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簡介
朱根勛,筆名煙雨。1932年生,江蘇省靖江市人。曾任靖江縣委常委,縣政協副主席。已離休。青年時期即愛好詩詞,現為江蘇省作家協會會員、中華詩詞學會會員、中國格律詩學會理事、靖江市馬洲詩社社長、《馬洲詩畫》主編。
內容簡介
《古今靖江詩抄》上溯宋元明清,下記當代如今,時間跨度近千年,把靖江從一個江邊小渚演變成陸,進而又成為揚子江畔一座充滿活力的城市,這段滄海桑田的寓言敘述得色彩斑斕,變幻多姿。靖江歷史的紋理被詩歌的彩線勾連起來,靖江的文脈也因此而疊現出來。
《古今靖江詩抄》 把一塊彈丸之地與整個華夏大地緊緊地連線了起來,把過去長江之中的一塊浮沙與中原山水有機地融合起來,把一個建制才四百餘年的江邊小邑,同悠悠五千年華夏文明結合起來,讓一個過去一直孤零零的靖江仿佛頓然之間有了一種歸依感、貴族感、榮譽感,而不再為自己的孤苦無助而悲哀。
內容摘要
(一)
最早在靖江這塊土地上寫下開篇詩作的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蘇軾。據林語堂考證,他曾三次到過靖江(宋時稱馬馱沙),住在靖江,最長的一次時間有三個月之多。在逗留靖江期間,寫下了《漁父》(四首)、《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柳氏二外甥求筆跡》(二首)和《牡丹詩》一首。在這幾首之
中,《惠崇春江晚景》第一首可謂是老少盡知,婦孺朗然:
竹外桃花三兩枝,
春江水暖鴨先知。
蔞蒿滿地蘆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時。
然而,我們原來只知道這是一首提題畫詩,只知道這首詩里充滿著深刻的這裡,尤其是在改革開放條件下昭示與人們的實踐精神、探索精神,而竟然不知道他就產生在我們生長的這塊土地上。
而第二首,恐怕對於一般的讀者來說,則就顯得非常陌生——
兩兩歸鴻欲破群,
依依還似北歸人。
遙知朔沫多風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漁父》(四首)可謂是充滿了生活的情趣、把那時臨江瀕海的半農半漁的農家那種悠然閒適的生活躍然紙上,同時,也把詩人心中隱隱的不快和失落寄諸詩中:
(一)
漁父飲,誰家去。魚蟹一時分付。酒無多少醉為期,彼此
不論錢數。
(二)
漁父醉,蓑衣舞。醉時卻尋歸路。輕舟短棹任橫斜,醒後
不知何處。
(三)
漁父醒,春江午。夢斷落花飛絮。酒醉還醒醒還醉,一笑
人間古今。
(四)
漁父笑,輕鷗舉。漠漠一江風雨。江邊騎馬是官人,借我
一舟南渡。
而一首《牡丹詩》,則更為人們留下了許多撲朔迷離、令人費猜的故事: 這首詩的原題是:《杭州牡丹開始,仆猶在常潤,周令作詩見寄,次其韻,複次一首送赴闕》
羞歸應為負花期,已見成蔭結子時。
與物寡情憐我老,遣春無限賴君詩。
玉台不見朝歡酒,金縷猶歌空折枝。
從此年年定相見,欲師老圃問樊遲。
註:常潤,常州、潤州的簡稱。古代馬馱沙屬常州府管轄。
通過詩中“花期”、“結子”、“寡情”、“遣春”、“折枝”、等等辭彙,聰明的讀者肯定能夠看出,這是一首愛情詩。只是如同李商隱的《無題 相見時難別也難》一樣,這一首詩到底是寫給誰的,詩人心中的情人到底是誰,到現在還沒有一個準確的定論。也正因此,更給人們一種考證的可能,更能激發人們探究的熱情。但是就目前來說,這還是一個不能解開的謎團。
但是不管如何,這不能影響這幾首詩奠定靖江抒情詩的基礎、開一代詩家先河的地位。尤其是今天我們還可以從中窺見我們靖江先民那種獨特的生活方式、濃郁的生活情趣,那種面江而居、舟楫橫行,魚蝦為伍、以江而食的原始生活習俗,以及那種曠世豁達的胸懷、
聰穎靈活的個性由來。
