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介紹
1949年,國民黨政權潰敗,蔣介石集團退居台灣。當時台灣受日本帝國主義殖民統治奴化教育的影響,遺毒甚深,更有少數想搞台灣獨立的民族敗類魚目混珠,欲混淆視聽。
為了還原歷史、為了證明台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蔣介石遂請託一批愛國學者,以台灣大學法學院院長周憲文教授為首,組織了台灣史研究學者、專家(諸如台灣專家曹永和),自1957年至1972年曆時15年時間,蒐集自宋、元、明、清以來有關台灣的各種文獻史料——其範圍包含方誌、明鄭史料、清代檔案、私家著述、詩文專輯等,且旁及荷蘭、美國、英國、日本有關的台灣檔案,起其名稱“台灣文獻叢刊”,15年來該叢刊共整理出309種書籍及一本提要,每一種書籍皆經學者精校整理、分段標點,以鉛字排印,並以596本小冊子32開平裝的面貌,交由台灣銀行經濟研究室陸續出版發行。這一套叢刊是研究台灣歷史最重要最龐大的學術工程。
一 該書的主要內容
該書涵蓋了台灣歷史、地理、政治、經濟、風俗、民情、文化、法制等各個方面,把當時在台灣所能搜羅到的有關台灣文獻史料“一網打盡”。可以說,要想研讀有關台灣的歷史文獻,本書是最基本、最重要的史料。其最早的著作,為宋寶慶元年(公元1225年)趙汝適撰的《諸蕃志》;之後輯入明代著述53種,清代著述229種,民國著述26種,總計收錄了309種古籍,結集成595冊印本,累計近5000萬字,包括有大量台灣地區(府-縣)的方誌,明代關於台灣的各種著述,記述明亡後“南明”政治活動的重要史料,明清交替之際關於鄭成功的豐富著述,以及民國時期編纂的關於台灣的詩集,文集等。這是台灣地區有史以來最為重要、最為龐大,也是使用率最頻繁、徵引率最高的出版工程。
本書的資料來源,首先是極盡台灣地區各大圖書館之所藏,其次對海外(尤其是日本、美國、英國、荷蘭)相關的史料也進行了大量的蒐集,所以本書薈萃了從大內密檔,到私家珍藏,從聞名史著,到未刊手稿……堪稱集古今之大成。當年,在談及這套《台灣文獻叢刊》的編纂宗旨時該書編者周憲文說:“研究歷史,一要有史料,二要有史觀;前者賴有公開資料的風氣,後者得憑個人獨特的修養。我們十多年的工作方針,嚴格說來,就在儘量發掘並提供有關台灣的研究資料,因為有了充分的資料,社會上自然會有高明之士運用其正確的史觀深入研究,有所造就。”
正如周先生所言,該書所錄資料的範圍極為廣泛,堪為一部台灣歷史的百科全書。既有官家之密檔,亦有民間之手抄;既有地方縣府之方誌,亦有民間之族譜;從連戰祖父連橫所撰《台灣通史》到《劍花室詩集》;從《台灣兵備手抄》到《台灣私法債權編》《台灣私法商事編》;從台南台北之碑傳到台郡各建築之圖說;從民間遊記《稗海紀游》到歷朝官府印章之樣章……千百年來,台灣之與祖國大陸血肉相連,斑斑可考。1967年,另一編者吳幅員在本書正在編纂進程中說:“台灣之歷史文化來自大陸,當年大陸漢民族如何與台灣發生聯繫?如何來此開天闢地?又如何建立社會、政治以及其他種種設施?……迨明代以降,東南海上騷動,外由荷蘭、日本,內因‘海寇’‘流民’,台灣與大陸之關係愈益密切。”本書編者之一的楊亮功在為這套《台灣文獻叢刊》撰寫的跋語中留下這樣的話:“從本叢刊整個資料中,更可以看出台灣對於祖國在民族歷史上、文化上、政治上實有不可分割之關係。……故此一部《台灣文獻叢刊》實可當作中華思想史讀。”
二 該書與《台灣文獻彙刊》的區別
2005年1月,九州出版社、廈門大學出版社聯合出版了《台灣文獻彙刊》(100冊,定價6萬元)。
《台灣文獻彙刊》的主編廈門大學人文學院院長陳支平介紹說,這部九州出版社出版的“彙刊本”主要是補收了《台灣文獻史料叢刊》所未收的相關著述,有“補編”性質。基礎材料在“台灣文獻史料叢刊”,續加材料在“彙刊本”。有“叢刊本”的190冊,再加上“彙刊本”的100冊,互為補充,堪稱有關台灣史料的“大全”。
