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類[人類的祖先]

古人類[人類的祖先]
古人類[人類的祖先]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文化地理學意義上的古人類是指遠古人的起源,生活,生產,歷史發展及其文化綜合表現狀況。人們為了研究他們的一切,只有通過各種化石等遺物進行研究。目前認為從猿類到人類共經過拉瑪古猿、南猿、猿人、古人、新人等幾個階段。在世界不同地方,根據各種化石和遺址推斷,地球上曾經出現過很多古人類。有的適應自然,進化成現代人類,有的在地球上永遠消失了。研究古人類,可以比較科學地把握人類生存,生活,發展的種種天機,確保從他們身上吸取各種教訓,吸納有益經驗。

基本信息

基本信息

化石:

長期以來,世界範圍內屬於猿人階段的人類化石十分稀少,尤其是體骨化石更為罕見。人們對猿人體骨特徵的研究只能在極少的材料基礎上想像或推測,世界人類學家和考古學家一直處於漫長的等待之中。1984年9月16日到10月2日這短短几天裡,在中國的營口縣城西南8公里處有座金牛山,一具罕見的、較完整的猿人化石出土了!全部化石代表一個成年不久的男性個體,被命名為"金牛山人"。

所處時代

石器時代石器 石器時代石器

舊石器時代的人們主要是製造簡單工具以作打獵和採集的用途,以中國周口店發現的北京人為例,據考究,他們使用石器和木棍來獵取野獸,並懂得採集果子來充飢。他們主要居住于山洞中,從其洞穴中發現木炭、灰燼、橈燒石、燒骨等痕跡,顯示當時的人們已掌握了使用火的技術,並會砍取樹木作燃料。 在舊石器時代早期,人類學會用火,中期骨器,晚期能製造簡單組合工具,開始形成了母系氏族。元謀猿人、藍田猿人、北京人等基本上都處於這一時期。

新石器時代:人類開始從事農業和畜牧,將植物結實加以播種,把野生動物馴服以供食用。人類食物來源變得穩定。農業與畜牧經營使人類由逐水草而居變為定居下來,已經能夠製作陶器、紡織。人類生活開始關注文化事業的發展,使人類開始出現文明。

中石器時代人類生活仍是以狩獵漁業為主,出現氏族社會,人們發明弓箭,漁矛,漁網等打獵工具。人們開始在原野中生活,並不斷遷徙。人們發明房屋建築技術,發明獨木舟。開始馴養狗、羊和豬,開始磨製簡單石器。在世界上的森林地區,可以看到森林地開始被開發的跡象。森林地的急遽開墾是新石器時代的事情。

新石器時代,以使用磨製石器為標誌。這在地質年代上已進入全新世,繼舊石器時代之後 ,或經過中石器時代的過渡而發展起來,屬於石器時代的後期。年代大約從距今1萬多年以前開始 ,結束時間從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不等。

新石器時代有3個基本特徵 :開始製造和使用磨製石器;發明了陶器;出現了農業和養畜業。

各地發現

各地新石器時代表現是:西亞、北非和歐洲不盡相同。

西亞:新石器時代發展較早。這裡是農業起源最早地區,以後又最早出現金屬器,最早進入文明時代。

西亞最早進入新石器時代的是利凡特(今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和敘利亞)、安那托利亞(今土耳其)和扎格羅斯山山前地區,即農業起源的新月形地帶。這一地區具有典型的地中海氣候,冬季多雨潮濕,夏季炎熱乾燥,有適於栽培的野生穀物和易於馴養的動物,成為最早出現農業和養畜業的地區 。大約在公元前9000~ 前8000年 ,進入原始新石器時期 ,有了農業和養畜業的萌芽 。公元前8000~ 前7000年 ,先後進入前陶新石器或無陶新石器時期,已種植小麥、大麥、扁豆和豌豆等,開始飼養綿羊和山羊,有的遺址還有豬骨。大約在公元前7000~前6000年 ,西亞各地先後進入有陶新石器或發達的新石器時期。最早的陶器可稱為土器,火候極低;稍後有厚胎的素麵灰褐陶,最後出現彩陶。農業已有進一步發展,有的地方已有灌溉農業。房子一般為多間式 、平頂,有的房內有牛頭形塑像。大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這裡一些遺址有了銅器(個別遺址中用冷鍛法製造的銅扣針等,可早到前7500年左右),進入銅石並用時代。