接下來的是南宋大元帥岳飛的《滿江紅 寫懷》,即大家熟知的《滿江紅 怒髮衝冠》:
怒髮衝冠,
憑欄處、
瀟瀟雨歇。
抬望眼,
仰天長嘯,
壯懷激烈。
三十功名塵與土,
八千里路雲和月。
莫等閒、
白了少年頭,
空悲切。
靖康恥,
猶未雪。
臣子恨,
何時滅。
駕長車,
踏破賀蘭山缺。
壯志飢餐胡虜肉,
笑談渴飲匈奴血。
待從頭、
收拾舊山河,
朝天闕。
怒髮衝冠:形容憤怒至極。瀟瀟:形容雨勢急驟。長嘯:感情激動時撮口發出清而長的聲音,為古人的一種抒情之舉。
等閒:輕易,隨便。靖康恥:宋欽宗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虜走徽、欽二帝。賀蘭山: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天闕:宮殿前的樓觀。
這首詩寫於建炎四年(公元1131年),岳飛本來駐軍泰州,可因為那裡一馬平川,無險可守,遂退兵至馬馱沙,在這裡帶兵習武,侯敵以殲。但是,面對著金兵的步步入侵,南宋小朝廷綏靖苟安政策,詩人心中難平,不由得怒髮衝冠,獨自登高憑欄,陣陣風雨剛剛停歇。於是,抬頭遠望天空一片高遠壯闊之景,於是禁不住仰天長嘯,一片報國之心猶如火山爆發、烈焰奔騰、噴薄而出,肉如飛流直下、一泄千里。想想自己三十多年的功名如同塵土毀於一旦,八千里南北轉戰櫛風沐雨,經歷過多少叱詫人生。
所以,從內心深處發出呼喊:好男兒,要抓緊時間為國建功立業,不要空空將青春消磨,等年老時徒自悲切。尤為讓詩人刻骨銘心的是,靖康年間的奇恥大辱,至今也不能忘卻。而作為國家臣子的滿腔憤恨,何時才能泯滅!所以他發誓我要駕上戰車,踏破賀蘭山缺。我要滿懷壯志,報仇雪恨,喝敵人的鮮血,吃敵人的肉。並且暢望著待我重新收復舊日山河,再帶著捷報向國家報告勝利訊息的時刻的來臨。
為了這,他帶領軍士在靖江日日操練,夜夜防守,同時教導兵士開墾種地,自我保障,幫助當地老百姓開溝挖渠、興修水利,和廣大民眾結下了深深的友誼。一段時間後奉召離靖,並把一批隨軍家屬和傷員安置在靖江,深情地祈禱上蒼:保證靖江三百年無旱災,三百年無水災,三百年無蟲災。囑託他們和靖江先民,這裡是一塊好地方,好好開放這塊土地,利用這塊土地,建設好自己的家園。鄉人因感於岳飛的愛民如子的深厚情誼,故而都不忍他的離去。人們感念岳飛,所以特地為他建造了一座祠堂。這,也是當時第一座專為生者建造的祠堂——今天靖江城西的“生祠堂”由此得名。後來雖屢遭戰火的焚毀,但是人們總又把它恢復重建、香火侍奉。以致岳王廟逐漸成為人們祭奠英靈、祈福消災的瑞地,一處遊覽景點。今天的生祠堂,也已成為靖江西部現代化農業示範區的一座重鎮。而作為生祠堂的標誌性建築的岳王廟,也已成為一處省級文化保護遺蹟,成為當地的一處愛國主義教育基地。而岳飛的這一首《滿江紅》詞作,不但因其豪放的風格、雄渾的氣勢、曠世語言,成為我國古典詩詞中的珍品,更因其深邃的意境、堅定的信念和強烈的民族精神而成為古今中外愛國主義教育不可多得的教材。也許正因為這些,給小小的靖江注入了沉甸甸的歷史,豐厚的文化底蘊,而岳飛“精忠報國”的精神更成為靖江人民精神基奠,鼓舞著一代又一代靖江兒女建設家鄉、報效祖國。
(二)
在《古今靖江詩抄》中有一首元代進士朱經的《驥渚漁燈》,而通過“驥渚”一詞,則讓我們清楚地回憶起靖江行政區劃在當時的歸屬以及後來的演變。驥渚是靖江的舊稱。靖江建縣之前的疆域,春秋時屬吳,秦時屬九江郡,後來則分別屬於泰州、泰興,明代時也曾屬於江陰。明成化七年(1471)建縣。據考證,三國赤烏年間這裡才有長江之中的一片綠洲,成為當時吳大帝的牧馬之地。所以,靖江舊曾有馬馱沙(其實是靖江方言“牧馬大沙”的諧音)、驥沙、驥江、牧
