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引發了大危機
20世紀30年代的大危機在許多人心目中已經是一個遠逝的噩夢,但經濟學家圍繞這次大危機原因的爭論一直沒有停止過。
大危機的直接原因當然是總需求的大幅度持續減少,但又是什麼引起總需求的這種變動呢?美國經濟學家米爾頓·弗里德曼(Milton Friedman)和安娜·施瓦茨(Ama J·Schwartz)在1963年出版的《美國貨幣史:1867——1960》中提出,引起這種總需求減少的最主要原因是貨幣量的減少。儘管美聯儲並沒有減少發行量,包括流通中現金和銀行準備金在內的貨幣基礎也沒有減少,但由於許多債務人無法償還貨款,銀行不良資產劇增,以及儲戶擠兌,許多銀行破產。銀行破產減少了貨幣量中的另一個重要部分——存款,正常的貨幣供給量減少了20%。這是總需求減少和大危機如此嚴重的最根本原因。換言之,貨幣是引起大危機的關鍵因素。
針對這種觀點,美國經濟學家彼得·特明(Peter Temin)在1976年出版了《是貨幣因素引起大危機嗎?》,他認為大危機產生於自發支出的減少,這種減少與貨幣供給量無關,主要是由於人們日益增長的悲觀情緒和不確性的持續。
貨幣有多重要
對歷史的爭論總是為現實服務的。這兩種觀點的背後是幾個世紀以來,經濟學一直關注,而且至今也沒有一致看法的一個問題:貨幣對經濟到底有多重要?貨幣以什麼方式影響經濟?這個問題對理解經濟運行的規律和政府巨觀經濟政策極為關鍵。只有了解不同經濟學家對這個問題的回答,我們才能解釋和評價不同國家在不同時期所運用的貨幣政策,才能知道這些政策背後的理論,以及它能起到的作用和局限性。
作為交換媒介的貨幣是與人類社會的交換活動同時出現的。當原始社會末期出現了部落與部落或者人與人之間的交換時,世界各地就出現了不同形式的貨幣。儘管以貝殼、石頭、貴金屬為形式的貨幣與今日的紙幣不同,但它作為交換媒介、價格尺度、支付手段和價值儲藏的基本職能並沒變。對個人來說,貨幣,或者俗話所說的錢,代表財富,貨幣的多少決定人的生存狀態,當然極其重要。但對社會而言,貨幣無非是便利交易和商品流通的工具。在德語中,貨幣(Geld)包含通用(gelten)的意思,即貨幣是普遍接受的交易媒介。一種工具對整體經濟當然談不上有什麼至關重要的作用。
發展
當人類社會進入市場經濟之後,貨幣的作用日益重要了,不僅市場經濟的最早代言人重商主義者把貨幣等同於一國的財富,以保護主義貿易政策實現富國富民,而且,有更多的經濟學家看到了貨幣對經濟的直接影響。18世紀的美國哲學家和經濟學家大衛·休謨就指出:“在貨幣輸入空前激增的各國,一切帶有了起色,面貌一新;各行各業朝氣蓬勃,幹勁十足,商人更加雄心勃勃,力圖進取,製造業者更加兢兢業業,精益求精,連農民扶犁也手腳輕捷,格外用心了。”休謨的這句話是指貨幣增加刺激了總需求,引起經濟繁榮。
但貨幣量劇增也未見都是好事。十五六世紀地理大發現和隨之而來的西歐各國對海外的掠奪使作為貨幣的金銀大量進入這些國家。貨幣的這種急劇增加並沒有引起經濟繁榮,相反都導致物價飛漲,這被經濟史學家稱為“價格革命”。這次“價格革命”使經濟學家更加審慎地看待貨幣,這就產生了至今仍有影響的貨幣數量論。在對貨幣與經濟關係的研究中,凱恩斯以前的古典經濟學家形成了一種與主流地位的觀點——古典二分法。
內容
古典二分法就是把經濟分為兩個互不相關的部分———實物經濟與貨幣。相應地,經濟學也分兩個互不相關的部分———經濟理論與貨幣理論。經濟理論研究實物經濟中產量的決定,決定產量的是資源、人口、技術這些因素。貨幣理論研究貨幣如何決定物價水平。根據貨幣量同比例變動,貨幣的價值(即購買力)也取決於流動中的貨幣量,與貨幣量反比例變動。換言之,貨幣量變動引起物價水平同比例變動和貨幣價值反比例變動。這就是著名的貨幣數量論。由這種古典二分法又得出了一個重要的推論:貨幣中性論。這就是說,在經濟中,貨幣量的變動只影響物價、名義利率、名義匯率、名義GDP這些用貨幣單位表示的名義變數,並不影響真實利率、真實匯率、真實GDP這些用實物單位表示的真實變數。這種理論的基本觀點是貨幣對經濟沒有實質性影響。
現況
在今天看來,古典二分法太簡單了,也許它反映了金本位資幣制和經濟尚不像現在如此複雜的經濟中的規律,但已經不適用於今天。即使繼承了貨幣數量論或貨幣中性論觀點的經濟學家,理論也大大改變了。今天的經濟學家用不同的理論解釋貨幣在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對國內和國際經濟的複雜影響。這些理論是20世紀30年代以後經濟學的重要發展,也是各國不同貨幣政策的理論基礎。我們以後的話題正是以這些理論與政策為中心展開。
●作者系清華大學EMBA項目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