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收藏是一種文化,收藏是一種閱讀,收藏是一種財富,收藏是一種幸福。明朝張岱曾說: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無深情也;人無疵不可與交,以其無真氣也。愛古玩者皆是有[癖]之人,對器物和器物背後的文化一往情深。
藝術收藏品是華夏文明的縮影,是中華民族歷史文化的載體,它以數量廣泛和自身獨具的魅力詮釋著特定的歷史文化。對古玩文物藝術品的收藏和鑑賞不僅可以使人漫步於悠久燦爛的歷史文明之中,而且還能使人在陶冶情操、增長知識的同時,取得可觀的經濟效益。
內容簡介
俗語云:[亂世藏黃金,盛世收古玩。]極言古玩文物收藏與世道亂治關係之深也。當今社會,萬、萬樂奏,國秦民安,經濟繁榮,文化發展,乃和諧之盛世也。故收藏之事,水漲船高,於世人已成熱門之舉。本叢書分門別類,擷取精華,計有:古籍、古家具、古陶瓷、古錢幣、書畫、玉器、青銅器、郵票八種,除講解收藏知識、鑑賞歷代精品外,還教以鑑別真偽之法、介紹收藏市場前景等等,使初涉收藏之門者能從中獲益匪淺。
作者簡介
陳鴻彝,本名陳洪宜,男,江蘇泰州人,1941年生。1966年南京師範學院中文系畢業,1981年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古典文學研究生班畢業,獲碩士學位。先後執教於中國人民警官大學中文系、中國人民公安大學文學系,曾任中文系主任,校圖書館館長及《現代世界警察》雜誌、《中國人民警官大學學報》主編,現任該校教授、研究生導師。長期從事古典文學與歷史的教學與研究工作,重點為古代散文與古代治安史。主要學術著作有:《中華交通史話》(中華書局)、《中國治安史》(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中國古代治安簡史》(民眾出版社)、《古籍典故》(太白文藝出版社)、《點擊帝國興衰》(百家出版社)等。
目錄
第一章 從金石到簡書
第一節 文字的來歷:從刻符到契字
第二節 組字成文:從甲骨文到金文
第三節 太史庋藏:國家文獻收藏的揭幕
第四節 周秦之書:簡書與帛書
第五節 [蒙恬筆]與[中國墨]
第六節 簡帛的編卷與收藏
第二章 漢魏竹帛與晉唐寫本
第一節秦代書籍的製作、收藏與毀禁
第二節 秦漢的文字改革
第三節 漢代的文籍搶救工程
第四節 紙書取代簡帛
第五節 漢魏六朝的書手與書市
第六節 傳統日錄學的產生
第七節 六朝的藏書、禁書與毀書
第八節 隋唐捲軸與收藏
第九節 敦煌奇蹟的發現
第三章 發達的印刷業與圖書收藏
第一節 從雕版印畫到雕版印書
第二節 五代的[監本書]
第三節 宋代的出版業
第四節 金元出版業與宋元毀版
第五節 宋元版本收藏的體材化
第六節 版本學與金石學的付立
第七節 明代出版業與公私收藏
第八節 清代官書出版與四庫收藏
第九節 清代的個人收藏與文字獄
第十節 明清的書日著錄及其他
第十一節 近代書藏:在憂患時局中跋涉
第十二節 不畏烽煙救國寶
第十三節 對歷代書藏利弊的反思
第十四節 中國曆朝的出書量
第四章 中國古籍的版本構成
第一節 版本學的對象
第二節 金石竹帛:古籍版本的初始形態
第三節 版式:功能性與審美性的統一
第四節 字型:文本錄入的靈魂
第五節 避諱種種
第六節 註疏品評:幫你和古人對話
第七節 校勘:版本價值的保證
第八節 斷句與題跋
第九節 裝幀:工藝美學的運用
第五章 古籍版本的識別與欣賞
第一節 對古籍版本的總體把握
第二節 從外形式談版本的認知
第三節 從內形式談版本的認知
第四節 歷代寫本的鑑賞
第五節 歷代雕印本的鑑賞
第六節 歷代非雕印本的鑑賞
第七節 經典版本的美學要素
第六章古籍收藏與市場前景
第一節 版本收藏需要時代眼光
第二節 版本價值與古籍市場
第三節 古籍的保護與管理
第四節 古籍造偽與版本制假
第五節 法律保障下的私人收藏與行銷
第六節 傳統版本的市場走向
附錄
一 歷代著名藏書家所撰[藏書目](舉例)
二 古籍版本研究參考書日
書摘
第二章 漢魏竹帛與晉唐寫本
秦漢進行的文字整合工程意義深遠。紙的發明是書史上的劃時代事件。東漢兩晉南北朝時期,紙質寫本逐步取代了簡帛。到隋唐時期,[列架三千,家藏萬卷]已不再是個別現象,而成為廣大學者和書香門第的普遍追求。敦煌藏書更是我國公眾收藏的絕響。在國家出書與收藏方面,秦漢隋唐政府都曾做過努力,但秦皇焚書、項羽縱火、董卓行兇、安祿山造反,都曾給古籍造成毀滅性的大災難。
第一節 秦代書籍的製作、收藏與毀禁
秦代統一中國後,始皇帝曾下令收聚天下圖書,召請儒生博士與其議論。秦政府設有專職史官,保存著包括[秦記]在內的往古史書,有一本書就叫做《大事記》。還設有數十名博士官,分別主管著[詩]、[書]、[百家語]的收藏與研討。秦始皇要天下[以吏為師,以法為教],明令推、廠法典、獄案之類的書,比如《秦律》、《封診式》、《為吏之道》等書,當時就是隨著秦軍的推進而普及於各地的。另外,趙高、李斯等人有新編新撰的語言文字之書如《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等,還有大量的醫藥、卜筮、算術、種植、樹藝之書如《秦律十八種》、《語書》、《大事記》,日用雜書《日書》之類。這些,當時國家都派有專人收藏、保管、學習、研究。此外,秦政府特重戶口、田土、兵役、勞役、房產、馬牛等的登錄,有所謂[十三數]之說,立項非常、廠泛,相關籍賬、簿冊等文書檔案資料,政府都給予認真的保存。可見,秦代不僅有制書、藏書之規,還有藏書之實。秦人也搞書殉筆葬,僅雲夢一座秦墓中,就發掘出大批簡書以及筆墨等實物,足證當年公私制書、藏書的風氣很盛,而且頗具規模。看來,只記得秦皇焚過一批私藏的儒家經典,而忽略秦人在那么短的時間內作出的出版成績,是不公道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