城、馬洲等稱呼。又因為靖江是在長江之北、江陰的對岸,所以也叫陰沙。也正因為這些,在今天的靖江,帶有類似名稱的單位、企業比比皆是,不一而舉,而且靖江的文化人也往往喜歡稱自己為“牧馬人”、“馬洲居士”等等等等,而作為我們靖江地方標誌性城市雕塑就是屹立在原來靖江城南大門入口處的一匹迎著朝陽凌空馳騁的白馬,而作為靖江文化傳播主陣地的靖江電視台的台標也是由“靖江電視”(“JJTV”)幻化而成的奔馬圖案。
“漁舟薦宿傍清江,燈火熒煌月一窗。
素焰映沙光耿耿, 餘輝照水影雙雙。”
同樣,可以作為印證的是通過這首詩,我們看到了靖江先民依江而存,靠水吃水的原始生活狀態。而朱經和其後的王逢的“孤山”詩作,則讓我們清楚地看
到了靖江這塊土地的歷史衍變,怎樣有一塊江邊小洲慢慢長成現在這樣與長江一線相迎的一塊陸地的:
“一點涼青入望遙,
檣烏飛處白生潮。”(《孤山帆影》)
“海門窺長江,鉅浸天浩渺。”(《望孤山》)
孤山,原來是聳立在長江江邊的一座小山,它的高度僅有50多米,方圓不足兩千米。據史料記載,數千年以前,孤山只是長江中的一塊礁石。公元1488年,就是靖江建縣的第十七年,這塊礁石才挽沙登入,正式成為一座小山。後來,只是由於長江上游千百年來泥沙的衝擊日積月累而漸漸地沉澱起來、延伸開來,逐漸成為今天遠離長江約二十公里的一座、成為蘇北廣闊平原上的一個獨特景觀,故而得名。當然我們現在知道,孤山不孤,它其實是和長江對岸的江陰黃山山脈一脈相承,只不過由於當年地質時代的“造山運動”中某些因素的缺乏使之成為一個未曾發育完全的分支罷了。這不,現在雄跨長江的江陰大橋的北橋頭堡的基礎就立在這條山脈的大腿上。——當然,如果那樣長江也就絕對不是現在的樣子,而靖江也完全不是現在的金靖江了。
也許正因為孤山這種獨特的地理形勢,因為孤山在蘇北平原上獨一無二的地位,所以,他成了靖江乃至整個蘇北的一座地理標誌,一座人文景觀,登臨孤山、遊覽孤山、吟詠孤山成為文人雅士亦或凡夫俗子們的一種雅趣,一種風尚。尤其是在每年農曆的三月初三,登山賞景,飽覽春心,成為一種源遠流長的民間習俗。所以,至今在民間仍然流傳著“三月三,上孤山”的民謠,保留著三月三的孤山廟會。所以很自然,在靖江詩作之中,孤山也成為一種獨一無二的題材,成為爭相競唱的尤物,成為一道亮麗的人文風景線。例如:如上面朱經的《孤山帆影》、余遠的《孤山釣月》、朱得之的《題孤山》,殷雲霄的《夏日與易東桂登孤山約游君山》、朱正初《偕劉太宰黃明府孤山燕集》等等等等,細細數來幾近三十首,而且個個命題新穎,立意高妙,語彙空前,氣宇軒昂,把平凡的名不見經傳的小小孤山寫得美輪美奐,妙趣橫生,贏得境內外多少人朝思暮想、垂涎欲滴,以至那一座小小的孤山前車水馬龍、摩肩接踵,成為邑內外客人、成為當地人們遊覽的勝跡,成為靖江人民心目中的一種驕傲,一種情感的寄託,一種心靈的慰藉,一種文化的發源地和象徵。而且經久不息,今天尤甚。所不同的只不過由於時代的不同,政治的更迭,景物的變化,生活的差異,人們登臨時的心境不一、感覺也不一罷了。
丁泯的《題紫薇宮》和王逢的《題馬洲書院並序》,則為我們記下了靖江最早的文化盛事、道教場所的情形:
地隔江塵一鏡開,清虛疑是小蓬萊。
丹房有藥常留火,石徑無人半鎖苔。
樹色暫迷汀雨後,江聲如咽海潮來。
桃花滿院春風暖,題詠誰同夢得才。
馬洲書院,是靖江的第一所學堂。因為其在靖江的文化教育史上舉足輕重的地位,一直受到靖江人民的崇敬和讚揚。相傳它是由孔子五十二代孫元虔昆季所建。
王逢的序中說:“(孔子)其五世祖若罕,高抗不群,長於春秋。當宋南渡,自闕里將之衢,流滯泰興。見河流達南江,詢之老人,曰:‘此龍開河也,西北通淮泗。’因嘆曰:‘吾洙、泗龍泉之之流,其在茲乎?’遂築室河上,與其子端志,各授弟子業。從游日眾,乃有甾田百畝,人助以力,官復其稅。戒子孫:‘治生勿求富,讀書勿求榮,邑大夫嘉之,易名龍開河曰揚教,示崇化也。’……”
從這段序言之中,我們可以看出,馬洲書院建立之初的“教育觀”—— 治生勿求富,讀書勿求榮。應該說,這也是馬洲書院千百年來修身立命的根本,也是一代代馬洲書院學子銘的宗旨,是我們至今必須牢記的“校訓”。所以,詩中曰:“盡變衣冠俗,終歸禮儀源。”而且殷殷告誡“江南遊學子,瞻拜敢忘言。”這裡就告訴我們,馬洲書院的學風是如何的嚴謹,即便就是外地來馬洲遊學的人們也概莫例外,必得尊崇。