西亞新石器在發展中對周圍地區產生過明顯影響,一是向北非尼羅河流域傳播,一是向歐洲東南部擴展 。尼羅河流域的新石器文化分為3期 ,從早期開始即為有陶新石器階段。北非其他地區的新石器文化分為三大系統:撒哈拉新石器文化、地中海新石器文化和卡普薩傳統新石器文化。在歐洲希臘本土、克里特島以至黑海北岸的克里米亞等地存在過前陶新石器文化。從陶器出現以後,歐洲南部主要有印紋陶文化,多瑙河流域為線紋陶文化,這些地區在進入銅石並用時代後出現彩陶文化 。而東歐較北地區在新石器時代則流行小窩篦紋陶文化等。

中亞:中亞大約在公元前6000~前5000年進入新石器時代,其代表有哲通文化。分布於土庫曼斯坦境內。石器大多繼承當地中石器時代傳統而多細石器,同時也新出現磨製石斧和磨谷器。已種植小麥和大麥 ,飼養山羊。陶器均為手制,胎中多摻草末,除素麵外還有一些彩陶。北部的新石器文化年代較晚,其代表為克爾捷米納爾文化,年代約為公元前4000年~前2000年,經濟以漁獵和採集為主,陶器多飾刻劃或戳印紋,彩陶極少。

 南亞次大陸:較早新石器文化大約開始於公元前6000年左右,分布在俾路支和印度河流域一帶。居民種植小麥、大麥,飼養綿羊、山羊和牛。大約到公元前4500年左右才出現陶器,並且很快出現彩陶。到公元前3500年左右進入銅石並用時代。

東南亞:印度尼西亞等地有種植薯芋為主的新石器文化,沒有發展起真正的農業經濟。

 北亞和東北亞:日本是世界上陶器出現最早地區 ,蒙古和西伯利亞也有個別遺址陶器年代接近1萬年 。但磨製石器一直不發達,農業出現年代也很晚,與西亞情況正好相反。這個地區陶器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筒形罐特別流行,一般為灰褐色,飾刻劃紋或壓印紋。在日本,陶器多繩紋,故日本的新石器時代又稱繩紋時代。朝鮮和西伯利亞的陶器則多施篦紋。

朝鮮新石器文化因受中國東北新石器文化的影響,在公元前4000多年就已發展起旱地農業,種植粟和黍。蒙古東部地區在公元前3000年~前2000年也已種黍,並飼養牛羊等家畜。日本的農業只是在公元前1000年以後,因受大陸的影響,才急速發展起來的。西伯利亞則一直以漁獵和採集經濟為主。

美洲、大洋洲和非洲中南部:用舊大陸考古學的標準去衡量,那裡也存在新石器時代文化。美洲在歐洲殖民者到達以前基本上處於新石器時代,基本上不使用金屬器。美洲是農業起源的重要地區,那裡最先培植玉米,還有豆類和南瓜,印第安人稱之為三姊妹。家畜僅有駱馬一種。大洋洲在殖民者進入以前基本上仍處於狩獵、採集經濟階段,不會製造陶器,所以那裡的舊石器時代和新石器時代的界線不大明顯 。非洲中南部的新石器時代仍多打制石器,種植薯芋,同東南亞的情況有些類似。

中國:大約在前1萬年就進入新石器時代。由於地域遼闊,各地自然地理環境很不相同,新石器文化的面貌也有很大區別,大致分為三大經濟文化區:

①旱地農業經濟文化區,包括黃河中下游、遼河和海河流域等地,這裡是粟 、黍等旱作農業起源地,很早就飼養豬、狗,以後又養牛、羊等。

②水田農業經濟文化區,主要為長江中下游。嶺南地區農業則一直不發達,漁獵採集經濟占有較重要的地位,可劃為一個亞區。本區很早就種植水稻,是稻作農業重要起源地。早期飼養豬、狗,以後陸續養水牛和羊。

③狩獵採集經濟文化區,包括長城以北的東北大部、內蒙古及新疆和青藏高原等地,面積大約占全國的2/ 3。這個區域除個別地方外基本上沒有農業,細石器特別發達而很少磨製石器,陶器也不甚發達。

