼克下令從史達林身穿的最高統帥服上取下了社會主義勞動英雄金質獎章,並把制服上的金紐扣換成黃銅扣子,然後,把它們都放在了一個專門存放史達林勳章的房間裡。遷葬工作僅用了一個小時。當時,除遷葬委員會的全體成員以外,儘管已無意義,一直負責對史達林遺體進行防腐處理的科研人員也在場。
史達林遺體移出列寧墓後,被遷入到蘇共中央領導人的墓群之中,那裡有朱可夫、契爾年科、加里寧、斯維爾德洛夫、捷爾任斯基、安德波夫的墓。這表明史達林不能享受像列寧那樣的最高領袖地位,只能把他等同於蘇共中央其他領導人。
史達林的棺材被放入墳坑以後,上級命令把一卡車混凝土澆在上面,將它牢牢蓋住,以防有人盜墓。
事情過後,蘇聯數以千記的以史達林命名的城市、工廠、街道和集體農莊都被重新命名。在伏爾加——頓河運河旁的巨大的史達林青銅塑像,也被推倒,送往工廠溶化回爐。
蘇聯解體後,大多數俄羅斯人對史達林持否定態度,但也存在相當大的不同意見。而認為史達林缺乏人性的,只占百分之三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