也許,正因為這些,馬洲書院才能夠在馬洲人的心中成為一座巍巍豐碑,從而備受崇敬、代代相傳。這正因為這些,這才在靖江人民心中樹立起一種高遠的、健康的教育觀、成才觀,才能為靖江這塊土地的繁衍和繁榮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和精神支柱。
(三)
毋庸諱言,靖江的歷史不長。明代的一首《開邑謠》,則明確地告訴人們這一點。同時,這一首詩也委婉地向當時的外鄉人說出了自己的心思:
馬馱沙上新邑開,郭小民稀沒草萊。
奉勸江南諸弟子,秋風切莫過江來。
邑,舊時縣的別稱。明成化七年(即公元1471年),靖江終於獨立建縣。但是縣城內僅有510畝土地,全縣僅有7989戶人家,計36951口人。可謂是郭小民稀、一窮二白。所以靖江先民巧妙地運用這首民歌抵禦各個方面的巧取豪奪,敲詐勒索、坑蒙拐騙,足以表現出靖江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生存藝術與鬥爭策略。
由於靖江的特殊地理位置,在當時以至後來的500年間,靖江的南下一直是一個非常頭疼的問題。雖說早在三國時期,在這裡波濤洶湧的千里江面上就曾有戰船列列,旌旗飄飄,但那也只是歷史的瞬間。歷朝歷代的統治者為了擴充他們的江山可以傾其民力,耗盡國庫,但是他們卻從不曾想像為了老百姓的生活便利而投入一絲一毫。所以,在當時靖江的出入明顯受到嚴重限制,就是作為一縣父母的縣官老爺,因為知府的一聲號令也不得不星夜兼程,哪怕風再大、浪再高也無可推卻——更不用說是普通百姓了。就像順治十八年靖江知縣王永祀的《別江小引》中就傾吐其中的不勝之苦:
“束腰小吏江外苦,壤在江北轄江南。
一月命渡凡數見,長年必擇夙經諳。
盲風怪雨敢辭涉,水樓畫鷁可能庇。
盤渦觸艦聲如裂,神魂洞駭不知悸。
……桑乾渡後心轉惻,驚濤猶夢峽江濱。”
由此可見,渡江在當時是多么的艱難和令人驚畏。而且,這種狀況維持了四百餘年直到公元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末期人民共和國誕生前的那一刻。也正因這樣,一些鄉民為節省官渡的費用,自駕小舟僥倖過江,但不少人卻因不懂天象、不諳水性而往往葬身魚腹、漂流江海,成為歷朝歷代靖江人的心中之痛。所以,在靖江的詩作之中,渡江的題材也占了一定的比例。
如朱昶的《秋江晚渡》、冷宗元的《君山晩渡》、苟安的《江行》、殷雲霄的《渡江》、孫一元的《與殷近夫放舟江心對月》,尹家賓《沙嶼晚渡》等等等等。據初步統計,在整個《詩抄》中,這類詩賦約有十數首之多,其實,我們更應該看到,恐怕還有許許多多因為內容相同、文筆相仿而被編者篩選掉的,或者還有因為歲月的流逝而散落、遺失的就更多更多了。正因此,形成了一種有別其於他地方的獨特的“渡江”詩作,形成了一種獨特的地域文化現象,——當然,還有後來抗戰和解放戰爭期間湧現的大量詩作。
(四)
我們說,一部《古今靖江詩抄》就是一部靖江歷史。在這部歷史中,無疑也生動地記錄了靖江先民與擾境患民的敵人和自然作鬥爭的艱辛歷程、曉勇故事。王逢的《義僧行》就給我們介紹了一位力大無比、古道熱腸的淮安義僧的故事。他見義勇為、嫉惡如仇,慨然幫助靖江的一位面對海盜擄掠、無畏抗爭而遭受父囚子滅慘況的張姓朋友同仇敵愾,奮勇殺敵,並且把受害的朋友禮送回家。當主人家厚以金銀相贈、官方賜衣封爵的時候,大師一一揮手凜然謝絕。而如下的詩句則不但給我們生動形象地展示了這位大俠的慨然之氣與凜凜之威風,也給我們留下不盡的回憶和悠遠的敬意:
臻聞切齒恨,恨死不同時。
夜即操斧刀,奮力斫樊籬。
逕入寇宮內,斧斷張縶維。
手殺盜六人,力挽問歸道。
妻孥拜堂下,金幣謝所私。
