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魯番在漢代時為西域三十六國之一的車師前王庭地,魏晉時為高昌郡,北魏太平真君三年(公元四四二年),曾據河西地區的北涼王族沮渠安周占領此地,不久被當時雄據漠北的柔然所滅,此後戰亂不絕,直至金城榆中人瞿嘉建立瞿氏高昌國。
佛教何時傳入吐魯番地區尚無確切史料證明,但高昌國時期對佛教的篤信是無可置疑的,唐初玄奘法師取經路過這裡時,曾受到高昌王瞿文泰的盛情款待,並竭力邀請玄奘法師留居此地弘揚佛法,玄奘法師為完成取經大任,力辭不就,以絕食相拒始得脫身。
唐代後期,西遷的一支回鶻人入居吐魯番,建立西州回鶻政權,回鶻人對佛教的崇信也達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無論是地面寺院還是石窟造像在這一時期都有相當數量的發現。
古高昌區的石窟寺主要分布在柏孜克里克、吐峪溝、雅爾湖、奇康湖、勝金口、拜西哈爾等處,以前兩處最具代表性。吐峪溝石窟位於鄯善縣西南約四十公里處,大多數洞窟已坍塌或被淤埋,現存八個洞窟尚有部分壁畫,石窟平面均為方形或長方形,有中心柱式塔廟窟,頂型有券頂、覆斗頂、套斗頂、穹窿頂等多種樣式,壁畫題材有立佛、七佛、千佛及一定數量的佛本生和因緣佛傳,從洞窟形制、人物著裝及繪畫技法等方面來看明顯具有龜茲地區及中原北方地區文化因素的沈積。
雅爾湖石窟大體可分為前、後兩期,前期洞窟約開鑿於公元五世紀左右,是吐魯番地區所見最早的佛教石窟;後期洞窟建於回鶻高昌時期,藝術風格與前者有較大的差距。
柏孜克里克石窟位於吐魯番市東北約五十公里處,在維吾爾語中為「美麗的裝飾之所」,共有編號洞窟五十七座,主要開鑿於公元九世紀以後的鶻高昌時期,下限可能到十三世紀。建築方面的顯著特點是常用土坯砌筑前室或依託山崖完全用土坯壘築,形制有中心柱式塔廟窟及具有回鶻佛教藝術特色的迴廊式佛殿窟,壁畫題材有各式佛、弟子、菩薩、天王及極具民族特色的回鶻供養人像,大幅壁畫常見有法華經變、淨土經變及因緣佛傳圖等,壁畫以線描為主,常用墨色勾勒輪廓,面部及肢體施以暈染,色調以紅、黃等暖色為主,整體畫面給人以金碧輝煌的感覺。
古代吐魯番地區是中西文化交流的大熔爐,東西方文化在此匯粹融合併綻放出絢麗的奇葩,近年來,北京大學晁華山教授又在勝金口等石窟群中辨識出發源於古代波斯薩珊王朝的摩尼教壁畫,這更為探尋古高昌區石窟藝術增添了一份的色彩。
相關詞條
-
高昌故城及附近石窟
故城位於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吐魯番城東40公里勝金台南,維吾爾語稱亦都護城,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高昌故城及附近石窟 正文 配圖 相關連線 -
高昌國
高昌(維吾爾語:Qara-hoja),漢族在西域建立的佛教國家,位於今新疆吐魯番東南之哈喇和卓(Karakhoja)地方,是古時西域交通樞紐。地當天山南...
歷史沿革 地理 相關制度 軍事力量 宗教信仰 -
克孜爾石窟
克孜爾石窟坐落於懸崖峭壁之上,綿延數公里。它是我國開鑿最早、地理位置最西的大型石窟群,大約開鑿於公元3世紀,在公元8-9世紀逐漸停建,延續時間之長在世界...
簡介 歷史 壁畫 典故 無價之寶 -
高昌回鶻
在840年的回鶻西遷浪潮中,以龐特勤為首的一支越過天山進入焉耆地區。當他得知逃到漠南的回鶻可汗烏介已被殺害的訊息後,便於848或856年在焉耆自稱可汗,...
簡介 歷史 政治 文化 外交 -
柏孜克里克石窟
柏孜克里克為維吾爾語,意為華麗裝飾之所。又稱柏孜克里克千佛洞。位於新疆吐魯番東北約50千米處,鑿建於火焰山木頭溝西岸崖壁,現有編號共83窟。柏孜克里克石...
古蹟簡介 歷史追尋 洞窟形制 分窟介紹 吐魯番石窟寺群簡介 -
伯孜克里克石窟
吐魯番的石窟寺群多達十餘處,合稱高昌石窟,和新疆的龜茲石窟,以敦煌、雲崗龍門石窟為代表的中原石窟,以及印度最大的石窟遺址阿旃陀石窟齊名,高昌石窟是世界佛...
伯孜克里克石窟簡介 組成部分 重修寺院 石窟形態 伯孜克里克石窟的三個時空 -
清潭頭石窟造像
清潭頭石窟造像在臨海沿江鎮清潭頭村,位於村西約500米的石佛堂後面。 清潭頭石窟造像共二尊,大者鑿壁成窟,小的即在岩背之上。 從石窟的開鑿情況來看,因沒...
-
古絲綢之路
“絲綢之路”是指起始於古代中國,連線亞洲、非洲和歐洲的古代路上商業貿易路線。狹義的絲綢之路一般指陸上絲綢之路。廣義上講又分為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
簡介 歷史沿革 海上絲路 路線 歷史發展 -
庫車森木塞姆石窟壁畫
庫車森木塞姆石窟壁畫,窟址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庫車縣克內什村西北,是古龜茲東部最大的一處石窟群。森木塞姆是維吾爾語“滴滴泉水”之意。森木塞姆石窟位於新疆庫...
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