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背景
解放初,馬革順負責上海教會聯合詩班的排練和指揮,當他感受到每年都排練亨德爾的《彌賽亞》有些單調時,就萌生了排練巴赫的《聖誕清唱劇》一類的作品,但又感到這類作品難度較大,不易排練。由此,馬革順計畫創作一部適合中國人演唱的聖誕大合唱。1953年春天,馬革順將這一計畫付諸實施,開始創作《受膏者》。經過整整一年的努力,《受膏者》於1954年春天寫成,並於當年10月由中華浸會書局出版。《受膏者》分兩個部分,由12首歌曲組成:第一部分為“預言”,共6首歌曲;第二部分為“成就”,共6首歌曲。1954年12月19日,《受膏者》在上海慕爾堂(今西藏南路沐恩堂)首演,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傳唱歷史
改革開放後,中國基督教“兩會”再版了《受膏者》,並錄製了錄音帶(後來也製作了CD),這部作品再次開始在各地教會的聖詩班傳唱,作品的知名度隨之越來越高,《我心尊主為大》、《報福音的人腳蹤佳美》等都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詩歌,久唱不衰,百聽不厭。
半個世紀以來,在世界各地的華人基督教會的音樂活動中常被演唱,深得華人基督徒的喜愛,這部作品被華人基督徒譽稱為中國的《彌賽亞》。作品充分體現了世界各地的華人基督徒對聖樂民族化的追求和全球華人基督徒文化回歸的意識,也體現了華夏文化的民族凝聚力。音樂會當天恰逢馬老先生95歲大壽,又是基督教傳統的聖誕節期,意義重大。