上公賜巾裳,欲以好爵糜。
幡然掉臂辭,還山弄摩尼。
靖江因為面臨長江,連線東海,在不可避免地不時遭受海盜摟掠的同時,因為地勢低洼、水利不興,經常性的洪澇災害也是居民心中的大患,很自然地也同樣成為一個關愛百姓、富於責任、為人一方父母的知縣大人的心患。所以,殷雲霄筆下的《水災詩》給我們留下了這一片生活的慘象和痛苦心酸的記憶:
斷荇飄蓬掛樹梢,水痕深沒石塘凹。
潮連野郭蛙生灶,浪卷茅茨燕失巢。
橫道死亡於我愧,隔江啼哭是誰拋。
丹青仔細圖真像,歸獻君王涕淚饒。
由詩中可以看出,當時的靖江到處是一片汪洋澤國,到處是一片屍橫遍野,到處是一片號啕啼哭。而這一首詩在文筆上可以說與杜甫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不相上下,或者說是又一首的《茅屋為秋風所破歌》。詩中的第一句極寫洪水的巨大和肆虐景象;第二句用“蛙生灶”“燕失巢”來表現洪水帶來的一片蕭條,——青蛙也爬到灶上來了,那樹上燕雀的窠也給淹沒了。由此可想而知的是,到處是屍體漂浮,人為魚腹,到處淚水漣漣。一片叫人慘不忍睹,痛不欲生的景象。然而,在那種極端的自然災害條件下,作為一縣之首的知府老爺也只能是痛心疾首、愛莫能助,束手無策,而只能白白地寄望於“丹青仔細圖真像,歸獻君王涕淚饒。”就像當年被貶官的柳宗元一樣“故為之說,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
而與水災相應的是蝗災和旱災。請看曾被靖江先民建祠以臧的知縣趙應歟的《憂蝗》:
妖蝗底事勢猖狂,鼓翅翩翩向北方。
作隊幾層亭午暗,集郊盈尺眾芳戕。
西成欲斷三秋望,南畝空擔積歲忙。
搔首仰天徒浩嘆,不知何計轉休祥。
而其實,像這種蝗蟲的災害,在古代幾乎沒幾年就要發生一次,輕者蠶食滿地,重者則顆粒無收。當然先民們沒有完全被災害擊倒,在蝗蟲面前展開了堅決的鬥爭。知縣老爺朱家楫的《捕蝗》一詩則給此以很好的記錄:
一奚一騎下江鄉,為捕遺蝻早晚忙。
履畝盡搜九十擔,逢年應獲萬斯廂。
詩中寫道他帶著幾個隨從,忙著捕捉幼蝗,一下子捉到幾十擔,所以,構想蝗災撲滅了,今年又可以獲得大豐收了。但是有相當一部分的自然災害,對於當時的人們來說是根本無能為力的。大家只能默默地觀望、默默的承受,經受著生活的煎熬。靖人朱家棟的《歲荒吟天啟丙寅》的詩中寫出了當時情形 ——
去年麥收雨正來,大麥紅腐不堪煮。
小麥刈來積場頭,畲得芽長青尺許。
早收在囷如火蒸,化為小蝶飛栩栩。
婦子辛勤磨作糜,不堪下喉還復吐。
入梅喜得天晴雨,無端旱魃苦相侵。
先蒔禾苗盡枯死,原田無水難下耕。
一晴六十有餘日,湖涸溝旱田龜裂。……
清明下雨愁我心,十日天陰麥盡瘟。
一到麥秋時滂沱,日夜傾。
高田似太湖,低田似洞庭。
麥沉撈水中,一如荇與蓴。……
海若大震怒,糾合颶風翻乾坤。
狂濤接天高,洚雨如傾盆。
太華可崩摧,兩間黑冥冥。
西鄰東鄰一時沒,極力叫喊誰與聞。
明朝風力減,海潮亦稍平。
浮屍高下來,隨趁鯨鯢下滄溟。
也有棲巢高樹顛,也有系腰綠楊邊。
雨淋浪打無休息,懸絲一命殊可憐。
……,
半月一潮淹得絕,更有蝗蝻來啖吞。
薨薨蔽天飛,集下草不遺。
三年並一災,愁殺周余黎。
壯者散四方,老弱填溝渠。
惡少潢濱學弄兵,江洋一夥千餘人。
鄉村夜夜炮鼓鳴,國門之外便橫行。
……,……
[旱魃(ba):傳說中引起旱災的怪物。]
由此可以看出,詩中給人們所描寫的是一幅幅連年災荒圖。麥收時節的連綿陰雨,麥子出芽霉變腐爛,生出飛蛾,無以下食;出了梅,接著是旱災;跟著而來的暴雨洪澇災害、蝗蟲作祟,秋天又是海潮倒灌,如此,一年數災,到處是餓殍遍地,到處是屍橫遍野,哭聲陣陣。而為了生存,不少人鋌而走險,淪為強盜、土匪,燒殺劫掠,無惡不作,繼而又成為各種自
然災害之後的又一大人禍——還有官府頻繁的賦稅:
催科稱最是盡職,誰於拊字肯留神。
竭澤而漁,反裘負薪!
