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電影三十年

瓊瑤式文藝片的盛與衰1.瓊瑤愛情公式的盛與衰2.70年代瓊瑤模式愛情文藝電影選讀《窗外》(1973)《心有千千結》(1973)《海鷗飛處》(1974)《一簾幽夢》(1975)《我是一片雲》(1976)[連結]瓊瑤電影年表[連結]二林二秦第二章 時代之魂——台灣鄉土電影1.70年代至80年代的台灣鄉土電影發展2.李行——台灣鄉土電影旗手[連結]李行電影導演年表3.70年代至80年代台灣鄉土電影選讀《汪洋中的一條船》(1978)《原鄉人》(1980)《油麻菜籽》(1983)第三章 社會寫實衝擊主流1.學生及社會現實題材作品影響深遠2.70年代末80年代初學生及社會現實題材電影選讀《錯誤的第一步》(1979)《拒絕聯考的小子》(1979)《一個問題學生》(1980)第四章

內容介紹

蔡正暉序 台灣電影還埋藏著一個理想
陳坤厚序 不想多說
前言 致敬曾健在的台灣電影
第一章 瓊瑤式文藝片的盛與衰
1.瓊瑤愛情公式的盛與衰
2.70年代瓊瑤模式愛情文藝電影選讀
《窗外》(1973)
《心有千千結》(1973)
《海鷗飛處》(1974)
《一簾幽夢》(1975)
《我是一片雲》(1976)
[連結]瓊瑤電影年表
[連結]二林二秦
第二章 時代之魂——台灣鄉土電影
1.70年代至80年代的台灣鄉土電影發展
2.李行——台灣鄉土電影旗手
[連結]李行電影導演年表
3.70年代至80年代台灣鄉土電影選讀
《汪洋中的一條船》(1978)
《原鄉人》(1980)
《油麻菜籽》(1983)
第三章 社會寫實衝擊主流
1.學生及社會現實題材作品影響深遠
2.70年代末80年代初學生及社會現實題材電影選讀
《錯誤的第一步》(1979)
《拒絕聯考的小子》(1979)
《一個問題學生》(1980)
第四章 未在台灣形成氣候的武俠電影
1.在藝術與低俗中喘息的台灣武俠功夫電影
2.胡金銓——三千里江山,笑書神俠
[連結]胡金銓電影導演年表
3.胡金銓武俠電影的藝術精神與美學造詣
第五章 新浪潮勢力的到來
1.新浪潮新在哪裡
2.“破禁”與“解禁”
3.一種理想的衝擊
4.80年代台灣電影與“解嚴”
5.新電影留給90年代的文化誤區
6.80年代台灣電影優秀代表作選讀
《光陰的故事》(1982)
《小畢的故事》(1983)
《兒子的大玩偶》(1983)
《看海的日子》(1983)
《老莫的第二個春天》(1984)
《殺夫》(1984)
《玉卿嫂》(1984)
《我這樣過了一生》(1985)
《冬冬的假期》(1984)
《童年往事》(1985)
《戀戀風塵》(1987)
《悲情城市》(1989)
第六章 80年代台灣電影的旗手
1.侯孝賢——風櫃來的人
2.80年代初期侯孝賢電影作品選讀
《就是溜溜的她》(1980)
《風兒踢踏踩》(1981)
《在那河畔青草青》(1982)
《風櫃來的人》(1983)
[連結]侯孝賢電影作品年表
3.楊德昌——台灣城市電影的革命者
4.80年代楊德昌的城市生活三部曲
《海灘的一天》(1983)
《青梅竹馬》(1985)
《恐怖分子》(1986)
[連結]楊德昌電影作品年表
5.柯一正——為日漸淪喪的道德謳歌
6.王童——美術大家
7.綜述——萬仁、陳坤厚、張毅、曾壯祥
[連結]柯一正、王童、萬仁、陳坤厚、張毅、曾壯祥電影年表
[連結]80年代台灣電影與內地
第七章 台灣電影走入低迷
1.90年代台灣電影的轉折
2.90年代台灣電影的商業化探索
3.90年代台灣電影中的少年問題
4.90年代台灣電影中的“新新勢力”
盤踞在現代都市陣地的兩塊冰——蔡明亮與徐小明
[連結]蔡明亮、徐小明電影年表
藝術與生存的雙重憂慮——林正盛、陳以文、陳國富
[連結]林正盛、陳以文、陳國富電影年表
理想派的堅持——王小棣、陳玉勛、張作驥、黃明川、尹祺、符昌鋒、李崗
[連結]王小棣、陳玉勛、張作驥電影年表
5.80年代電影勢力的新時代體驗
[連結]何平、張艾嘉電影年表
6.兩種文藝的觸碰——《暗戀桃花源》與《臥虎藏龍》
[連結]賴聲川、李安電影作品年表
第八章 新千年以來仍在產業邊緣掙扎的台灣電影
1.新世紀以來台灣的“新”電影
2.新世紀以來仍活躍在海外影展的台灣電影
《自由鬥神》(2001)
《你那邊幾點》(2001)
《天橋不見了》(2002)
《不見》(2003)
《不散》(2003)
《月光下,我記得》(2004)
《天邊一朵雲》(2004)
未完的結語
附錄一 金馬獎三十年獲獎名單
附錄二 台灣電影三十年大事記

作者介紹

宋子文,黑河人,畢業於黑龍江大學中文系。擁有多年平面媒體工作經驗,曾在《看電影》雜誌社專攻電影評論及電影專題策劃,並先後為中央電視台《藝術人生》及東方衛視《楊瀾訪談錄》擔任節目策劃。近年自組工作室從事廣告、短片、紀錄片的拍攝工作。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