三 該書在大陸出版的重要意義
“欲亡其邦,先亡其史”。日本帝國主義實行殖民主義統治時期曾經在台灣實行了一系列的“國語運動”、“皇民運動”,學校實行日語教學,修改教科書,穿日本服飾,推行日本禮儀與文化,連台灣部分家族姓氏都被改為日本姓,如“林”姓就曾被改為“山中”。其目的和險惡用心就是妄圖從文化和歷史上割裂中國,達到徹底統治和占領台灣的目的。如今抗日戰爭勝利半個多世紀過去了,在台灣又有極少數人,數典忘祖,逆歷史潮流而動,圖謀搞“台獨”,搞去中國化,從教科書到“企業更名”,從史料到史學,他們大動手腳,企圖篡改歷史,妄圖把台灣從中國分裂出去。這是一場嚴重的鬥爭。維護中國的領土和主權完整是新時期中華民族每一個成員的神聖的歷史責任。出版《台灣文獻史料叢刊》這一文獻巨著,目的就是為了正本清源,揭示台灣歷史真相。
叢刊此時在大陸出版,具有特殊的重要意義。因為它以最原始、最有力的證據和最直接的不可否認的史實,深刻揭示台灣歷史發展變遷,特別是海峽兩岸中華兒女的血緣關係和不可分割的文化淵源關係,對於增強包括台灣人民在內的所有中華兒女的向心力,徹底粉碎極少數台獨分子的無恥讕言,旗幟鮮明地反對台獨,作用巨大。因而,它在歷史文化戰線上,當之無愧地成為了一道反對台獨,維護中國統一的堅固長城。
叢刊的出版發行,還將給台灣歷史、文化、經濟、制度延革等研究工作提供完整、系統的文獻史料,即使大陸的廣大讀者對祖國台灣的歷史文化加深必要的了解,從而增進相互交流融合,又能幫助大陸學術界在涉台資料收集與開拓研究領域作實質性的跨越,從而引領台灣問題研究進一步深入。
全書共190巨冊,精裝16開,定價:100000.00元人民幣。
作者介紹
自1957年至1972年15年間,先後有一千餘名專家學者參與了編纂該部叢刊。最重要的有以下三位:
周憲文(1907~1989),字質彬,號毅恆,筆名惜余。黃巖縣東山人(今屬椒江區)。1935年任國立暨南大學經濟學教授兼系主任,繼任商學院院長,抗日戰爭勝利後,任台灣省立商學院院長,後加聘為台灣大學教授、法學院院長兼台灣人文研究所所長。1964年籌建台灣銀行金融研究室,任主任,直至1972年退休。著譯逾三千萬言,主要著作有《經濟學術論綱》,《台灣經濟史》等,譯述有《經濟思想史》,《台灣農業的特徵》《台灣經濟與日本》等,主編書刊有《經濟學辭典》《台灣銀行季刊》等。被台灣學術界譽為“台灣經濟史的拓荒者”。晚年思鄉益切,為兩個外孫取名“思澄”“念台”,意為思念澄江與台州。1989年病逝於台北。1991年2月,骨灰由人護送回鄉安葬於東山鄉後許山上。
楊亮功(1897~1992),安徽巢縣(今巢湖市人)。1920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先後任天津女子師範教員,安徽省立一中校長。1922年赴美國留學。回國後歷任上海中國公學副校長,安徽大學校長,北京大學教育系主任等,並就任監察委員,1938年調任皖贛監察史,1948年復任安徽大學校長。到台灣後,曾任台灣“監察院”秘書長,“考試院”委員。1959年,為紀念抗日英雄丘逢甲,楊亮功,蕭一山,丘念台等開始籌辦創建“逢甲大學”。1968年升任“考試院”副院長,1973年擢為院長。1978年卸任,受聘“總統府資政”。1975年4月5日晚11時50分,蔣介石在台北草山官邸病逝,臨終前蔣介石口授了遺囑,在遺囑上籤字的有宋美齡、嚴家淦、蔣經國、倪文陳、田炯錦、楊亮功、余俊賢。楊亮功1992年病逝於台北。
另一位是台灣著名學者編輯出版家吳幅員。關於這部叢刊幾百種書的“提要”均由吳先生一手撰述。1977年,吳先生致力於這套叢刊已歷二十個寒暑,在寫畢相關諸書的“提要”之後,他又深情地說:“台灣之與大陸,不論從地緣以至血緣,都屬一體,雖曾先後遭受異族侵凌的影響,而這種‘血濃於水’的相互關係,永難磨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