與此同時的還有一首《歲荒謠》,詩中則重點給我們展現了這種災難之後老百姓的生活:
婦子飢來欲雉經,翻嫌解救暫時醒。
丁寧何必來相救,明日飢時也就暝。
日出提筐向田野,時挑野菜和根餐。
前村處處無煙火,待欲炊時已午前。
由此可見,在當時的地理條件下,滔滔大江、豐富的資源,不但沒有給靖江先民帶來任何益處,相反是頻繁的水災、洪澇災害、海潮倒灌,還有這些災害之後的海盜侵擾。死者長已矣,生者亦何苦。所以,前村後舍,尋死覓活者眾,即便被發現、被營救過來,非但沒有感激,而且更添憤恨!
這是一種怎樣的生活呀?但,這就是當時的現實,這就是當時的寫照!這就是靖江的歷史!
(五)
“長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艱。”“衙齋臥聽簫簫竹 ,疑是民間疾苦聲。”每每讀到這些句子,我不能不為我們靖江先民所遭遇的災難而感到深深的痛心,為他們曾經所受到的那種悲慘生活而陷入一種不可自拔之中。當然也不能不為他們在災難極度條件下的頑強抗爭、艱難掙扎而感到深深地折服。同時更為在這窮鄉僻壤的彈丸小縣固守清貧、領導鄉民改天換地的知府官宦、仁人志士們的高尚舉動而產生深深的敬意。是他們在靖江開邑初期的歷史上,在混沌的靖江天空里留下了閃爍的星輝、燦爛的星斗。像明代崇禎進士、崇禎九年起擔任靖江知縣的陳涵輝,在靖六年,興水利、建書院、修縣誌,後來官至禮部右侍郎。正因此,靖江泰興都曾建有“陳公堂”紀念他。並且,在今天靖泰兩縣還留下了許多 “陳公堂”的地名。
——有為渡江口岸修建石堤的趙應歟,他在靖時“誠心質行,政主為民” ,政績頗多。尤其是為了老百姓“素食淮鹽”而頂住上司“厲行浙鹽”,不惜一切公力爭之,最終獲得朝廷批准,所以一直受到百姓讚頌。其書“躡雲”二字及楹聯一副至今仍懸掛孤山之上。
——還有後來有進士直接任知縣的福建建寧人鄭重,他溝通靖(江)泰(興)如(皋)三縣經過靖江往長江出口的河道,興修水利,造福於三個縣的百姓,又帶領靖江人民修好長江堤壩,針對靖江面臨長江和東海的特點,還招募精兵,練武強身,培養人才,保一方平安。
——特別是清代名士,嘉靖年間靖江縣令席上珍,當倭寇入境迫近靖江縣城燒殺搶掠之時,他帶領民團兵士踴躍出城。探望敵情後,立即沖向敵人,嚇的敵人聞風喪膽、狼狽逃竄。他在身負幾十處重傷的情況下,仍橫刀立於橋上,慷慨激昂,並再次沖向敵群,左右廝殺。十步一斗、且戰且走,在刀折力盡之時,還從地上站立起來,意欲再斗,終因傷勢過重,失血過多而英勇犧牲。他這種身為壯士殺賊寇,死為厲鬼驚閻羅的精神,在靖江歷史上留下了可歌可泣的悲壯一頁,更為靖江人民後來不屈不撓、頑強抵禦外辱,前仆後繼、不怕犧牲樹立了光輝榜樣。今天,靖江的許多老者還常常說:“在秦家橋上還有當年縣令席上珍流淌的鮮血……”也許,正是這種精神,激勵著靖江人民面對強敵英勇鬥爭,寫下了許許多多感人的歷史篇章。
如何星榆筆下的《抗倭詩》:
團結義勇百餘名,
持刀出御拼一死。
命危絕,
身為壯士把賊殺,
死為厲鬼把賊滅。
陳鳳喈《壬寅七月紀事》中寫道:
好仗同袍堅志眾,來朝矛戟已如林。
……
獨慚垂老操觚(gu1)者,亦得縱橫殺敵場。
劉泰詹(陳鳳喈的好友,曾任直隸州州判,1842年與陳鳳喈勸募軍需鄉勇,協助縣令籌劃抗英)《感事八首》中詩云:
任是江鄉多義烈,忍將性命搏虛名。(之一)
一炮傳來五石多,終三十里血漂河。
