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屍

古代女屍

古代女屍點擊查看大圖
一具頭帶金冠,身披絲綢,面容栩栩如生的古屍在江西省南昌出土。經過對墓主人大量隨身飾物的初步分析,江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樊昌生近日宣布,這一明代墓葬是江西省10餘年考古中最重大的發現之一。
古墓是在位於南昌市郊的華東交大校園修建學生公寓時發現的。12月3日,華東交大正推平古墓所在小山坡,挖土機突然挖到墳墓,省考古研究所接報後趕到現場進行處理。因挖地施工,棺蓋早被打開。清理完堆埋在木棺上面的泥土後,8匹褐色綢緞出現在眾人眼前。綢緞搬開,筆者見到的是用大量衣物裹著的墓主,但此時還看不見墓主的真面目。
因天色已晚,還下著小雨,下午4時45分,考古人員將墓主重新裹好,抬出木棺,將其同出土的隨葬物一同運回省博物館。在木棺底下,鋪有一層15厘米厚的棉皮和一些起乾燥作用的燈芯草,棺木底部還有3個圓圓的錢形孔。當晚8時許,考古專家在省博物館裡進一步撩開了墓主的“面紗”。
首先摘除金冠。因年限長,金冠的部分金花金葉已斷落,加上金冠用布綢系在頭部,因此摘除難度較大,約15分鐘後,終於摘除成功。墓主身上的第一層裹布打開後,又有10多件袷衣、布裙,均為紫褐色。剝開了3層袷衣後,是10餘個用白紗布打成的死結、活結。據了解,這或許同當時的埋葬風俗有關。
解開11個結後,一件刺繡精緻、光滑,看上去極為華麗的長衣出現了,長衣的胸前繡著鳳舞祥雲的圖案。當臉上的面紗從頭往下撩開時,古屍的面目展現在人們面前。據初步斷定為是一具女屍。只見一縷黑髮和兩彎細眉,臉上的皮膚看上去很蒼白,但極富水分。與此同時,考古專家在墓主的胸前及後腳部各發現一塊藍色的16厘米長的大件玉飾和一隻金器。

研究結果

5日下午,江西醫學院、南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專家對女屍進行了初步病理鑑定。據屍表分析,墓主約為55歲至60歲。意外的是該墓主生前就已是禿頂,在其頭頂部戴有一頂假髮,假髮是用針縫在一塊褐色的布上,然後再蓋上去的。
經過多方探尋,考古專家終於在工地南面的余土堆里找出一塊殘片碑,隨後又相繼找出了9塊殘片,殘碑約5厘米厚。經拼合後只能看清右邊“皇明”兩個豎排的小篆文字,在明的下面,只有一個“寧”字中的“宀”,和資料表明的“明寧王”相符。根據發掘的文物特徵、墓穴形制查閱相關文獻,確定該墓屬於明後期,距今約500年。早在1982年,在江西南城曾發掘過4座明墓,交大的古墓的葬法、陪葬品等同南城明墓極吻合。據江西省考古所樊所長介紹,根據確鑿資料查明,該墓主可能是朱元璋第17個兒子寧王的一個妃子,該墓屬王妃墓。專家稱,可能是個小妃之墓。
據江西省考古專家介紹,朱元璋在江西封了3個王,分別為益王、淮王和寧王。益王在南城,其王墓早在1982年就被發掘。當時益王墓是同兩個王妃合葬的,兩王妃的屍體已腐爛。淮王在波陽地帶,至今還沒有類似古墓發現。這次華東交大古墓出土,是寧王府系列墓葬首次被發現。
從安葬術來看,這座古墓也非常特別,雖無前後室之分,僅長190厘米、寬49厘米,但極具特色:墳墓分4層,扒開虛土後便是一層12平方米的三合土,緊連著是用青磚沿棺木四周砌成的矩形,最裡面是一層10至15厘米厚的松香。
王妃墓為啥規模不大,且只有一個墓穴?據江西省考古研究所徐主任解釋說,漢晉等早期的埋葬方式是多墓室的,到了唐宋後,特別是南方,墓室就較為簡單了。然而,一般來說南方雨水多,土壤酸性大,歷經這么多年,屍體肯定腐爛,而這個墓主卻保存如此完好,實屬罕見。
因此該墓的葬術極具特色,具研究價值,考古專家說,要將整個墳墓整體遷回收藏作研究資料。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