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國立中央大學簡介
國立中央大學(中文簡稱:中大,英文簡稱:NCU),是一所現址位於台灣桃園縣中壢市的知名大學,其前身為民國4年(西元1915年)成立的國立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歷經民國11年(1922年)併入國立東南大學,民國17年(1928年)改名為國立中央大學,民國51年(1962年)在台復校的發展,目前是中華民國教育部認定國內七所研究型大學之一,亦為“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獲選的十二校之一。中大近年與國立清華大學、國立交通大學及國立陽明大學,以“松竹楊梅”為口號共組台灣聯合大學系統。松是中大的精神象徵,在占地60餘公頃的校園中,蒼松數量居全台之冠。中大亦為亞洲第一所男女同校的大學。校慶日為6月4日。
國立中央大學在英國泰晤士專上教育增刊2007年的評列當中為世界第398名,在國內僅次於台大、清大及成大。另外,由中國的上海交通大學在2008年的世界大學排名,國內共有7所大學名列世界五百大,國立中央大學排名為494名;首次進入世界五百大的行列。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院系設定
- 文學院
- 中國文學系
- 英美語文學系
- 法國語文學系
- 哲學研究所
- 藝術學研究所
- 歷史研究所
- 學習與教學研究所
- 理學院
- 物理學系(生物物理研究所)
- 數學系
- 化學學系
- 生命科學系
- 光電科學與工程學系(照明與顯示科技研究所)
- 統計研究所
- 天文研究所
- 認知與神經科學研究所
- 生物資訊與系統生物研究所
- 工學院
- 化學工程與材料工程學系
- 土木工程學系
- 機械工程學系(光機電工程研究所、能源工程研究所)
- 環境工程研究所
- 建設管理研究所
- 材料科學與工程研究所
-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 管理學院管理學術研究中心(高階主管EMBA碩士班)、管理學院電算中心、企業資源規劃(ERP)中心
- 企業管理學系
- 資訊管理學系
- 財務金融學系
- 經濟學系
- 產業經濟研究所
- 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
- 工業管理研究所
- 資訊電機學院
- 電機工程學系
- 資訊工程學系(軟體工程研究所)
- 通訊工程學系
- 網路學習科技研究所
- 地球科學學院
- 地球科學學系
- 大氣科學學系
- 地球物理研究所
- 大氣物理研究所
- 太空科學研究所
- 套用地質研究所
- 水文與海洋科學研究所
- 客家學院
- 客家社會文化研究所
- 客家語文研究所
- 客家政治經濟研究所
- 法律與政府研究所
- 客家政治經濟與政策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學術成果
- 2008年中大太空及遙測研究中心主任劉說安最近榮獲“俄羅斯聯邦工程科學院(Academy of Engineering Sciences,Russian Federation)”院士榮銜;此系俄羅斯最高科技成就獎,目前該科學院國外院士中僅5位華人。之所以獲此榮銜,劉說安認為,應與其將掩星觀測理論運用到重力波現象的觀測與詮釋有關。就創新理論言,劉說安與其研究團隊率先提出低軌道衛星掩星觀測地球大氣層中重力波的理論,套用於美國GPS/Met、德國CHAMP及台灣福爾摩沙衛星三號星系等掩星觀測資料,推演全球大氣重力波資訊,分析其時空特徵,不僅提供大氣動力及改善氣象預報關鍵資訊,更奠定福衛三號掩星觀測的自主能力。
- 鹿林巡天計畫(Lulin Sky Survey, LUSS):台灣的小行星發現肇始於中央大學。91年11月25日,中央大學天文所研究生使用鹿林一米望遠鏡意外發現2002 WT18(鹿林1號),成為台灣發現第一顆小行星。三年後,發現第二顆小行星2005GW60。在95年3月開始,中央啟動的“鹿林巡天計畫”,迄今總計發現約4 百多顆小行星、1顆近地小行星及1顆彗星。其中6顆小行星的軌道獲得國際小行星中心(MPC)確認,中大目前擁有4顆小行星命名權。
台灣國立中央大學校訓
中央大學的校訓是‘誠樸’,在對日本抗戰時期,因環境的需要,大陸時期羅家倫校長加了‘雄偉’兩字,現在對日抗戰已獲勝利後四十七年,我們回復僅用‘誠樸’二字。
‘誠’即對學問要有誠意,不以其為升官發財的途徑,不以其為取得文憑資格的工具。要知道從來成大功業,成大學問的人,莫不是備嘗艱辛,鍥而不捨地做出來的。對學問若無誠意,結果必至學問自學問,個人自個人。現在一般研究學術的都很少誠於學問。看書也好,寫文章也好,都缺少對學問負責的態度。至於人與人間,應當以誠相見,就更用不著說了。
‘朴’就是質樸和樸實的意思。現在有些人,以學問做門面,作裝飾、尚纖巧、重浮華;很難看到埋頭用功,不計功利而在實際學問上作遠大而艱苦的努力者。要體念‘幾何學中無王者之路(捷徑)’這句話。須知一切學問之中皆無‘王者之路’。崇實而用笨功,才能樹立起樸厚的學術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