不知斗膽從何起,惟有寸心終未磨。
白馬馱沙天設塹,赤烏流火俗成訛。
吾君但使成風鶴,願制征鐃十面歌。(之四)
曾是詰朝相見處,窮儒力與國張維。(之五)
權將古法當新猷,踴躍兼看枰石投。
十事九章誰異等,一言三善本同仇。
朱然膽烈胸藏谷,黃蓋資嚴力蕩舟。
築壘開壕頻指畫,此間重起備江樓。(之六)
險煞彈丸開小釁,鼓鼙聲破羽霓仙。
然而,像他們這樣真正體恤民情、關愛老百姓,並且身體力行為老百姓做事的知府老爺,在當時那種官場風氣之下,在那種黑暗的社會制度之中畢竟不多,就是像上面的幾位最後也被迫紛紛調離或貶官,受到惡勢力的排擠與打擊。也許正因為這些,更加贏得了靖江人民永遠的懷念,永遠地留在了靖江人民的史冊上,活在靖江人民的心目中。
真可謂:
天地底下有桿秤,拿秤砣的是老百姓。或者說,騎在人民頭上的,人們把他摔跨;俯下身子做牛馬的,人民永遠記住他。看來這是一條千古真理,萬世不變的錚言。
而那些曾經在靖江橫行一時、稱霸一方的狗官雜役們,雖然他們當時可以作威作福巧取豪奪,雖然他們當時可以翻雲覆雨欲蓋彌彰,雖然他們可以假借民意、發號施令,但是他們只能逞強於一時,不能得勢於永遠。一個個都不過過眼煙雲,除了在歷史上留下漫天罵名之外,當然什麼也不會留下,什麼也不可能留下。
——這就是歷史。靖江的歷史,歷史的靖江。而且,作為一種真理,亘古未見,放之四海而皆準。
(六)
短短的三十年民國時期,由於種種原因,靖江的詩壇似乎顯得比較的冷淡,加之相當一部分詩人的詩作更多地入選在當代。因而說若想人為地按照某個概念來劃分一個時段,其實也是徒然的。但是,作為一段歷史,有一些還是值得我們的回味。
首先是1932年《民鋒日報》的創刊。這是一份由國民黨縣黨部主辦、實際上由中共地下黨掌控的報紙。她所刊載的內容絕大部分都是普通老百姓所關心的時事和話題,表現出一種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懷,很明顯地表現出它的真實性、時效性、進步性,民眾性。尤其是在發動和領導靖江人民對敵鬥爭、抵制洋貨、抗擊日寇的入侵方面起到了巨大的戰鬥作用。與此相類的還有還有一份《新靖江報》。正因此,受到了邑內上下的一致歡迎。而這個時期的靖江詩作主要也是在這兩份報紙上刊登出來的,很自然它的作者絕大多數也都是中共地下黨人,中堅分子、精英人士,或者說是黨外的開明、進步人士。所以,從某一個方面記錄並展現了靖江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進行的抗日救國、推翻三座大山的波瀾壯闊的鬥爭歷史。
像署名為拙修的【浪淘沙 祝《民鋒日報》】:
貴報署民鋒,脫穎囊中。
毛錐直透萬千重。
銳利緣何無抵抗,積健為雄。
匣劍躍長空,行氣如虹。
凱聲高唱大江東。
百鍊不容詩意雜,備受磨礱。
【磨礱:鍛鍊,磨練的意思。】
像劉式金的【擬老杜《秋興》八首,仍用原韻】中寫道:
極目長江東盡頭,連天荒草已黃秋……
國破山河豈瓦全,燎原荒草接狼煙。
楚猿夜叫三更雨,斷雁球飛萬里天。
宋玉招魂空老恨,賈生憂國亦華年。
男兒身手當何用,笑看刀頭血自鮮。
像鄭泉初的《抵制仇貨》和《感時》,詩中分別寫道:
仇貨紛紛販運忙,一心為利是奸商。
須知國破家何在,縱有金錢沒處藏。
……
大好中華一古邦,胡為自弱任人強。
若能守住東三省,上海何由做戰場?