前兩區大致可分為4期 :早期約當公元前10000~前7000年 ,以華南洞穴遺址和貝丘遺址為主,有少量磨製石器和陶器,農業已有萌芽,個別地點已會養豬。中期約當公元前7000~前5000年,華北的磁山文化等已有較發達的旱地農業,種植粟、黍,養豬,並有較發達的磨製石器和陶器;華中彭頭山文化等已栽植水稻,養豬和水牛等,磨製石器尚不多見 ,陶器則比較發達 。晚期約當公元前5000~前3500年,華北主要是仰韶文化和大汶口文化,農業進一步發展,有較大的聚落,如半坡和姜寨等,流行多人二次合葬,發達的彩陶是一大特色。華中主要是河姆渡文化和大溪文化等。河姆渡文化有極為豐富的稻穀遺存和骨耜等水田耕作農具,大溪文化中房屋建築往往用稻殼摻泥抹牆,陶器胎壁內也摻有大量稻殼。最後一期是銅石並用時代,約當前3500~前2000年。華北主要是山東龍山文化和河南龍山文化,華中主要是良渚文化和石家河文化。普遍出現小件銅器,有了中心聚落和最早的城址,如山東章丘城子崖城址,河南淮陽平糧台城址,湖北天門石家河和湖南澧縣城頭山的城址等。房屋建築中出現分間式大型建築,開始用白灰和土坯抹地、築牆。陶器普遍採用輪制,出現大量的精美玉器,石器中鉞、鏃等武器明顯增加。墓葬出現兩極分化,大墓往往有棺有槨,有豐富、精美的隨葬品;小墓則既無葬具,多數也沒有任何隨葬物品。良渚文化中甚至出現大規模的人工堆築的貴族墳山。這種物質財富的增加和貧富與 社會地位 的兩極分化 ,預示著文明社會行將來臨。

古人類分期

古人類是對化石人類的一種泛稱,西文中無這一專有名詞。認為從猿類到人類共經過拉瑪古猿、南猿、猿人、古人、新人等幾個階段。除新人外均屬已絕滅的種類。新人與現代人屬於同一亞種,一般以更新世晚期的新人化石劃為古人類範疇;全新世紀以來,也就是新石器時代以後的半化石,屬現代人類範疇。古人與現代人同屬而不同種。

古人類化石

金牛山人 金牛山人

長期以來,世界範圍內屬於猿人階段的人類化石十分稀少.

根據地層、動物群的研究和科學測定,“金牛山人”生存的地質時代為中更新世晚期;距今28萬年左右。“金牛山人”的頭骨化石十分完整,初步觀察,它既有原始的特徵,也有一些接近智人的進步特徵,而且腦量大於同時期的猿人。“金牛山人”化石的發現填補了這一時期人類發展的空白,為對猿人體質特徵及體質演化發展的研究提供了豐富的實物資料。這項重大的發現被列為本年度世界十大科技進展項目之一。

新考古發現

法國考古學家在《法國科學院報告》發表文章說,古人類早在157萬年前就在歐洲出現了,這比以前所認為的時間早20萬年。

以考古學家熱羅姆·伊沃拉為首的考古小組在法國朗格多克地區的一個玄武岩採石場進行考古發掘後發現,這個地區在157萬年前存在古人類活動。這裡的古人類活動同東非250萬年前的古人類活動情況類似。

朗格多克地區的居民讓·魯維埃早在15年前在這個玄武岩採石場發現了大量骨頭化石和牙齒化石,2008年魯維埃把他的發現報告給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的考古學家熱羅姆·伊沃拉,伊沃拉隨後率領一個小組對該採石場進行了考古發掘。

考古小組在採石場除發現各種動物化石外,還在採石場地下10米處發掘到了20多件古人類使用過的工具。研究人員在對這一遺址進行年代測試後發現,它迄今已有157萬年曆史。

法國國家科研中心發表聲明說:“這一考古發現為更準確了解歐洲古人類活動情況提供了機會。”

小說里的人類

古人類是小說《獸王》里的普通人類。即便是古人類也可以通過修煉變得和新人類一樣強大。

細緻分類

All hominins belongs to:

- the primate superfamily Hominiodea (apes)

-- the family Hominidae (great apes and humans)

--- the subfamily Homininae (genus Pan and huamns)

---- the tribe Hominini

homo Sapiens is a Hominin, as a extinct member of the genus Homo (e.g., Homo erectus)

相關詞條

相關搜尋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