還有像劉子中的《詠菊》,借菊抒懷,表達自己一種超凡脫俗、絕不沾染污濁塵世的高尚情懷:
不公群芳斗俗塵,甘居籬下養天真。
情高自有情高志,傲骨生成孰與倫。
像筆名為野人的《感事》針對靖(江)泰(興)如(皋)三縣各港口設營業稅專征處,探船點豬,每口豬抽稅洋兩角,假營業之名,行厘捐之實的實際寫道:
竭澤計工喚奈何,可憐膏血已無多。
國民枯槁愁千種,政客豐腴淚四沱。
當局不籌關外策,閱牆又逞魯陽戈。
栽厘直等曇花現,依舊沿河設網路。
牧叟的《無題》:
日行危迫致淪亡,興風作浪盡欲狂。
殘殺漫誣天作孽,棄捐枉栩地開荒。
群魔耿賜爭為崇,全體傷夷莫補瘡。
爭怪潛狙多竊發,本來當道是豺狼。
這些詩作,從不同角度揭露了國民黨反動派對內橫徵暴斂、魚肉百姓,對外俯首稱臣、卑躬屈膝的醜惡嘴臉,反映了老百姓的生活艱難和滿心憤懣,指出了蔣家王朝必然覆滅的歷史趨勢。同時,從一個方面表現了靖江人民同仇敵愾,一致抗日的民族精神。
如張曉江的【《靖中學生》創刊祝辭】中寫道:
學書學劍男兒志,擊楫揮戈壯士心。
花月不銷亡國恨,別風野雨正相侵。
這裡,很明顯地就是告誡學子們要抓緊時間讀書,要練就報國本領,要隨時準備投筆從戎、揮戈殺敵。
而道情調的《反清鄉之歌》,這是一首靖江人民口口相傳的民歌。它不但從一個方面反映了靖江人民的機智靈活、勇敢頑強的對敵鬥爭,也從另一個方面反映了靖江人民的能歌善文的聰明才智。
歌中唱到:
說靖江,道靖江,
靖江本來是好地方。
自從來了東洋鬼,
城鄉人民遭災殃。
說災殃,道災殃,
鬼子喪心又病狂。
天天清鄉又掃蕩,
城鄉碉堡梅花樁。
說清鄉,道清鄉,
推行偽化保甲長。
三光政策燒殺搶,
還要姦淫花姑娘。
反清鄉,反掃蕩,
拆橋破路藏好糧。
農抗、婦抗、青抗會,
組織起來保家鄉。
說到這裡,其實我們還要感謝《古今靖江詩抄》的編者朱根勛先生,是他獨特的眼光,把這原汁原味的鄉間風采、“野民”傳唱也一視同仁地予以收錄,保留下來,得以登上大雅之堂,進入靖江的史冊之中。與此同時的還有《送郎參軍歌》,為我們再現了解放戰爭那個年代靖江人民踴躍參軍、妻子送丈夫入伍的熱烈場景以及夫妻之間那種綿綿情懷。這些民歌語言平白,自然流暢,情感真摯,特別像其中的一些句子叫人讀來深受感染:
你出外當心保身體,家裡的事體我料理。
田裡的活計我出力做,,夏不愁糧冬不愁衣。
送郎送到二里塘,塘里有著兩鴛鴦,
可恨那鬼子燒殺搶,不得自在過時光。
要得鬼子早離去,有志男兒把兵來當。
送郎送到三里莊,莊頭有個大野場。
多少健兒排成隊,個個手裡拿鋼槍。
為了民族求解放,殺敵衛國保家鄉。
或許,是由於靖江依江靠海,南北交界這種特殊的地理位置,無論在抗戰還是在解放戰爭之中,總是處於一種拉鋸式鬥爭的鋸子口上,加之當時我黨我軍對於毛澤東軍事思想“敵進我退、敵疲我打”的靈活運用,所以,靖江也成為敵我之間運動交戰的核心區域,成為我軍若即若離,神出鬼沒、游擊殲敵的最為隱蔽、最為複雜、最為頻繁的地帶,也是敵人騷擾最為厲害、清鄉最為殘酷、最為瘋狂的區域,給保留這些詩作帶來了極其巨大的危險和困難。所以,關於這方面的詩作顯得非常稀缺和珍貴也當在情理之中。
然而,靖江的英傑和志士仁人們,卻以他們的博學和多智、以他們的勇敢和膽識、以他們的青春和熱血,在靖江人民革命鬥爭的歷史上留下了光輝燦爛的一頁,在靖江浩如煙海的人群中脫穎而出,成為最精英的一族,在靖江歷經千年的蒼穹里成為閃爍的群星里一顆顆最明最亮的星斗,並且將如日月星辰一樣永遠高高地懸掛在人們的頭頂之上,銘刻在人們的心靈深處,成為不可多得多的、豐厚的、寶貴的精神遺產,成為今天改革開放建設新靖江的“靖江精神”的精髓和源泉,成為靖江人民現在和將來排除一切困難,頑強拼搏,銳意進取,趕超蘇南取之不盡、用之不絕的巨大精神食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